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壳核型上转换材料和二硫化钼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8979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9 19:58
一种基于壳核型上转换材料和二硫化钼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方法,用于实际水样中微囊藻毒素LR(MC‑LR)的检测。制备壳核型上转换纳米材料(NaYF4:Yb,Tm@NaYF4:Yb)提高其荧光强度。将上转换材料与MC‑LR的核酸适配体连接后,核酸碱基与二硫化钼基底面通过范德华力吸附,上转换材料与二硫化钼间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荧光淬灭。当检测中存在MC‑LR时,MC‑LR与其适配体特异性结合,适配体构象改变,从二硫化钼基底面分离,荧光恢复。监测361nm处的荧光强度,能定量检测MC‑LR,线性范围为0.01‑50ng/ml,检出限为0.002ng/ml。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MC‑LR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并用于自来水及太湖水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壳核型上转换材料和二硫化钼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方法,涉及纳米材料和分析化学
,用于对水中微囊藻毒素LR的检测。
技术介绍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由淡水蓝绿藻产生的一类毒性强、急性危害大的环七肽缩氨酸肝毒素,对水生生物、人类饮用水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其中,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Microcystin-(leucine-arginine),MC-LR)是最常见、急性毒性最大的微囊藻毒素之一。其具有较强的肝毒性,并对心、肾、脾脏及胃肠也具有一定的毒性。目前,检测水体中MC-LR的传统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效果较好,但其仪器设备价值昂贵、操作繁琐且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植物细胞的生物测试法和蛋白磷酸酶抑制法灵敏度相对较低;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度较高,但其线性范围较窄。所以,开发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快速方便的新型检测方法很有必要。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指数富集系统配体进化(systematicevolutionofligandsbyexponentiale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壳核型上转换材料和二硫化钼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壳核型上转换纳米材料(NaYF4:Yb,Tm@NaYF4:Yb)提高其荧光强度。将上转换材料与微囊藻毒素LR的核酸适配体连接后,核酸碱基与二硫化钼基底面通过范德华力吸附,使得上转换纳米材料与二硫化钼之间的距离拉近,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从而实现荧光淬灭。当检测中存在微囊藻毒素LR时,微囊藻毒素LR与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结合,适配体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与二硫化钼基底面分离,荧光恢复。监测361nm处的荧光恢复值,在一定范围内,微囊藻毒素LR对数浓度与上转换荧光信号恢复值成正比,建立标准曲线,达到对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壳核型上转换材料和二硫化钼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壳核型上转换纳米材料(NaYF4:Yb,Tm@NaYF4:Yb)提高其荧光强度。将上转换材料与微囊藻毒素LR的核酸适配体连接后,核酸碱基与二硫化钼基底面通过范德华力吸附,使得上转换纳米材料与二硫化钼之间的距离拉近,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从而实现荧光淬灭。当检测中存在微囊藻毒素LR时,微囊藻毒素LR与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结合,适配体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与二硫化钼基底面分离,荧光恢复。监测361nm处的荧光恢复值,在一定范围内,微囊藻毒素LR对数浓度与上转换荧光信号恢复值成正比,建立标准曲线,达到对微囊藻毒素LR检测的目的。2.如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基于壳核型上转换材料和二硫化钼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NaYF4:Yb,Tm@NaYF4:Yb壳核型上转换纳米颗粒,结合平均厚度为0.8nm的单层二硫化钼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周平吕佳佳吴世嘉段诺夏雨马小媛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