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87634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所述千斤顶包括一油缸和一顶杆,其还包括两个支撑体,支撑体包括一摩擦面和一支撑面,摩擦面与支撑面相交形成一夹角a,支撑体上还设有一贯穿所述支撑面和摩擦面的卡槽,两个支撑体方向相反,两个支撑体的摩擦面相互抵靠,其中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方向向下放置在千斤顶的油缸上,另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方向向上,两个摩擦面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为μ,夹角a≤arctgμ,千斤顶的顶杆位于两个支撑体的卡槽内。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防止千斤顶上的重物下滑,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上用的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千斤顶失控时的自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设备检修施工过程中,在检修一些较重的设备时,千斤顶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工 具。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当千斤顶顶起重物从而方便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千斤顶一旦 失效,那就可能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险,因千斤顶失控而造成 施工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即使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得施 工人员不能专心工作,影响工作效率。目前还没有一种保护装置可用于防止千斤顶失控,对 施工人员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千斤顶失 控自动保护装置,该装置可以在千斤顶失控时对重物进行支撑,防止重物落下,保证施工人 员的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所述千斤顶包括一油缸和一顶杆,其还包括两个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一摩擦面和一支撑面,所述摩擦面与所述支撑面相交形成一夹角 a,所述支撑体上还设有一贯穿所述支撑面和摩擦面的卡槽,所述两个支撑体方向相反,所 述两个支撑体的摩擦面相互抵靠,其中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方向向下放置在所述千斤顶的 油缸上,另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方向向上,两个摩擦面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为μ,所述夹角 a ≤ arctgy,所述千斤顶的顶杆位于两个支撑体的卡槽内。优选的,所述支撑体为直三棱柱。优选的,所述直三棱柱的两个底面上均设有挂耳,两个直三棱柱上相对应的挂耳 之间通过拉簧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在使用时,两个支 撑体反方向放置,两个支撑体的摩擦面相互抵靠,将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水平放置在千斤 顶的油缸上,另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方向向上,在千斤顶顶杆支撑重物上升的过程中,使两 个支撑体沿摩擦面方向做相对滑动,不断向上叠加,使方向向上的支撑面顶住千斤顶顶杆 上的重物。此时,如千斤顶失控,该重物的重量将压在两个支撑体上,根据力学原理,放在斜 面上的物体,当mgsina≤μ mgcos α (μ为摩擦面的表面摩擦系数)时物体不会下滑,即 当a≤Sarctgy时,物体产生自锁。这样当千斤顶失控时,两个支撑体将支撑住千斤顶上的 重物,防止重物下滑,保证在重物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该装置可根据顶杆上升的 高度调节其支撑的高度,通用性较强,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如图1、2所示,该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包括一个千斤顶3和两个支撑体,该两 个支撑体为两个直三棱柱1、2,千斤顶3包括油缸31和顶杆32。直三棱柱1的一个侧面形 成支撑面11,与该侧面相交的另一个侧面形成摩擦面12,支撑面11与摩擦面12之间的夹 角为a,直三棱柱1上还设有一开口的卡槽15,卡槽15贯穿支撑面11和摩擦面12。直三棱 柱2与直三棱柱1形状相同,包括一支撑面21和一摩擦面22,支撑面21与摩擦面22之间 的夹角为a,直三棱柱2上设有一开口的卡槽25,卡槽25贯穿支撑面21和摩擦面22。直三棱柱1的支撑面11的方向向下水平放置在千斤顶3的油缸31上,摩擦面12 的方向向上,千斤顶的顶杆32卡在卡槽15内。直三棱柱2叠放在直三棱柱1上,直三棱柱 2的方向与直三棱柱1的方向相反,摩擦面22方向向下与摩擦面12相抵靠,支撑面21方向 向上,千斤顶的顶杆32卡在卡槽25内。两个摩擦面12、22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为μ,夹角 a应小于等于arctg μ。该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在使用时,随着千斤顶的顶杆32顶起重物,推动两个 直三棱柱1、2沿摩擦面12的方向相对滑动,两个直三棱柱1、2不断向上叠加,使支撑面21 顶住顶杆32上的重物,这样当千斤顶失控时,重物将压在两个直三棱柱1、2上。根据力学 原理,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当mgsina彡μ mgcos α (μ为摩擦面的表面摩擦系数,α为斜 面倾斜角度)时物体不会下滑,即当a Sarctgy时,物体将产生自锁。由于两个直三棱柱 1、2上支撑面与摩擦面的夹角满足a ( arctg μ的条件,因此这两个直三棱柱1、2之间也会 形成自锁,这样当千斤顶上重物的重量完全压在两个直三棱柱1、2上时,两个直三棱柱1、 2之间就不会发生相对的滑动,两个直三棱柱1、2可以对重物形成有效的支撑,防止重物下 落,从而可有效的保证在重物下施工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根据 千斤顶3的顶杆32上升的高度,两个支撑体形成的支撑高度(即支撑面21距离油缸31上 表面的高度)可进行调节,因此该装置通用性较强,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可在直三棱柱1的两个底面14上各设置一挂耳 13,挂耳13靠近夹角a所对的侧面,在直三棱柱2的两个底面24上各设置一挂耳23,挂耳 23靠近夹角a所对的侧面。当直三棱柱2放置在直三棱柱1上时,两个直三棱柱1、2上相 对应的挂耳13、23通过拉簧4连接,在拉簧4的拉力作用下,两个直三棱柱1、2可沿摩擦面 12的方向发生相对滑动,使两个直三棱柱1、2不断向上叠加,实现支撑高度的自动调节。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 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 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 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所述千斤顶(3)包括一油缸(31)和一顶杆(32),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两个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一摩擦面(12、22)和一支撑面(11、21),所述摩擦面(12、22)与所述支撑面(11、21)相交形成一夹角a,所述支撑体(1、2)上还设有一贯穿所述支撑面(11、21)和摩擦面(12、22)的卡槽(15、25),所述两个支撑体方向相反,所述两个支撑体的摩擦面(12、22)相互抵靠,其中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11)方向向下放置在所述千斤顶的油缸(31)上,另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21)方向向上,两个摩擦面(12、22)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为μ,所述夹角a≤arctgμ,所述千斤顶的顶杆(32)位于两个支撑体的卡槽(15、2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直三 棱柱(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三棱柱(1、2) 的两个底面(14、24)上均设有挂耳(13、23),两个直三棱柱(1、2)上相对应的挂耳(13、23) 之间通过拉簧⑷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所述千斤顶包括一油缸和一顶杆,其还包括两个支撑体,支撑体包括一摩擦面和一支撑面,摩擦面与支撑面相交形成一夹角a,支撑体上还设有一贯穿所述支撑面和摩擦面的卡槽,两个支撑体方向相反,两个支撑体的摩擦面相互抵靠,其中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方向向下放置在千斤顶的油缸上,另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方向向上,两个摩擦面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千斤顶失控自动保护装置,所述千斤顶(3)包括一油缸(31)和一顶杆(32),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两个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一摩擦面(12、22)和一支撑面(11、21),所述摩擦面(12、22)与所述支撑面(11、21)相交形成一夹角a,所述支撑体(1、2)上还设有一贯穿所述支撑面(11、21)和摩擦面(12、22)的卡槽(15、25),所述两个支撑体方向相反,所述两个支撑体的摩擦面(12、22)相互抵靠,其中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11)方向向下放置在所述千斤顶的油缸(31)上,另一个支撑体的支撑面(21)方向向上,两个摩擦面(12、22)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为μ,所述夹角a≤arctgμ,所述千斤顶的顶杆(32)位于两个支撑体的卡槽(15、25)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希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