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79593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弹簧(4)、减振器(9)、横向稳定杆(3)、高度控制阀(10)、以及固定在客车车架上的前推力杆支座(1)等悬架系统连接支架组成,横向稳定杆(3),其前端通过其吊杆(13)连接到吊杆上支架(12)上,组合横梁(8)用螺栓固定在客车车架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五连杆导向机构和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优化大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的布置方式和零件结构、系统布置更容易、装配更简单、占用空间更小,而且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降低产品的生产、使用、维修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档大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前空气悬架系 统导向杆件的布置形式、空气弹簧下支座结构的改进,属于汽车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在我国的研发和生产起步较晚,所以我国客车制造商现在 安装的空气悬架系统的大型客车,基本都是在原有板簧客车生产平台上,通过对原有车桥 和车架(车身)结构作较大改动而实现的。前空气悬架系统主要由空气弹簧、高度控制阀、 减振器、导向机构、横向稳定杆及其与它们的连接支架等组成。现在的导向机构型式主要采 用钢板导向臂导向和四连杆机构导向两种型式。由于钢板导向臂导向型式固有的特点,车 轮主销后倾角随工况而不断改变,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所以四连杆机构导向型式成为当 前的主流型式。四连杆导向型式主要又有两种布置型式三纵一横布置型式及其衍生的两 纵向推力杆加一根V形推力杆的布置型式,这两种布置型式的缺陷在于1、有一根纵向推 力杆或V形推力杆布置在车架内侧的中心位置,影响底盘附件如储气筒等的布置,这点对 带行李舱的大客车布置非常不利。2、由于第1条所述的原因,必须在前桥中间上方安装一 个有较高强度要求的纵横向推力杆复合固定支座或V形推力杆固定支座,而且必须对前桥 中部结构进行改动加工或重新定制特殊的前桥。3、同样由第1条所述的原因,必须在车架 中间安装一个纵向推力杆前支座或车架内侧安装两个V形推力杆前支座,因此不仅给制动 管路布置造成困难,还必须对原有成熟的车架结构和横梁(有时还需对车身骨架)进行重 新布置和改动或重新定制特殊的车架。4、需要设置刚性连接在前桥上的空气弹簧下支座、 减振器下支座、纵向推力杆后连接支座、横向稳定杆连接支座等,存在零件多、安装复杂并 由此带来生产成本高、可靠性下降等问题。5、前桥和车架通用化程度低,不能有效利用现有 社会资源,使得悬架系统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悬架系统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 的前悬架系统布置形式,有效解决大型客车空气悬架系统对原有车桥、车架(车身)结构改 动较大和由此引起的生产工艺、工装的较大改动,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效率和降低 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的结构型式,有效 解决现在空气悬架系统存在的零件多、安装复杂,并由此带来的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弹 簧、减振器、横向稳定杆、高度控制阀、以及固定在客车车架上的前推力杆支座等悬架系统 连接支架组成,横向稳定杆,其前端通过其吊杆连接到吊杆上支架上,组合横梁固定在客车 车架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五连杆导向机构和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所述的五连杆导向机构,采用四纵一横的布置形式四根纵向推力杆均安装在车架外侧,其前端与前推力杆支座连接,后端与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连接,四根纵向推力杆 在汽车左右两侧形成对称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一根横向推力杆,其右端与右侧的组合 式空气弹簧下支座连接,左端与组合横梁连接,前推力杆支座采用螺栓联接方式固定在客 车车架上。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其下端通过四个螺栓固定在前桥上。其上方与空 气弹簧下方连接并起到支撑作用,其前侧与两根纵向推力杆后端和横向稳定杆后端连接, 后侧可固定减振器下端,空气弹簧,其上端与空气弹簧上支架连接,空气弹簧上支架,采用 螺栓联接方式固定在客车车架上。所述的减振器,其上端与空气弹簧上支架连接。所述的组合横梁,其上设计有横向推力杆及高度控制阀上连接支座,采用螺栓联 接方式将横梁固定在客车车架上。所述的高度控制阀,其下端与高度控制阀下支架连接。所述的高度控制阀下支架通过1个“吊沟形”螺栓卡装在前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简化了悬架系统在车桥和车架 上的安装、提高整车厂的生产效率。2、对前桥不需作任何改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车桥社会 资源,提高社会效益。3、不改变原车架的结构、生产工艺和工装,只需在安装前推力杆支座、 吊杆上支架、空气弹簧上支架、组合横梁等四部件的相应位置按要求钻安装螺栓孔即可。4、 由四根纵向推力杆在汽车左右两侧形成了两个完全对称的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负责 纵向导向,横向导向完全由横向推力杆完成。不仅保留现有结构的优点,而且推力杆球铰只 承受径向力,不承受轴向力,能有效的提高球铰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汽车使用和维修成本。 5、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代替了原空气弹簧下支座、纵向推力杆后支座、减震器下支座、稳 定杆支座等多个零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简化了装配工艺、成本降低,有效的解决了零 件多、安装复杂而导致的系统可靠性下降等问题。6、可对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进行系列 化设计,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大客车悬架,如旅游客车、团体客车、城市公交车等,有利于提 高悬架系统的“三化水平”,降低悬架系统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在整车上装配后的效果图。图2是技术装配在前桥上的效果图。图中1、前推力杆支座2、纵向推力杆3、横向稳定杆4、空气弹簧5、组合式空气 弹簧下支座6、横向推力杆7、高度控制阀下支架8、组合横梁9、减振器10、高度控制阀 11、空气弹簧上支架12、吊杆上支架13、吊杆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大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由五连杆导向机构、两个空气弹簧4、左右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5、两个减振器9、横向稳定杆 3、高度控制阀10及其它固定在车架上的连接支架等组成。四根纵向推力杆2全部布置在 客车车架的外侧,其前端与前推力杆支座1、后端与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5连接后,在车 架两侧形成两个完全对称的四连杆导向机构,起到对前桥的纵向导向作用。横向推力杆6右端与右侧的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5、左端与组合横梁8连接后,对车架(车身)起到横 向导向作用。从图1可以看出前推力杆支座1通过十个M14的螺栓固定在车架上;空气弹簧4 和减振器9的上端分别与空气弹簧上支架连接,空气弹簧上支架11通过八个M14的螺栓固 定在车架上;横向稳定器3的前端通过吊杆总成13连接到吊杆上支架12上,吊杆上支架通 过四个M14的螺栓固定在车架上;高度控制阀10安装在组合横梁上,组合横梁通过八个螺 栓(横梁右端两个M16、左端两个M16及侧面四个M14)固定在车架上。从图2中看出空气弹簧4和减振器9的下端分别连接在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 上,左右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5分别通过四个M20螺栓固定在前桥上;高度控制阀10的 水平调节机构下端连接在高度控制阀10下支架7上,高度控制阀10下支架通过“吊沟形” 螺栓卡装在前桥上。本技术提及的五连杆导向机构原理、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结构,不仅优化 大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的布置方式和零件结构、系统布置更容易、装配更简单、占用空间 更小,而且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降低产品的生产、使用、维修成本,还能充分利用现 有社会资源,提高了社会效益。权利要求一种大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弹簧(4)、减振器(9)、横向稳定杆(3)、高度控制阀(10)、以及固定在客车车架上的前推力杆支座(1)等悬架系统连接支架组成,横向稳定杆(3),其前端通过其吊杆连接到吊杆上支架(12)上,组合横梁(8)用螺栓固定在客车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弹簧(4)、减振器(9)、横向稳定杆(3)、高度控制阀(10)、以及固定在客车车架上的前推力杆支座(1)等悬架系统连接支架组成,横向稳定杆(3),其前端通过其吊杆连接到吊杆上支架(12)上,组合横梁(8)用螺栓固定在客车车架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五连杆导向机构和组合式空气弹簧下支座(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兴曾庆国徐峰郭宗泉刘昊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车船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