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散装置和用于制备气液分散体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3328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塔中使用的气液分散装置,在所述塔中包含作为连续相的液体和作为分散相的气体的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动,其特征在于气体被有效地分散到液体中,从而可以实现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充分接触。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A)板具有至少一个气体和液体通过的孔,(B)所述导管的一端在板的下表面处连接到所述孔,以使所述导管自该板向下延伸,(C)通过所述导管的侧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气体的通道,(D)在所述导管的下部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液体的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备气液分散体的装置和方法。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塔中使用 的气液分散装置,塔中包含作为连续相的液体和作为分散相的气体的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 动,其特征在于气体被有效地分散到液体中,因此可以实现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充分接触,而 且该装置的生产相对容易。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备气液分散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 这样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学工业中,所谓的气液分散装置经常被用于将气体分散到容器中的液体中并 从而实现气体和液体之间有效的接触。示例的是用于使气体与液体反应的装置和用于将气 体吸收到液体中的装置。通常,这些装置具有吹动气体通过充有液体的塔的底部的结构。在 这种情况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有效分散是必要的。在下面提及的专利文件1中,描述有用于在塔中使气体与液体接触的装置,塔中 包含作为连续相的液体和作为分散相的气体的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动。然而,考虑到对于分散来说需要高水平效率,所以需要更有效的分散。从工业的角 度看,还需要容易制造用于气液分散的装置的容易生产。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未审查)公开10-11847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情况下,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在塔中的气液分散装置和利用 所述装置制备气液分散体的方法,塔中包含作为连续相的液体和作为分散相的气体的气液 混合流体向上流动,其特征在于其中气体被有效地分散到液体中,从而实现了气体和液体 之间的充分接触,而且所述装置的生产也相对容易。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塔中的气液分散装置,所述气液分散装置包括用 于阻挡流体流动的板,和用于引导流体从板的下侧通过所述板到所述板的上侧的导管,在 所述塔中如所述流体的包含作为连续相的液体和作为分散相的气体的气液混合流体向上 流动,所述气液分散装置的特征在于(A)所述板具有至少一个所述气体和所述液体通过的孔,(B)所述导管的一端在所述板的下表面处连接到用于气液混合流体的孔,以使所 述导管自所述板向下延伸,(C)通过所述导管的侧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气体的通道,(D)在所述导管的下部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液所述体的通道,和(E)所述导管的下部的端部具有用于防止气体流进所述导管的结构。(注意的是包括导管没有连接到用于气液混合流体的孔的另一个端部的导管的部 分被称为“下部”)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气液混合流体的气液分散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使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过塔,所述塔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散装置,其中所 述气液混合流体由液体的连续相和气体的分散相形成;ii)在板的下面形成包含气体的空间(其可以被称为气体累积室);iii)引导液体通过对导管设置的用于液体的通道进入导管中;iv)引导气体通过对导管设置的用于气体的通道进入导管中;v)通过在导管中混合液体和气体形成气液混合流体;和vi)然后,使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过所述板具有的用于气液混合流体的孔。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制备上述气液分散体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被用于 环氧丙烷生产过程中的氢化步骤中,所述环氧丙烷生产过程包括i)氧化步骤,所述氧化步骤用于通过氧化烷基苯获得氢过氧化烷基苯;ii)环氧化步骤,所述环氧化步骤用于通过使所述氢过氧化烷基苯和丙烯在催化 剂的存在下反应而获得含有环氧丙烷和源自氢过氧化烷基苯的醇的反应液体;iii)丙烯回收步骤,所述丙烯回步骤用于在环氧步骤后从反应液体中回收未反应 的丙烯,并且用于将回收的丙烯作为原料再循环到环氧化步骤中;iv)环氧丙烷提纯步骤,所述环氧丙烷提纯步骤用于通过例如蒸馏通过环氧化步 骤获得的环氧丙烷来获得提纯的环氧丙烷;和v)氢化步骤,所述氢化步骤用于通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是通过环氧化步骤从氢过 氧化烷基苯获得的醇的氢化获得烷基苯以将烷基苯作为原料再循环到氧化步骤。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图1是实施例1中使用的设备的示意图,所述设备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液 分散装置。图2是实施例2中使用的设备的示意图,所述设备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液 分散装置。图3是实施例3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导管的示意图,其中导管下部的末端具有用盖 封闭的结构。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导管的示意图,其中导管的下部具有以"J" 字母的形式弯曲的结构。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导管的示意图,其中对于每个导管,通过该导管 设置两个以上用于气体的通道,并且所述用于气体的通道处于导管的两个以上不同的水平 位置处。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导管的示意图,其中用于气体的通道是狭缝形 的。参考附图标记的说明1 塔2 液体3 气体4 板5 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孔6:导管7 用于气体的通道8 导管下部的末端9 用于液体的通道10 催化剂填料的床11:气体和液体的出口12 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孔Π 导管14 用于气体的通道15 导管下部的末端16:用于液体的通道17 水18 空气19 空气层20 管21 -M22:气体和液体的出口101 氧化反应液体102 环氧化反应液体103 未反应的丙烯104 回收丙烯后的反应液体105 主要含有枯基醇和枯烯的液体106 再循环枯烯进行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方面,使用塔,在所述塔中,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动,液体形成 连续相并且气体形成分散相。即,将液体和气体从塔的底部进料,形成气液混合流体,其中 气体作为分散相存在于作为连续相的液体中,该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过塔,并在塔顶附近 将其从塔中取出。并且在塔内,气体被分散在液体中,并因此实现了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充分 接触。本专利技术提供在塔中气液分散装置,所述气液分散装置包括用于阻挡流体流动的 板,以及用于引导流体从板的下侧通过所述板到所述板的上侧的导管,在所述塔中包含作 为连续相的液体和作为分散相的气体的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动,并且该装置满足以下条 件(A)所述板具有至少一个气体和液体通过的孔,(B)所述导管的一端在板的下表面处连接到用于气液混合流体的孔,以使所述导 管自所述板向下延伸,(C)通过所述导管的侧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气体的通道,(D)在所述导管的下部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液体的通道,和6(E)所述导管的下部的端部具有用于防止气体流进所述导管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A)所述板具有至少一个气体和液体通过的孔,(B)所述导管的一端 在板的下表面处连接到用于气液混合流体的孔,以使所述导管自所述板向下延伸,(C)通过 所述导管的侧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气体的通道,(D)在所述导管的下部设置至少一个用 于液体的通道,和(E)所述导管的下部的端部具有用于防止气体流进所述导管的结构。因为导管下部的端部具有用于防止气体流到导管内的结构,所以只有液体能够被 从导管下部的端部引入导管内。用语"导管下部的端部"表示两个端部中没有连接到板的 用于气液混合流体的孔的一个端部,并且其包括该端部附近的侧表面。所述端部结构的优 选实例包括用盖封闭端部的封端型和J形的类型。液体可以通过下列通道中的任何一种或 多种引入i)通过导管的侧表面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小孔, )通过在盖和导管之间的连接 附近的导管的侧表面的开口如狭缝,和iii)通过导管被以"J"字母的形式弯曲的端部的 开口。优选的是,用于气液混合流体的孔的直径大体上与导管的直径相同。因此,可以容 易地进行所述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在本专利技术中,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塔中的气液分散装置,所述气液分散装置包括用于阻挡流体流动的板,和用于引导所述流体从所述板的下侧通过所述板到所述板的上侧的导管,在所述塔中,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动,所述气液混合流体包含作为连续相的液体和作为分散相的气体,所述气液分散装置的特征在于:(A)所述板具有至少一个所述气体和所述液体通过的孔,(B)所述导管的一端在所述板的下表面处连接到所述孔,以使所述导管向下延伸,(C)通过所述导管的侧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气体的通道,(D)在所述导管的下部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液体的通道,和(E)所述导管的所述下部的端部具有用于防止所述气体流进所述导管中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贤治山下真由子石原慎二郎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