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与承架连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27397 阅读:19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与承架连结结构,至少一个套管部,成形于自行车车架处,且套管部具有一个穿孔;一个承架,具有相互连结的一个承载单元与至少一个插置单元,且插置单元具有一个定位槽孔,其中插置单元插置定位于套管部,使承载单元位于自行车前轮或后轮的上方;至少一个定位件,穿置定位于套管部的穿孔以及承架的定位槽孔,使承架与自行车车架相互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通过特定工具即可完成承架与自行车的分离或结合,提高自行车与承架结合与分离的便利性,并不会造成自行车在维修时的困扰。(*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与承架连 结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为常用的承架组装于自行车上的立体示意图。承架ll主要是利用前端的前支臂111锁设于自行车12的后上叉121适当位 置,利用承架11后端且朝下的后支臂112锁设于自行车12的后叉 端122,使承架11的承载部113呈水平状,而得以作为承载的用途, 然而,承架11组装于自行车12后,在实际使用情形下,仍具有如 下所述的缺陷其一、由于承架ll主要是透过锁设的技术手段,使其与自行车 12结合或分离,而锁设的技术手段又是必须通过特定工具(扳手)才 能达成,因此,造成了承架11与自行车12结合与分离的不便。其二、由于承架11的后支臂112主要是锁设于自行车12的后 叉端122,因此, 一但自行车12进行维修或更换后叉端122相对应 的零件(例如后变速器、飞轮、轮圈、轮幅……)时,必须先将承 架11的后支臂112拆离于后叉端122处,再进行维修或更换,而待 维修或更换完毕后,再将承架11的后支臂112结合于后叉端122, 因此,常用的承架11以锁设的技术手段锁设于该自行车12后叉端122处,必定会造成该自行车12在维修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与承架连结结 构,不需通过特定工具即可完成承架与自行车的分离或结合,提高 自行车与承架结合与分离的便利性,并不会造成自行车在维修时的困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自行车与承架连结结构的技术方 案是,至少一个套管部,成形于自行车车架处,且套管部具有一个穿 孔;一个承架,具有相互连结的一个承载单元与至少一个插置单元, 且插置单元具有一个定位槽孔,其中插置单元插置定位于套管部, 使承载单元位于自行车前轮或后轮的上方;至少一个定位件,穿置定位于套管部的穿孔以及承架的定位槽 孔,使承架与自行车车架相互定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定位件具有相连的一个握持部与一个螺杆部,握持部靠抵于套管部的外侧面,螺杆部螺设于套管部的穿孔,且插置于承架的定位槽孔以及抵顶于插置单元,使承架与 自行车车架相互定位。作为本技术另一种进一步改进是,套管部的穿孔为一个螺孔。 本技术通过设置一个带有套管部的穿孔,和一个具有插置单元 的承架,能方便的使自行车与承架结合与分离。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已有承架组装于自行车上的立体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7为本技术的结合操作示意图,显示该承架的插置单元插置定 位于该套管部的状态;图8为本技术承架的局部剖面图,显示该承架主管件包覆部分插 置单元的状态;图9为本技术承架与套管部结合放大图,显示该承架插置单元的 定位槽孔系呈圆形状。 图中附图标记为ll为承架,lll为前支臂,112为后支臂,113为承载部,12为自行 车,121为后上叉,122为后叉端,20为自行车,21为前管,22为座管, 23为上管,24为前轮,25为后轮,26为后叉端,30为套管部,31为螺 孔,40为承架,41为承载单元,411为主管件,412为纵管件,413为横 管件,42为插置单元,421为定位槽孔,50为定位件,51为握持部,52 为螺杆部,A为相接部位,B为端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5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与承架连结结构,自行车20具有前管21以及座管22,而前管21与座管 22之间固接有两个上管23,且该两个上管23夹置固接前管21与座 管22,而对应前管21处为前轮24,对应座管22处为后轮25,自行 车与承架连结结构主要由四个套管部30、两个承架40、以及四定位 件50所构成,其中四个套管部30与上管23同为管状结构型态,各套管部30分别 成形于自行车20两个上管23的两端处,且各具有一个螺孔31;四个 套管部30区分为两组,而各组分别位于自行车20的前轮24与后轮25 的上方。两个承架40为相同结构的对象且系由铝材质所制成,各承架40具 有相互连结的一个承载单元41与两个插置单元.42,其中各插置单元 42系呈圆管状,并具有沿该插置单元42轴向成形的定位槽孔421, 且定位槽孔421系呈U形长条状(如图8所示,定位槽孔421也可呈 圆形状),插置单元42插置定位于套管部30,使承载单元41位于自 行车20前轮24或后轮25的上方,同时让定位槽孔421对应套管部 30的螺孔31。四个定位件50为相同结构的对象,各定位件50具有相连的一个 握持部51与一个螺杆部52,握持部51可供握持旋动,握持部51靠 抵于所对应的套管部30的外侧面,而螺杆部52具有螺纹而螺设于 套管部30的螺孔31,且插置于承架40的定位槽孔421以及抵顶于 插置单元42的内壁处,使承架40与该自行车20上管23相互定位。以上所述即为本技术实施例各主要构件之结构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作动方式及功效,如图2、 5、 6所示。其主 要将承架40组装于自行车20后端的套管部30加以说明第图6所示, 首先将承架40的两个插置单元42对应插置于所对应的二套管部30, 使插置单元42与承载单元41的相接部位A靠抵于套管部30端面B, 定位槽孔421则对应套管部30的螺孔31,此时,如图5所示,握持 该定位件50的握持部51进行旋动,让定位件50的螺杆部52螺设 于套管部30的螺孔31,而继续旋动定位件50后,其螺杆部52则插置 于承架40的定位槽孔421并同时抵顶于插置单元42的内壁处,因 此,即可将承架40定位在套管部30,使承架40与自行车20上管 23相互定位。当该承架40要进行更换、维修或拆除作业时,根据上述的锁设 方式反向操作即可,即旋松该定位件50,使其螺杆部52不再抵顶于 插置单元42,承架40则得以延套管部30的轴向而脱离,以达成承 架40与该自行车20车架相互分离的目的。据此,本技术主要通过定位件50使承架40与自行车20得 以快速结合以及分离,而定位件50可直接利用手部进行操作,因此, 本技术不需使用特定工具即可进行承架40与自行车20的结合 与分离作业,增加了两者结合与分离的便利性。除此之外, 一但该自行车20进行维修或更换后叉端26相对应 的零件时(例如后变速器、飞轮、轮圈、轮幅……),由于本实用 新型的承架40与该自行车20上管23的套管部30相互组接,而不 与后叉端26相互连接,因此,不会影响维修或更换工作的进行。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本技术的承架40的插置单元42具有 一个沿其轴向所成形的定位槽孔421,且定位槽孔421系呈U形长条 状,因此,承架40的插置单元42得于套管部30内进行些许距离的调动,以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如图2、 7所示,该承架40的插置单元42呈圆管状,而承架40 的承载单元41至少由两个主管件411以及焊接于两个主管件411上 的多个纵、横管件412、 413所构成,插置单元42插置定位于承载 单元41的主管件411内,因此,借由管状的主管件411包覆同样呈 管状插置单元42的一部分,而强化了承架40承载物品的刚性,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与承架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至少一个套管部,成形于自行车车架处,且套管部具有一个穿孔; 一个承架,具有相互连结的一个承载单元与至少一个插置单元,且插置单元具有一个定位槽孔,其中插置单元插置定位于套管部,使承载 单元位于自行车前轮或后轮的上方; 至少一个定位件,穿置定位于套管部的穿孔以及承架的定位槽孔,使承架与自行车车架相互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泰山
申请(专利权)人:永祺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06日 01:07
    颈淋巴结核中医称为瘰疬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一般的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引起发病结核杆苗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颈单侧或双侧可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初期肿大淋巴结硬无痛可推动病变发展因淋巴结周围炎使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团晚期淋巴结发生乾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可流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之窦道或慢性溃疡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