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48027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特征是:轨道一外侧地面上固置固定架,于固定架上装设由碰头、弹簧装置、驱动机构、支撑座、摆动架、连杆、摆动臂、驱动轴和驱动臂组成的开门入碰头装置,固定架上装驱动机构和支撑座,驱动机构的连杆与驱动臂连接,驱动臂与驱动轴一端固定,驱动轴另一端与摆动臂固定,摆动臂与连杆端铰接,连杆另一端与摆动架下部铰接,弹簧装置片一端与碰头铰接,弹簧装置另一端与摆动架铰接,摆动架另一侧与支撑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设计结构科学合理,既降低了卸车时对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的冲击,又能使接触时达到要求的载荷,对车辆的破坏很小,而且具有成本低廉、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铁路车辆的散料装卸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底开门车开 门碰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港口、钢铁企业和电力企业的的散料卸车线上主要采用翻车机 卸车系统。为了提高卸车效率和节约成本,在一些铁路专用线上有些企业开始采用新设计 的底开门车来取代通常的铁路敞车。这种新设计的底开门车,车上设有3组开门机构,但这 种开门机构自身没有动力,无法将门打开,为了实现底开门车的开门,需在地面设置一种与 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对应的设备,在车辆通过时将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打开,以适应底开 门车在卸车线上作业。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底开门车的开门碰头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为了适用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的需要,而提供不仅设 计结构科学合理,既降低了卸车时对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的冲击,又能使接触时达到要求 的载荷,对车辆的破坏很小,而且具有成本低廉、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底开门车 开门碰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轨道一外侧地面上固置固定架,与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位置相对应,于固 定架上装设开门碰头装置,所述的开门碰头装置由碰头、弹簧装置、驱动机构、支撑座、摆动 架、连杆、摆动臂、驱动轴和驱动臂组成,于固定架上装设驱动机构和支撑座,驱动机构的连 杆与驱动臂连接,驱动臂与驱动轴一端固定,驱动轴另一端与摆动臂固定,摆动臂与连杆一 端铰接,连杆另一端与摆动架下部铰接,弹簧装置一端与碰头铰接,弹簧装置另一端与摆动 架铰接,摆动架另一侧与支撑座铰接。所述的弹簧装置由弹簧、调节杆、调节座和紧固件组成,调节杆上端与碰头铰接, 调节杆下端穿过调节座用紧固件连接,弹簧套装在调节杆上,调节座铰接在摆动架上。所述的驱动机构,或是电动装置,或是气动装置,或是液压装置。本技术的原理和操作分述如下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固定在铁路轨道外 侧,与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相对应,当底开门车通过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时,底开门车的 开门机构的滚轮与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的碰头接触,并将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打开,其 碰头的上部轮廓完全适用于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驱动机构的运动带动其碰头的上升和下 降。在开门碰头装置的碰头处于升起位置时,连杆与摆动臂铰接形成的夹角过其摆动死点, 此时开门碰头装置的碰头处于固定的状态,驱动机构不受力。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的弹 簧装置以斜置为宜,来满足底开门车车辆的开门机构不能打开情况下,开门机构的滚轮可 以压缩弹簧,越过碰头,从而保护底开门车车辆的开门机构不受破坏。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 措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设计结构科学合理,既降低了卸车时对底开门车的 开门机构的冲击,又能使接触时达到要求的载荷,对车辆的破坏很小,而且具有成本低廉、 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附图1的A向结构示意简图图中1、碰头2、弹簧3、驱动机构4、支撑座5、摆动架6、连杆7、摆动臂8、驱动轴 9、驱动臂10、调节座11调节杆12、底开门车开门机构13、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图1、2所示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与K80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相对应,在铁路 轨道外侧安装有底开门车的开门碰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轨道左外侧地面上固置固定架 13,与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相对应,于固定架13上装设开门碰头装置,所述的开门碰头装 置由碰头1、弹簧装置、驱动机构3、支撑座4、摆动架5、连杆6、摆动臂7、驱动轴8和驱动臂 9组成,于固定架13上装设电液推杆的驱动机构3和支撑座4,驱动机构3的连杆6与驱动 臂9连接,驱动臂9与驱动轴8 一端固定,驱动轴8另一端与摆动臂7固定,摆动臂7与连 杆6 —端铰接,连杆6另一端与摆动架5下部铰接,弹簧装置一端与碰头1铰接,弹簧装置 另一端与摆动架5铰接,摆动架5另一侧与支撑座4铰接。所述图1中所述的弹簧装置为 斜置,其结构由弹簧2、调节杆12、调节座11和紧固件组成。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固定在铁路轨道外侧,与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12相对应, 当底开门车通过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时,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的滚轮与底开门车开门碰 头装置的碰头1接触,并将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12打开,其碰头1的上部轮廓完全适用于 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12 ;驱动机构3的运动带动其碰头1的上升和下降;在开门碰头装置 的碰头1处于升起位置时,连杆6与摆动臂7铰接形成的夹角过其摆动死点,此时开门碰头 装置的碰头1处于固定的状态,驱动机构3不受力;当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的弹簧装置为 斜置,底开门车车辆的开门机构12不能打开情况下,开门机构的滚轮可以压缩弹簧2,越过 碰头1,从而保护底开门车车辆的开门机构12不受破坏。权利要求一种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碰头、弹簧装置、驱动机构、支撑座、摆动架、连杆、摆动臂、驱动轴和驱动臂组成,将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固定在铁路轨道外侧,与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相对应,当底开门车通过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时,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的滚轮与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的碰头接触,并将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打开,其碰头的上部轮廓完全适用于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驱动机构的运动带动其碰头的上升和下降;在开门碰头装置的碰头处于升起位置时,连杆与摆动臂铰接形成的夹角过其摆动死点,此时开门碰头装置的碰头处于固定的状态,驱动机构不受力;当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的弹簧装置为斜置,底开门车车辆的开门机构不能打开情况下,开门机构的滚轮可以压缩弹簧,越过碰头,从而保护底开门车车辆的开门机构不受破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特征是轨道一外侧地面上固置固定架,于固定架上装设由碰头、弹簧装置、驱动机构、支撑座、摆动架、连杆、摆动臂、驱动轴和驱动臂组成的开门入碰头装置,固定架上装驱动机构和支撑座,驱动机构的连杆与驱动臂连接,驱动臂与驱动轴一端固定,驱动轴另一端与摆动臂固定,摆动臂与连杆端铰接,连杆另一端与摆动架下部铰接,弹簧装置片一端与碰头铰接,弹簧装置另一端与摆动架铰接,摆动架另一侧与支撑座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设计结构科学合理,既降低了卸车时对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的冲击,又能使接触时达到要求的载荷,对车辆的破坏很小,而且具有成本低廉、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文档编号B61D7/02GK201604648SQ20092024757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栋, 孙改焕, 彭俊, 徐莲秋, 徐鑫, 王枭, 赵雪辰, 郝映非, 陈睿夫, 鲍佩生 申请人:大连联重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碰头、弹簧装置、驱动机构、支撑座、摆动架、连杆、摆动臂、驱动轴和驱动臂组成,将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固定在铁路轨道外侧,与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相对应,当底开门车通过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时,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的滚轮与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的碰头接触,并将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打开,其碰头的上部轮廓完全适用于底开门车的开门机构;驱动机构的运动带动其碰头的上升和下降;在开门碰头装置的碰头处于升起位置时,连杆与摆动臂铰接形成的夹角过其摆动死点,此时开门碰头装置的碰头处于固定的状态,驱动机构不受力;当底开门车开门碰头装置的弹簧装置为斜置,底开门车车辆的开门机构不能打开情况下,开门机构的滚轮可以压缩弹簧,越过碰头,从而保护底开门车车辆的开门机构不受破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枭郝映非陈睿夫鲍佩生孙改焕徐莲秋赵雪辰刘栋徐鑫彭俊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联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