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频发,引发各种衍生物污染,严重时造成重大生态灾害事件。其中微囊藻毒素以其毒性大、分布广和结构稳定的特点,成为水环境中常见的潜在危害物质,它主要由微囊藻产生,是一类具有多种异构体的环状七肽物质。微囊藻毒素通过水产品(鱼、虾、蟹、螺、蚌)的直接摄食在生物体内累积,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为了减少食用有毒水产品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受到关注。近年来,发展了多种基于生物化学的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磷酸酶抑制法)或者基于复杂分析仪器的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薄层色谱、毛细电泳、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这些方法都需要通过复杂的样品处理过程,把水产品中的微囊藻毒素提取到液相中,再对液体样品进行检测。样品处理步骤一般包括匀质化(切碎、超声等)、冷冻干燥、萃取、离心等,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一般在1天以上),消耗大量的有毒有机试剂,这致使样品测试的成本较高,对环境及实验操作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且不利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为直接分析离子源‑质谱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产品前处理制备待测样品;(2)将待测样品用直接分析离子源电离;(3)质谱检测已离子化的待测样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为直接分析离子源-质谱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产品前处理制备待测样品;(2)将待测样品用直接分析离子源电离;(3)质谱检测已离子化的待测样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分析离子源选自电喷雾解吸电离源、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分析离子源为电喷雾解吸电离源;步骤(1)所述水产品前处理的方法为:用活检枪取得水产品的组织样品,速冻,切薄片,制得待测样品;步骤(2)的参数设置如下:电喷溶液管路与样品台的角度为10~90度,电喷溶液管路与样品的距离为1~8mm,质谱仪大气压接口与样品台的角度为20~80度,质谱仪大气压接口与样品的距离为2~1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速冻的温度为-50~-20℃,速冻的时间为10~50min,薄片的厚度为10~25μ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速冻的温度为-40~-30℃,速冻的时间为15~25min,薄片的厚度为15~2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枭强,黄正旭,高伟,李雪,李磊,周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