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90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气轮胎包括:一对胎圈部(11);胎圈芯(12),各胎圈芯在横截面中均具有多角形构造;各端部绕对应的胎圈芯从轮胎内侧向轮胎外侧卷绕的子午线胎体(13);设置在子午线胎体(13)的相对于胎圈芯(12)的外侧的一层钢丝胎圈包布(14);以及设置在胎圈部(11)和适用轮辋(R)之间的接触区中的橡胶胎圈包布(16),其中,在与适用轮辋(R)装配的轮胎的横截面中,由胎圈芯的底边(12a)与适用轮辋(R)的胎圈座(Ra)形成的角度被设定在0±2°范围内,构成钢丝胎圈包布(14)的钢帘线(15)的螺旋单丝或最外层单丝的位于轮胎外表面侧的部分以相对于构成子午线胎体(13)的帘布层帘线的延伸方向呈90±5°的角度范围内的角度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在施工车辆中使用的重负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本专利技术特别提出一种用于改进轮辋在轮胎胎圈部中的防滑性以及还用于改进胎圈部中的钢丝胎圈包布(wire chafer)的耐剥离性(separat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以显著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的技术。
技术介绍
已知的是,这种类型的传统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胎圈部中经常发生钢丝胎圈包布剥离。由于当轮胎在其上施加有载荷的情况下转动时,胎圈底部的橡胶物质从胎圈芯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分别向胎踵侧和胎趾侧进行逃逸变形(runawaydeformation),因此出现这种剥离。由于钢丝胎圈包布的这种剥离,胎圈底部和轮辋的胎圈座(bead seat)之间的接触反作用力被分散,由此如果不能确保轮辋和胎圈底部之间的充足的接触压力,则可能发生轮辋滑动。 为了防止胎圈部中发生这种剥离,并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如日本特开2006-021588号公告所公开的那样,传统上已经进行了主要在结构部件方面而不是钢丝胎圈包布方面的改进,例如胎圈芯内径、环形状(ring shap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 一对胎圈部; 胎圈芯,所述胎圈芯被设置于各胎圈部并且在横截面中具有多角形构造; 子午线胎体,所述子午线胎体以环状形状从一个胎圈部向另一个胎圈部延伸,并且所述子午线胎体的各端部绕对应的胎圈芯从轮胎内侧 向轮胎外侧卷绕; 至少一层钢丝胎圈包布,所述钢丝胎圈包布被设置在所述子午线胎体的相对于所述胎圈芯的外侧;以及 橡胶胎圈包布,所述橡胶胎圈包布被设置在所述胎圈部和适用轮辋之间的接触区, 其中,在与所述适用轮辋装配的轮胎的横截 面中,由所述胎圈芯的底边与所述适用轮辋的胎圈座形成的角度被设定在0±2°范围内, 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