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282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两侧的拉脱块,在所述支架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上形成有一吸能舌片,所述吸能舌片的舌尖部脱离缓冲支架并向缓冲支架的第一端部延伸,舌片的舌根部与所述缓冲支架为一体,所述舌片的两侧与缓冲支架之间形成有连接薄弱区或者缝隙,所述缓冲支架的第二端部固连在相应拉脱块上,所述舌片的舌尖部固连在支架上。通过设置所述缓冲支架及舌片,在碰撞事故中注塑销断裂后舌片能够继续起到对支架和转向管柱移动的一个缓作用,保证了驾驶员不会遭受较大的撞击。(*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转向管柱中大多设置有溃缩吸能结构,当车辆正面遭到猛烈碰撞后, 由于惯性驾驶员与方向盘会发生二次碰撞,此时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用于吸收二次碰 撞中的部分撞击能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驾驶员的保护作用。一般转向管柱有上下两个安装支架,上支架与位于车辆后侧的仪表台横梁上焊接 螺栓相连接,下支架与位于车辆前侧的仪表台横梁下焊接螺栓相连接。溃缩吸能结构一般 设置在转向管柱上支架上。现有的转向管柱溃缩吸能结构一般采用注塑拉脱块的形式,即用注塑销将拉脱块 与固定转向管柱的上支架连接,而拉脱块与仪表台横梁固连在一起。发生碰撞时,转向管柱 和上支架一起移动,而拉脱块保持不动,从而使得注塑销被拉断,因注塑销的断裂而吸收了 碰撞中的部分撞击能量,从而对二次碰撞有一个缓冲的作用。当注塑销断裂后,溃缩吸能结 构的缓冲吸能作用迅速地全部丧失,此时驾驶员仍然有受到溃缩冲击而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注塑拉脱块形式的转向管柱 吸能装置因注塑销断裂后而容易引起驾驶员遭受溃缩冲击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防止 因注塑销断裂而引起驾驶员遭受溃缩冲击的转向管柱吸能装置。本技术所述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包括固定转向 管柱的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分别固设有一拉脱块,所述支架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缓冲支架, 所述每一缓冲支架上形成有一吸能舌片,所述吸能舌片的舌尖部脱离缓冲支架,其舌根部 连接于所述缓冲支架的第一端部,所述吸能舌片的两侧与缓冲支架之间具有缝隙或者强度 较小的连接薄弱区,所述吸能舌片的舌尖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缓冲支架的第二端部与所 述支架相应侧的拉脱块固连。通过设置缓冲支架及舌片,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注塑销断裂后转向管柱在 舌片的作用下继续保持缓慢下移,从而避免了注塑销断裂后转向管柱吸能装置丧失吸能缓 冲作用而使得驾驶员遭受较大的撞击,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在碰撞事故中驾驶员的安全。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两侧的两拉脱块分别通过注塑销与支架固连,所述两拉脱块 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固定于仪表台的管梁上。作为优选,所述吸能舌片的舌根部与缓冲支架的第一端部为一体形成。作为优选,所述吸能舌片的舌尖部弯向缓冲支架的第一端部方向。作为优选,所述吸能舌片形成为一 U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支架沿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弯折,且所述缓冲支架的第二端 部从所述U型结构的底部的靠近吸能舌片的舌尖部处向与舌尖部指向相反的一侧延伸。作为优选,所述吸能舌片的两侧与缓冲支架之间的强度较小的连接薄弱区为刻痕。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支架的固定在拉脱块上的第二端部的两侧各设置有卡块,在 所述拉脱块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固定所述卡块的卡槽。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两侧的拉脱块通过螺母和螺栓配合固连在汽车仪表板的管梁 上。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支架第二端部由所述螺栓和螺母固连在支架相应侧的拉脱块 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所采用的缓冲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与管梁相连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附图1所示,转向管柱1固定在支架2的相应开口中,因而转向管柱1与支架2 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所述支架2对转向管柱1起着支撑以及保持其位置稳定的作用;现 有技术中用来固定转向管柱的支架一般有两个,即上、下支架,不过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只 涉及到上支架,因此对与现有技术中结构相同的下支架不再描述,并在下文中将上支架简 称为支架。所述支架2的两侧分别具有两翻边3,在所述两翻边3上分别固设有一拉脱块 4,优选所述每一拉脱块4通过四个注塑销5而与支架2的翻边3相固连。在所述的每一拉 脱块4上设有一通孔,如图3所示,与车辆仪表台的管梁6固连的螺栓7穿过拉脱块4上的 通孔并通过与螺母8的配合而将拉脱块4与管梁6固连在了一起。如此支架2也通过其两 翻边3上的拉脱块4与管梁6固连在了一起,从而使得支架2位置固定,从而支架2可以起 到稳定支撑转向管柱1的作用。在支架2的两翻边3上,还分别设有一缓冲支架9,所述缓冲支架9可以有具有一 定刚度和韧性的钢片或者其它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优选设置缓冲支架9位于支架翻边3的 远离管梁6的一侧。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支架9的纵向中间部分形成有一吸能舌片10, 所述吸能舌片10的舌尖部11已脱离缓冲支架9,脱离了缓冲支架9的吸能舌片10的舌尖 部11使得在缓冲支架9上相应位置形成有与舌尖部11外形一致的通孔,吸能舌片10的舌 根部12与缓冲支架10的第一端部91为一体,吸能舌片10的其余部分并未脱离缓冲支架 9,而是在其纵向两侧与缓冲支架9之间形成有强度较小的连接薄弱区,该连接薄弱区用于 连接吸能舌片10的两侧与缓冲支架9,优选所述连接薄弱区为刻痕,当所述吸能舌片10受 到拉力作用时,该吸能舌片10会沿着其两侧的强度较小的连接薄弱区,即刻痕从缓冲支架 9上脱离下来;也可以将吸能舌片10两侧与缓冲支架9之间设置宽度合适的缝隙13,用缝 隙13来取代所述连接薄弱区。吸能舌片10的脱离了缓冲支架9的舌尖部11向缓冲支架9的第一端部91方向弯曲,使得所述吸能舌片10大致形成一 U形结构,且吸能舌片10的舌 尖部11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支架上。当吸能舌片10的脱离了缓冲支架9的舌尖部11受 到沿与缓冲支架9的第一端91同向的拉力时,吸能舌片10的其余部分会沿着所述连接薄 弱区或者缝隙13从缓冲支架9上被拉脱离。所述缓冲支架沿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弯折,且 所述缓冲支架9的第二端部92从所述U型结构的底部的靠近吸能舌片10的舌尖部11处 向与吸能舌片舌尖部11指向相反的一侧延伸,且缓冲支架9的该第二端部92与该缓冲支 架9所在的翻边上的拉脱块4固连在一起。优选通过所述横梁固定螺栓7与所述螺母8将缓冲支架9的第二端部92与拉脱 块4紧固在一起,固定时,将螺栓7穿过在缓冲支架9上由形成吸能舌片10舌尖部11而留 下的通孔,然后用螺母8紧固;优选在缓冲支架9的与拉脱块4相连的第二端部92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凸出的卡块15,在拉脱块4上设置与所述卡块15相应的卡槽,安装时,将缓冲支 架上的卡块15卡入到拉脱块4上的卡槽中,从而更进一步的保证缓冲支架9与拉脱块3固 连在一起。下面对本技术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的工作原理作一简单介绍。当车辆正面 发生碰撞事故时,若驾驶员在车内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时,在二次碰撞力的作用下转向 管柱1会向下移动,所述支架2会随着转向管柱1 一起向下移动。因拉脱块4由螺栓7与 管梁6固连,所以拉脱块4始终保持不动,由此连接拉脱块4与支架2的注塑销5会在支架 2下移的作用下被拉断裂。注塑销5的断裂能够吸收一部分二次碰撞的能量,从而起到对二 次碰撞的一个缓冲作用。注塑销5断裂后,支架2继续下移,从而对与支架2固连在一起的 吸能舌片10的舌尖部11有一个向下的拉力作用,在该拉力作用下,吸能舌片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包括固定转向管柱的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分别固设有一拉脱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缓冲支架,所述每一缓冲支架上形成有一吸能舌片,所述吸能舌片的舌尖部脱离缓冲支架,其舌根部连接于所述缓冲支架的第一端部,所述吸能舌片的两侧与缓冲支架之间具有缝隙或者强度较小的连接薄弱区,所述吸能舌片的舌尖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缓冲支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支架相应侧的拉脱块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包括固定转向管柱的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分别固设有一拉脱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缓冲支架,所述每一缓冲支架上形成有一吸能舌片,所述吸能舌片的舌尖部脱离缓冲支架,其舌根部连接于所述缓冲支架的第一端部,所述吸能舌片的两侧与缓冲支架之间具有缝隙或者强度较小的连接薄弱区,所述吸能舌片的舌尖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缓冲支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支架相应侧的拉脱块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两侧的两拉 脱块分别通过注塑销与支架固连,所述两拉脱块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固定于仪表台 的管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舌片的舌根 部与缓冲支架的第一端部为一体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舌片的舌尖 部弯向缓冲支架的第一端部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乐董莹冯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