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3365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包括油缸轴、支撑油缸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上,其还包括伸缩套管,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有套管,所述伸缩套管与所述安装支架套管滑动套接,可以相互滑动。所述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套管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油缸活塞筒后端通过所述油缸轴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结构将导柱和油缸相结合,可以实现重载支撑和防侧向冲击力的功能,并无需人力操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涉及一种汽车改装领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尤其涉及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
技术介绍
传统半挂车辆所使用的机械支腿,一般应用于空载或小负载情况下的半挂车辆的支撑。 半挂车机械支腿一般是为空载车辆设计,其净支撑力有限。由于功率的限制,传统的半挂车支腿以人工方式或人工/电动方式所产生的动态支撑力明显不足,无法满足重载车辆(60T以上)的拖挂要求。影响到装卸效率和作业流程。 普通的液压支腿应用非常广泛,其基本结构就是一支带有支撑盘的油缸。油缸的支撑力与系统压力以及油缸的活塞面积成正比,所以理论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没有上限的静态和动态支撑力。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没有人力、劳动强度的限制。可以满足重载车辆的支撑。 由于重载半挂车辆特殊的作业方式,即在拖车挂接和脱离的瞬间,对重载车厢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将直接传递至车辆的普通液压支腿,对车辆的支撑稳定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进而威胁到整个车辆的安全。 一旦支撑失稳,会造成车辆的倾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大幅提高产品的抗侧向力和稳定性,在提高装卸效率的同时,保障性能与安全。采用液压支撑,支撑力可以根据要求调整,并且运动平稳,稳定性、安全性高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包括油缸轴、支撑油缸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上,其还包括伸縮套管,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有套管,所述伸縮套管与所述安装支架套管滑动套接,可以相互滑动。所述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縮套管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油缸活塞筒后端通过所述油缸轴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以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主梁)上。 所述伸縮套管套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套管内部。 所述支撑油缸位于所述伸縮套管内部。 支撑油缸运动带动伸縮套管在安装支架内滑动。支撑油缸提供支撑力,安装支架、伸縮套管承受侧向冲击力。 支撑油缸的活塞杆在液压力的作用下伸出或收回,推动伸縮套管伸出或收回运动。伸縮套管在安装支架的外套管内滑动。伸縮套管和安装支架的外套管相互配合,承担侧向冲击力。 当牵引车需要与车辆挂接时,操作液压系统调整液压支腿的位置,牵引车完成与车辆挂接后,操作液压系统,使支撑油缸收回,伸縮套管同时縮进安装支架的外套管之中,离开地面,随车辆移动。 本方案与已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已有技术的机械支腿是采用人力进行操作,因为功率限制,无法顶升重载车辆,无法满足车辆的满载脱挂。已有技术的液压支腿不能承受较大的侧向力,特别是无法承受冲击力。 本方案的支撑结构将导柱和油缸相结合,可以实现重载支撑和防侧向冲击力的功能,并无需人力操作。附图说明本技术包括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支撑油缸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支架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液压支脚伸出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液压支脚收回状态示意图。其中1.油缸轴、2.支撑油缸、3.安装支架、4.伸縮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包括油缸轴1、支撑油缸2和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上,其还包括伸縮套管4,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有套管,所述伸縮套管4与所述安装支架3套管滑动套接,可以相互滑动。所述支撑油缸2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縮套管4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油缸2活塞筒后端通过所述油缸轴1与所述安装支架3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3以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主梁)上。 所述伸縮套管4套接于所述安装支架3套管内部。 所述支撑油缸2位于所述伸縮套管4内部。其中支撑油缸2内径160mm,活塞杆直径90mm,行程400mm ; 安装支架3外套筒内径方管240X240mm,壁厚6mm ;伸縮套管4外径237 X 237mm,壁厚6mm,行程400mm ; 系统压力16Mpa,支撑力360000N/支,抗侧向力大于200000N。 支撑油缸2运动带动伸縮套管4在安装支架3内滑动。支撑油缸2提供支撑力,安装支架3、伸縮套管4承受侧向冲击力。 支撑油缸2的活塞杆在液压力的作用下伸出或收回,推动伸縮套管4伸出或收回运动。伸縮套管4在安装支架3的外套管内滑动。伸縮套管4和安装支架3的外套管相互配合,承担侧向冲击力。 当牵引车需要与车辆挂接时,操作液压系统调整液压支腿的位置,牵引车完成与车辆挂接后,操作液压系统,使支撑油缸2收回,伸縮套管4同时縮进安装支架3的外套管之中,离开地面,随车辆移动。 本方案的支撑结构将导柱和油缸相结合,可以实现重载支撑和防侧向冲击力的功能,并无需人力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技术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包括油缸轴、支撑油缸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伸缩套管,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有套管,所述伸缩套管与所述安装支架套管滑动套接,所述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套管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油缸活塞筒后端通过所述油缸轴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 装支架以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 縮套管套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套管内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撑油缸位于所述伸縮套管内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包括油缸轴、支撑油缸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上,其还包括伸缩套管,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有套管,所述伸缩套管与所述安装支架套管滑动套接,可以相互滑动。所述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套管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油缸活塞筒后端通过所述油缸轴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本技术的支撑结构将导柱和油缸相结合,可以实现重载支撑和防侧向冲击力的功能,并无需人力操作。文档编号B60S9/12GK201506337SQ200920204450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于隽, 梁上愚 申请人:深圳市凯卓立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导柱系统的重载汽车液压支腿,其包括油缸轴、支撑油缸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伸缩套管,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有套管,所述伸缩套管与所述安装支架套管滑动套接,所述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套管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油缸活塞筒后端通过所述油缸轴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上愚于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卓立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