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志超专利>正文

伸缩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5654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伸缩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其车大梁前端连接车头管,后 叉架鞍座接管与车大梁组合装配,其特征在于:与车头管相交连接的车大梁 为后端游离的中空直管,在车大梁上设置动滑套和定滑套,动滑套与车大梁 滑动配合,并有锁定装置锁紧与定位,定滑套紧配合固定于车大梁尾部;所 述的后叉架与动滑套连接,所述的鞍座接管与定滑套连接或借助连杆与动滑 套及定滑套联合铰接整车折叠后呈扁薄平整的“长方型”架构,部分折叠时 仍可直立推行,方便提携,乘车时节省占地面积,也方便于装包携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领域。
技术介绍
如今,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正在向着小型化和可折叠的方向发展。市场上现有的折叠自行车仍存在着因折叠方4不合理而无法随身携带的问题;电 动自行车具有省力和快速的优点,但也有因形态笨重而无法随身携带以及受 电池容量所限而无法远途行驶等缺点。如果能将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小型化 并进行合理的折叠即可实现随身携带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的功能,此出行 方法能tf交通工具充分发挥其优势互补的作用。'通常的伸縮折叠自行车是将 后叉架和车座管连接于同一伸縮滑套上,其缺点是车座与中轴水平距离不能 调节,不能满足多角度骑行姿态或不同身高人群的骑行p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縮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 此车架可以任意装配一种伸,折叠式脚踏自行车或一种伸縮折叠式脚踏、电 动两用自行车或一一中伸缩折i式电动自行车,该车架的车大梁由一中空直管 构成,其内可容纳小型可充电电池,该车架的前轮或后轮可以与任何一种自 行车用驱动电机连接;该种伸縮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其车座与中轴水平距离可以调节,能满足多角度骑行姿态或不同身高人群的骑行需要。其 折叠方式是后叉架能沿车大梁前、后滑动改变位置,使整车前、后轮在同一纵面上相互靠近而縮短其长度,且保持前、后轮着地和车身直立;而车把立 管机构与鞍座接管机构可在前后方向上对向折叠,使整车的上下高度縮短; 再配合车把手横杆和脚蹬的局部折叠(采用已知技术),使整车被平整地折叠 成扁薄的"长方型"架构,减少棱角,部分折叠时仍可直立推行,方便提携, 乘车时节省占地面积,也方便于装包携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伸縮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其车大梁前端连接车头管,后 叉架、鞍座接管与车大梁组合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车头管相交连接的车大梁为后端游离的中空直管,在车大梁上设置动滑套和定滑套,动滑套与 车大梁滑动配合,并有锁定装置锁紧与定位,定滑套紧配合固定于车大梁尾部;所述的后叉架与动滑套连接,所述的鞍座接管与定滑套连接或借助连杆 与动滑套及定滑套联合铰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所述后叉架与动滑套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动滑套下方设有转轴和向后延 伸的左、右取付,后叉架前端通过转轴与动滑套铰接,在动滑套的左、右取 付与后叉架中部横桥之间通过避震弹簧装置铰接。所述后叉架与动滑套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将后叉架与动滑套下方焊接呈 "三角^"结构。 '" ,所述鞍座接管与定滑套连接,其连接方式为鞍座接管通过设有铰轴与锁 定装置的折叠接块与定滑套铰接。所述鞍座接管与定滑套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将鞍座接管侧壁与定滑套侧 壁交叉焊接为一体。所述鞍座接管铰接于定,套,在鞍座接管与动滑套之间可以设连杆A, 该连杆A的两端分k通过铰轴a、铰轴b"与鞍座接管及动滑套铰接。所述鞍座接管与定滑套借助连杆与动滑套及定滑套联合铰接,其连接方 式为鞍座接管通过铰轴c铰接于动滑套,在鞍座接管与定滑套之间设连杆B, 该连杆B,的两端分别通过鄉由d和铰轴e与鞍荜接管及定滑套铰接。所述动滑套的锁定装置是在动滑套前端部下壁设有豁口和左、右有孔锁 耳,在该两侧有孔锁耳上安装快拆锁扣A;所述动滑套的锁定装置还可在动 滑套后端部下壁设豁口 ,豁口两侧的取付对应部位设通孔并安装快拆锁扣B。所述定滑套紧配合固定于车大梁尾部,其固紧装置是在定滑套下壁设缺 口和左、右突耳,通过贯穿左、右突耳的紧固螺丝将定滑套紧固在车大梁尾 部。 ,所述车大梁前端与车头管的连接为联体焊接;所述车大梁前端与车头管 的连接也可以是在车头管后方设置接合板,将车大梁前端与接合板通过铰轴 f铰接并设锁定销锁定其接合角度。本技术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有益的效果-本技术的伸縮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可以任意装配一种伸 縮折叠式脚踏自行车或一种伸縮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或一种伸縮折叠式电动自行车,该车架采用伸縮与折叠相结兮的折叠方式,使整车被平整 地折叠成扁薄的"长方型"架构,部分折叠时^轮着地仍可直立推行,方便 提携,乘车时节省占地面积,全折叠后便于装包携带。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伸縮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辆叠状态余意图3同图1,为不含减震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4同图1,为有连杆结构实施例示意图5.为图4的折叠状态,;图6同图1,为鞍座接管与动滑套及定滑套联合铰接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图6的折叠状态;图8同图1,为鞍座接管与定滑套侧壁焊接一体的实施例示意图9为图8的折叠状态; ,图10同图1,为车大梁与车头管铰接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11是图io的折叠状态。附图编号l.车头管 5.鞍座接管2.车大梁6.折叠接块io.后叉架14.快拆锁扣A 18.铰轴c 22.铰轴f '3.动滑套 7.定滑套 11.取付 15.铰轴b 19.铰轴d 23.接合板4.快拆锁扣B 8.突耳 12.转轴 16.连杆A 20.连杆B 24.锁定销13.有孔锁耳 17.铰轴a 21.铰轴e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照图1、 2, 一种伸縮折叠式脚聘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其车大梁2 前端连接车头管1,后叉架10、鞍座接管5与车大梁2组合装配,其特征在 于所述与车头管1相交连接的车大梁2为后端游离的中空直管,在车大梁 2上设置动滑套3和定滑套7,动滑套3与车大梁2滑动配合,并有锁定装置 锁紧与定位,定滑套7紧配合固定于车大梁2鬼部;所述的后叉架10与动 滑套3连接,所述的鞍座接管5与定滑套7连接或借助连杆与动滑套3及定滑套7联合铰接。所述后叉架10与动滑套3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动滑套3下方设有转轴12和向后延伸的左、右取付ll,后叉架10前端通过转轴12与动滑套3铰接,在动滑套的左、右取付"l与后叉架10中部横桥之间通过避震弹簧装置9铰接。所述鞍座接管5与定滑套7连接,其连接方式为鞍座接管5通过设有铰轴与锁定装置的折叠接块6与定滑套7铰接。 '所述动滑套3的锁定装置是在动滑套3前端部下壁设有豁口和左、右有孔锁耳13,在该两侧有孔锁耳13上安装快拆锁扣A 14;所述动滑套3的锁定装置还可在动滑套3后端部下壁设豁卩,豁口两侧的取付11对应部位设通孔并安装快拆锁扣B 4。所述定滑套7紧配合固定于车大梁2尾部,其固紧装置是在定滑套7下壁设缺口和左、右突耳8,通过贯穿左、右突耳8的紧固螺丝将定滑套7紧固在车大梁2尾部。所述车大梁2前端与车头管1的连接为联体焊接。实施例2:不设置减震装置的伸缩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如图3所示,其结构同上的不再赘述,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后叉架10与动滑套3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将后叉架10与动滑套3下方悍接呈"三角架"结构。实施例3:有连杆结构的伸縮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如图4、 5所示,其结构同上的不再赘述,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鞍座接管5铰接于定滑套7,在鞍座接管5与动滑套3:^j司可以设连杆A 16,该连杆A 16的两端分别通过铰轴a 17、铰轴b 15与鞍座接管5及动滑套3铰接。实施例4:鞍座接管与动滑套及定滑套联合铰接的伸縮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如图6、 7所示,其结构同上的不再赘述,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鞍座接管5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其车大梁(2)前端连接车头管(1),后叉架(10)、鞍座接管(5)与车大梁(2)组合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车头管(1)相交连接的车大梁(2)为后端游离的中空直管,在车大梁(2)上设置动滑套(3)和定滑套(7),动滑套(3)与车大梁(2)滑动配合,并有锁定装置锁紧与定位,定滑套(7)紧配合固定于车大梁(2)尾部;所述的后叉架(10)与动滑套(3)连接,所述的鞍座接管(5)与定滑套(7)连接或借助连杆与动滑套(3)及定滑套(7)联合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超于铄航
申请(专利权)人:于志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