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PC轧机交叉头零位测量的顶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5549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PC轧机交叉头零位测量的顶紧装置,该装置设于两个对称设置的PC轧机交叉头之间,包括:一柔性顶紧机构,包括第一顶紧板,以及一与第一顶紧板的一端连接的柔性调节元件,第一顶紧板的另一端与一个PC轧机交叉头接触连接,第一顶紧板与柔性调节元件连接的一端开有一球形槽;一可调顶紧机构,包括第二顶紧板,以及一与第二顶紧板的一端连接的传动元件,第二顶紧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PC轧机交叉头接触连接;以及一设于柔性顶紧机构和可调顶紧机构之间的锁紧机构。该顶紧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轻易实现交叉头臼面板与轧辊轴承座之间间隙的消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的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PC轧机交叉头零位测 量的顶紧装置。
技术介绍
冶金行业中,对于采用轧辊交叉控制板形的技术热轧精轧机组来说,交叉头位置 的变化会改变机架内轧辊的状态,从而会影响支承辊和工作辊、工作辊和带材之间的接触 状态,进而影响轧辊交叉角的设定,而轧辊交叉角的设定与轧机的振动、受力、轧制稳定、产 品质量均有直接关系。轧机交叉头位置不当会造成轧机零调偏差大、通板时带钢跑偏、板形 凸度控制差问题,因而轧机交叉头位置精度控制是PC轧机管理的重要部分,是衡量PC轧机 维护水平的重要依据。符合控制要求的轧机交叉头位置应当是其机械零度位置与电气显 示控制的零度位置尺寸一致,但是由于机械各零部件的磨损造成的PC交叉头零度位置尺 寸偏移,或是由于偶尔电气零位漂移造成PC交叉头零度位置尺寸失真等原因常常造成PC 交叉头零度位置不准。而PC轧机交叉头零度位置不准会导致带钢在轧机内跑偏,更严重的 还会引起机架间的废钢。因此,保证交叉系统各类控制及传感设备的状态精度良好显得十 分重要。同时,交叉辊系统对机械间隙精度的要求也很高。机械部件会随着机构的频繁动 作和轧机振动产生一定的磨损,只要设备不停止工作,这种磨损是必然存在的。专利技术人经过 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发现,磨损主要存在于轧辊轴承座与交叉头之间的接触面,即交叉头 上与轧辊轴承座直接接触的白面板,该白面板的平面与轧辊轴承座相配合,白面板的圆弧 面与交叉头本体圆弧配合,其中圆弧配合相对于平面配合面来说磨损较严重,易形成不易 发觉和消除的间隙,造成交叉头零位测量误差过大。当交叉辊系统的机械磨损间隙较大时, PC轧机交叉头零位测量的测量值与实际值误差就较大。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使零位测量 更加准确,消除该机械磨损间隙需要千斤顶,同时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处理时间,一般的 处理时间都在4小时以上/单机架。因此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生产精度,提 高生产效率,满足现场快节奏生产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PC轧机交叉头零位测量的顶紧装置,该装置 能够有效消除交叉辊系统的机械间隙,避免测量值与实际值存在的较大误差,减少交叉头 零位测量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杜绝带钢在轧机内跑偏或引起带钢在机架间产生废 钢。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PC轧机交叉头零位测量的顶 紧装置,该装置设于两个对称设置的PC轧机交叉头之间,包括一柔性顶紧机构,包括第一顶紧板,以及一与第一顶紧板的一端连接的柔性调节 元件,所述第一顶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一个PC轧机交叉头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顶紧板与柔 性调节元件连接的一端开有一球形槽;一可调顶紧机构,包括第二顶紧板,以及一与第二顶紧板的一端连接的传动元件, 所述第二顶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另一个PC轧机交叉头接触连接;—锁紧机构,设于所述柔性顶紧机构和可调顶紧机构之间。上述柔性顶紧机构由于具有柔性而能够适应交叉头的摆动,通过调节传动元件的 轴向位移来调节整个顶紧装置的轴向长度,进而实现对交叉头的顶紧,当顶紧交叉头之后, 再通过锁紧机构将的该顶级装置的轴向长度固定,从而消除轧辊轴承座与交叉头之间接触 面的间隙。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一中空的框架,其上顶面和下底面开有一对穿孔,其左侧壁上开有一孔;一阶梯轴,穿过所述对穿孔,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框架内;一偏心外套,套于所述阶梯轴外,与所述阶梯轴周向固定连接,所述偏心外套的径 向截面为一偏心圆。优选地,所述柔性调节元件包括一球头,部分设于所述球形槽内,与所述球形槽间隙配合,用以实现柔性调节;一顶杆,其一端与所述球头露于球形槽外的部分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框架左侧 壁上的孔与一弧形顶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顶头具有一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偏心外 套接触连接。优选地,所述传动元件包括一中空的螺纹套管,其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与所述框架的右侧壁固定连接;一螺杆,其一端与所述螺纹套管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紧板连接。调节螺 杆的轴向位移,便可以实现整个顶紧装置轴向长度的调节。优选地,所述弧形顶头的上、下两端与所述框架的左侧壁之间分别设有一弹簧。当 偏心套减少与弧形顶头之间的偏心时,柔性顶紧机构能够自动收回顶杆以便于顶紧装置的 操作和携带。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一手柄,与所述阶梯轴的一端连接,用以旋转阶梯 轴,从而调节偏心。优选地,所述顶杆上沿其轴向方向开有一键槽,所述顶杆与所述框架通过一设于 键槽内的键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用以实现顶杆的周向定位。优选地,所述阶梯轴与所述偏心外套之间通过设于阶梯轴和偏心外套上的键槽以 及一定位键实现周向固定,使得偏心外套的旋转可以通过旋转阶梯轴实现。优选地,所述可调顶紧机构还包括一紧固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当螺杆的轴 向位置调节好之后,紧固螺母对螺杆进行紧固,用以实现螺杆的轴向定位。优选地,所述球头通过一对对称设置的压板设于所述球形槽内,防止球头从球形 槽内掉落。使用该顶紧装置时,手动旋转螺杆就可以初调顶紧装置的轴向长度然后用螺母固 定初调的位置,接着将其放置于一对PC机交叉头之间,手动旋转手柄以控制偏心外套的转 动,在增大偏心量的同时,既能够实现消除交叉头臼面板与与轧辊轴承座的间隙,又可以通 过偏心实现顶紧装置的锁定。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少交叉头零位测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能够有效消除交叉辊系统的机械间隙,克服了零位测量 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进而防止带钢在轧机内跑偏或引起带钢在机架间产生废 钢,使用该顶紧装置可以实现一人对PC轧机交叉头零位的快速测量,即确保了交叉头零位 测量的精度,又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PC轧机交叉头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PC轧机交叉头零位测量的顶紧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轧机入口下交叉头11与轧机出口下交叉头14对称设置,轧机入口上 交叉头12与轧机出口上交叉头13对称设置。本技术中的顶紧装置便设于上述对称设 置的一对交叉头之间。如图2和图3所示的顶紧装置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该顶紧装置包括与 一对对称设置的交叉头中的一个接触连接的柔性顶紧机构,与另一个交叉头接触连接的可 调顶紧机构,以及设于柔性顶紧机构和可调顶紧机构之间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框架21,其上顶面和下底面的中心处开有一对穿孔,其左侧壁上开 有一个孔,阶梯轴211穿过对穿孔后,其一端通过垫圈220和螺母219固定在框架21上,另 一端与手柄212连接。偏心外套217套于阶梯轴211的中段,并通过定位键218实现与阶 梯轴211的周向固定。柔性顶紧机构包括第一顶紧板22,第一顶紧板22的一端与交叉头接触连接,另一 端开有球形槽,球头23设于球形槽内,二者间隙配合以增加机构柔性,如图4所示,球头23 通过两块对称设置的压板24固定在第一顶紧板22上,压板24与第一顶紧板22通过螺钉 25固定连接。顶杆26的一端与球头23连接,另一端穿过框架21左侧壁上的孔与设于框 架21内的弧形顶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PC轧机交叉头零位测量的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两个对称设置的PC轧机交叉头之间,所述顶紧装置包括:  一柔性顶紧机构,包括一第一顶紧板,以及一与第一顶紧板的内侧面连接的柔性调节元件,所述第一顶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一个PC轧机交叉头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顶紧板与柔性调节元件连接处开有一球形槽;  一可调顶紧机构,包括一第二顶紧板,以及一与第二顶紧板的内侧面连接的传动元件,所述第二顶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另一个PC轧机交叉头接触连接;  一锁紧机构,设于所述柔性顶紧机构和可调顶紧机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阮根富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