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化钨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因碳化钨(WC)表面电子层与钼(Pt)相类似,在某些反应中具有类Pt的催化活 性,除了在硬质合金领域以外,碳化钨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非贵金属催化材料的应用也备 受关注。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陆续报道其对环己烷脱氢、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等反应中具有 良好的催化活性。碳化钨不仅具备替代钼等贵金属催化剂的潜力,而且还有很强的耐酸性 和很好的热稳定性,这使得其作为高性能的催化剂成为可能。在各种催化反应中,固体催化剂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固体催化剂的各方面性能 都决定着反应转化效率。碳化钨也是固体催化剂的一种。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颗粒细化 成为了一个提高催化剂性能的主要方向,但由于颗粒的细化所造成的产品和催化剂分离的 成本却不断增加。而制备介孔材料是一个提高催化剂性能比较有效的方法。所以介孔碳化 钨是一个比较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催化剂的结构经常会影响催化性能的体现,合 适的结构能提高反应表面,并且提升有效表面利用率。这就对碳化钨催化剂的设计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由于碳化钨的高硬度、高热稳定性等特性,使得碳化钨材料成型以后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孔空心球状碳化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温下,将偏钨酸铵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5~30分钟分散,得到质量浓度为30~70%的偏钨酸铵溶液;(2)将步骤(1)制得的偏钨酸铵溶液以1~5μl/滴、每滴间隔2~8s的速度滴加到超声波作用下的无水乙醇中,瞬间造粒并产生沉淀,并且经继续超声波作用分散;然后经过滤、真空干燥得到偏钨酸铵颗粒;控制滴加过程中偏钨酸铵溶液的总体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之比为1∶5~50;(3)所得偏钨酸铵颗粒在CO/H↓[2]气氛中进行碳化处理,得到介孔空心球状碳化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淳安,陈赵扬,赵峰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