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红斌专利>正文

微囊造粒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76754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囊造粒系统及其方法,具有造粒塔、料浆供给管道、干燥流化床、成品料仓、包被辅料仓和送料机构;包被辅料由包被辅料仓底部通过送料机构送入造粒塔内;料浆通过料浆供给管道进入造粒头中,再被甩入造粒塔内形成无数个球形液珠,球形液珠被包被辅料包裹被吸出水分后形成微囊颗粒,微囊颗粒和大部分的包被辅料由造粒塔落入干燥流化床内进行第二次干燥,在干燥的同时把微囊颗粒与包被辅料分离,包被辅料被送入包被辅料仓循环利用;微囊颗粒进入成品料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包被辅料进行干燥造粒,对于一般物料可安需要通过热空气将包被辅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造粒,对热敏性易氧化的物料,则可以实现低温造粒。产品颗粒圆度好、造粒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微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壁材)把液体或固体药物(囊 材)包嵌形成直径100 5000u m微小胶囊颗粒的技术。制备微囊颗粒的过程称为简称微囊化。广泛用于助剂、中间体、医药、农药、食品、 环保、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基本有机化工等行业。药物微囊化后具有许多优越性1. 能减少复方制剂中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隔绝药物组分间的反应。2. 遮蔽药物的苦味或异味,如磺胺类药物。3. 控制药物的释放。(1) 控释或缓释药物,可采用惰性薄膜、可生物降解的材料等来达到控释或缓释的作用。(2) 使药物在特定的部位释放,对于治疗指数比较低的药物可制成靶向制剂,提高药物的疗效。4. 降低药物的毒性。5. 用微囊制备的药物制剂具有以下优越性(1) 控释或缓释药物。用微囊颗粒配制散剂,流动性好,剂量比较准确。可改善药物的易吸湿性,不易结块。(2) 用微囊颗粒灌注空心胶囊,流动性好,装量准确。(3) 可直接用微囊颗粒压制片剂,可压性良好。颗粒流动性好,填入冲模的量准 确,片重差异较小;也可以减小压片时粉末飞扬。6. 保护药物,如易氧化、对水气敏感等药物;使液态或挥发性药物成为稳定的粉末。7. 更利于药物的贮存。 现阶段用于微囊化制备的设备只有高温喷雾法一种,进风温度高对易氧化热敏性物料不适应,并且包被率不高,易破壁,影响药物或其他有效成分的使用效果。把粉状物料制成小颗粒物料的设备还有沸腾造粒机,沸腾造粒系统将粉状物料投入密闭容器内,由于热风气流的作用,使粉状物料在容器内悬浮呈流化状态,同时喷入粘合剂并雾化,使粉体附聚成小颗粒,完成造粒过程。此设备多为批次生产,满足不了流水线生产的要求,且其产品颗粒形状不规则,同时沸腾造粒系统也是利用热空气干燥,同样对热敏性易氧化的物料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低温造粒,流水线生产的微囊化造粒系统及其方法。 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具有造粒塔、料浆供给管道、干燥流化床和成 品料仓;造粒塔内部上方设有造粒头,料浆供给管道与造粒头连接,造粒塔底部通过管道 连接干燥流化床,干燥流化床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成品料仓;所述微囊造粒系统还设有包被 辅料仓,包被辅料仓底部通过管道与造粒塔上部相连通,包被辅料仓顶部通过管道与干燥 流化床顶部相连通;包被辅料仓底部与造粒塔上部之间的管道连接有输送包被辅料的送料 机构。上述微囊造粒系统的送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包被辅料仓底部的螺旋输送器、设置在螺旋 输送器出口处和设置在造粒塔上部包被辅料入口处的风送装置。上述微囊造粒系统的送料机构的风送装置各自均由鼓风机和空气过滤器串接而成,鼓 风机前还设有换热器。上述微囊造粒系统的造粒塔上部包被辅料入口处以及包被辅料仓顶部的管道上均设 有除尘排风装置。上述微囊造粒系统的各除尘排风装置均由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以及排风机串联而成。上述微囊造粒系统的造粒塔内部上方的造粒头具有固定盘、进料管和离心盘,离心盘侧壁圆周上分布许多圆形孔;所述离心盘直接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离心盘和进料管之间设有分配料浆的分配盘,分配盘上部与进料管相连通,分配盘底部与离心盘相对应,分配盘底部设有分配孔。上述微囊造粒系统的分配盘底部分配孔均匀分布,每个分配孔均为腰圆形。 上述微囊造粒系统的离心盘侧壁圆周分布孔均为圆形孔,其内孔直径均在0.2~8毫米之间。一种微囊造粒方法,包被辅料由包被辅料仓底部通过送料机构送入造粒塔内;料浆通 过料浆供给管道进入造粒塔内部上方的造粒头中,通过造粒头的离心力作用在造粒塔内分 散成无数个球形液珠,球形液珠被包被辅料包裹,包被辅料迅速将球形液珠表面的水分吸 出,球形液珠失去水分后表面形成保护膜状硬壳,把有效份包在内部后形成微囊颗粒,微囊 颗粒和大部分的包被辅料由造粒塔落入干燥流化床内进行第二次干燥,在干燥的同时,把 微囊颗粒与包被辅料分离,分离后的包被辅料被送入包被辅料仓循环利用;微囊颗粒水份达到要求后进入成品料仓。上述微囊造粒方法的包被辅料为淀粉。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本专利技术利用包被辅料对浆料液体进行微囊化造粒或有辅料作为造粒晶种直接造 粒、干燥,对于不同物料可按需要将包被辅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造粒,对热敏性易氧化 的物料,则可以实现低温微囊造粒。(2) 本专利技术具有送料机构和除尘排风装置,送料通畅,并能有效控制粉尘,设计合理。(3) 本专利技术送料机构中设有换热器,可根据需要调节管道中流动空气的温度,可以 合理的控制干燥。(4) 本专利技术的造粒头采用离心盘直接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使得整个造粒头结 构简单,重量轻,维护方便。(5) 本专利技术的造粒头具有分配盘,使进入离心盘的料浆分布均匀,造粒效果好。(6) 本专利技术造粒头的分配盘底部的分配孔均为腰圆形,不易被料浆堵塞。(7) 本专利技术造粒头的离心盘侧壁圆周开有许多圆形孔,产品颗粒成圆球状,流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 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造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见图l,本专利技术具有造粒塔l、料浆供给管道2、干燥流化床3和成品料仓4;造粒塔 1内部上方设有造粒头11,料浆供给管道2与造粒头11连接,造粒塔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 干燥流化床3,干燥流化床3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成品料仓4;微囊造粒系统还设有包被辅 料仓5,包被辅料可以采用淀粉或其他相应辅料;包被辅料仓5底部通过管道与造粒塔1 上部相连通,包被辅料仓5顶部通过管道分别与造粒塔1下部以及干燥流化床3顶部相连 通;包被辅料仓5底部与造粒塔1上部之间的管道连接有输送包被辅料的送料机构6;送料机构6包括设置在包被辅料仓5底部的螺旋输送器61、设置在螺旋输送器61出口处和 设置在造粒塔1上部包被辅料入口处的风送装置62,风送装置62各自均由鼓风机62a和 空气过滤器62b串接而成,鼓风机62a前还设有换热器62c;送料机构6的风送装置62之 间、包被辅料仓5顶部与干燥流化床3顶部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除尘排风装置7,除尘排 风装置7均由旋风分离器71、布袋除尘器72以及排风机73串联而成。见图2和图3,微囊造粒系统造粒塔1内部上方的造粒头11具有固定盘111、进料管 112和离心盘1D,离心盘113侧壁圆周开有许多圆形甩出孔113-1,其内孔直径均在0.2 8mm之间;离心盘113直接与驱动电机115的输出轴115-1连接,离心盘.113和进料管112 之间设有分配料浆的分配盘114,分配盘114上部与进料管112相连通,分配盘114底部 与离心盘113相对应,分配盘114底部均匀分布腰圆形分配孔114-1。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包被辅料为淀粉,系统工作时,淀粉由包被辅料仓5底部通过螺 旋输送器61送入管道中,由于风送装置62和除尘排风装置7的作用,使得管道中的空气 产生流动,从而将进入管道的淀粉送入造粒塔l中;料浆由泵通过料浆供给管道2送至造 粒塔l内的造粒头ll后,通过造粒头ll的离心盘113被甩出形成无数个球形液珠,球形 液珠被淀粉包裹,淀粉迅速将液珠表面的水分吸出,液珠失去水分后表面形成保护膜状硬 壳,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囊造粒系统,具有造粒塔(1)、料浆供给管道(2)、干燥流化床(3)和成品料仓(4);造粒塔(1)内部上方设有造粒头(11),料浆供给管道(2)与造粒头(11)连接,造粒塔(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干燥流化床(3),干燥流化床(3)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成品料仓(4);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造粒系统还设有包被辅料仓(5),包被辅料仓(5)底部通过管道与造粒塔(1)上部相连通,包被辅料仓(5)顶部通过管道与干燥流化床(3)顶部相连通;包被辅料仓(5)底部与造粒塔(1)上部之间的管道连接有输送包被辅料的送料机构(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斌
申请(专利权)人:陈红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