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344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包括左侧车厢总成、右侧车厢总成、中底板总成、中前板总成和中前保护板总成五大运输单元构成,在五大运输单元上各加焊有加强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过去的八大运输单元减少到五大运输单元,从而可以减少铁路的运输量、尤其是可减少矿山现场组装车厢时的焊接工作量,提高焊接质量;并在五大运输单元上各加焊有加强梁,可提高车厢整体和局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可满足用户对自卸车运载吨位提高的要求,满足用户对对自卸车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电动轮自卸车随着矿山开采规模和深度的增加,运行工况越来越复杂, 同时,用户对自卸车运载吨位的要求越来越大,对自卸车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大型电动轮自卸车车厢通常是由左、右底板总成,左、右边板总成,左、右前板总成和 左、右保护板总成共八大运输单元所组成,再将八大运输单元运到矿山现场后再焊接组装 而成;这种八大运输单元结构存在的缺点是焊接的工作量太大,而矿山的焊接环境和条件 差,焊缝质量无法检测,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另外现有车厢还存在底板强度不够,前保护板 与前板连接处的刚度不够,使用运行过程中过早出现底板和底板上的加强槽梁在焊缝处开 裂及前保护板与前板连接处的焊缝开裂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减少铁路的运输量、 减少矿山现场组装车厢时的焊接工作量,提高焊接质量、提高车厢整体和局部结构的强度 和刚度的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侧车厢总成、右侧车厢总成、中底板总成、中前板总成和中前保护板总成五大运输单元构成,在五大运输单元上各加焊有加强梁。 所述左侧和右侧车厢总成由左或右底板、左或右边板、左或右前板和左或右前保护板焊接而成;在左或右底板上焊有8条加强横向槽梁和3条短的加强纵向槽梁;在左或右边板上焊有3条横向槽梁和2条竖向槽梁,形成封闭加强结构;在左或右前板上焊有3条竖加强槽梁;在左或右前保护板上焊有3条长纵向加强角梁和1条短纵向加强角梁。 所述中底板总成在中底板上焊接有8条横向加强槽梁和2条长纵向加强梁,车厢铰链支座与中底板和2条长纵向加强梁焊接。 所述中前板总成的中前板上焊接有4条竖向加强槽梁。 所述中前保护板总成的中前保护板上焊接有5条长纵向角梁和2条短纵向角梁。 本技术由过去的八大运输单元减少到五大运输单元,从而可以减少铁路的运 输量、尤其是可减少矿山现场组装车厢时的焊接工作量,提高焊接质量;并在五大运输单元 上各加焊有加强梁,可提高车厢整体和局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可满足用户对自卸车运载 吨位提高的要求,满足用户对对自卸车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附图1左侧车厢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右侧车厢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底板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前板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中前保护板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中右前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左前保护板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9为中左边板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0为铰链支座结构示意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 :本实施例包括左侧车厢总成1,右侧车厢总成2,中底板总成3,中前板 总成4,中前保护板总成5五大运输单元。 所述左侧和右侧车厢总成由左或右底板6或7、左或右边板8或9、左或右前板10 或11和左或右前保护板12或13焊接而成;在左或右底板上焊有8条加强横向槽梁14和 3条短的加强纵向槽梁15 ;在左或右边板上焊有3条横向槽梁16和2条竖向槽梁17,形成 封闭加强结构;在左或右前板上焊有3条竖加强槽梁18 ;在左或右前保护板上焊有3条长 纵向加强角梁19和1条短纵向加强角梁20。其底板板厚为20mm,前板板厚为12mm,边板板 厚为10mm,前保护板板厚为6mm 。 所述中底板总成在中底板21上焊接有8条横向加强槽梁22和2条长纵向加强梁 23,车厢铰链支座24与中底板和2条长纵向加强梁焊接;其中底板板厚为20mm,加强槽梁 板厚为16mm,车厢铰链支座支承板25板厚为50mm。 所述中前板总成的中前板26上焊接有4条竖向加强槽梁18,中前板板厚为12mm, 加强槽梁板厚为12mm。 在中前保护板总成的中前保护板27上焊接有5条长纵向角梁19和2条短纵向角 梁20,其中保护板板厚为6mm,角梁板厚为6mm。权利要求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车厢总成、右侧车厢总成、中底板总成、中前板总成和中前保护板总成五大运输单元构成,在五大运输单元上各加焊有加强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或右侧车厢总 成由左或右底板、左或右边板、左或右前板和左或右前保护板焊接而成;在左或右底板上焊 有8条加强横向槽梁和3条短的加强纵向槽梁;在左或右边板上焊有3条横向槽梁和2条 竖向槽梁,形成封闭加强结构;在左或右前板上焊有3条竖加强槽梁;在左或右前保护板上 焊有3条长纵向加强角梁和1条短纵向加强角梁。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板总成在中底 板上焊接有8条横向加强槽梁和2条长纵向加强梁,车厢铰链支座与中底板和2条长纵向 加强梁焊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前板总成的中前 板上焊接有4条竖向加强槽梁。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前保护板总成的 中前保护板上焊接有5条长纵向角梁和2条短纵向角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包括左侧车厢总成、右侧车厢总成、中底板总成、中前板总成和中前保护板总成五大运输单元构成,在五大运输单元上各加焊有加强梁。本技术由过去的八大运输单元减少到五大运输单元,从而可以减少铁路的运输量、尤其是可减少矿山现场组装车厢时的焊接工作量,提高焊接质量;并在五大运输单元上各加焊有加强梁,可提高车厢整体和局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可满足用户对自卸车运载吨位提高的要求,满足用户对对自卸车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文档编号B60P1/28GK201494351SQ20092030746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5日专利技术者唐春喜, 彭国谱, 李梅龙, 梁小波 申请人:湘电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车厢总成、右侧车厢总成、中底板总成、中前板总成和中前保护板总成五大运输单元构成,在五大运输单元上各加焊有加强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龙唐春喜彭国谱梁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湘电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