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019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11:51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的前侧设有保护板总成,车厢本体底部设有底部加强机构,车厢本体前侧设有前侧加强机构,前侧加强机构包括纵横交错的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加强横梁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两侧的加强纵梁下端设有加固梁,加固梁与加强纵梁形成“L”状;底部加强机构包括纵横交错的横梁和纵梁,横梁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多根横梁的同一侧端部之间通过纵向的固定梁连接;纵梁上设有举升缸支座;纵梁的尾部设有尾梁;相邻的横梁之间设有排石链挂板,横梁由中横梁和中横梁两端的侧横梁组成,侧横梁的端部向上弯曲呈弧形;纵梁由前纵梁和后纵梁组成,前纵梁和后纵梁通过回转支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量较轻、不易粘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厢,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车厢
技术介绍
随着矿用自卸车的发展,矿山用户对于矿用自卸车整车重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车厢作为自卸车装载部件,决定着矿用自卸车的整车性能,对于整车重量影响巨大。矿用自卸车在运输物料时,随着物料湿度的增加,物料粘斗的可能性随之增加。现有的矿用自卸车车厢重量大,且物料容易粘斗,物料粘斗不仅降低运输效率,同时增加空车的运输重量,相当于极大的增加了车厢重量、整车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较轻、不易粘料的电动轮自卸车车厢。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的前侧设有保护板总成,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底部加强机构,所述车厢本体前侧设有前侧加强机构,所述前侧加强机构包括纵横交错的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加强横梁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两侧的加强纵梁下端设有加固梁,加固梁与加强纵梁形成“L”状;所述底部加强机构包括纵横交错的横梁和纵梁,横梁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多根横梁的同一侧端部之间通过纵向的固定梁连接;纵梁上设有举升缸支座;纵梁的尾部设有横向的尾梁;相邻的横梁之间设有排石链挂板,所述横梁由中横梁和中横梁两端的侧横梁组成,所述侧横梁的端部向上弯曲呈弧形;所述纵梁由前纵梁和后纵梁组成,所述前纵梁和后纵梁通过回转支座连接。进一步,所述保护板总成包括保护板本体,保护板本体的后端向内凹陷呈弧形,与车厢本体的前侧面连接;保护板本体由矩形板和矩形板后端的弧形板构成;保护板本体的底部设有并排的多根横向板和并排的多根纵向槽梁,横向板和纵向槽梁纵横交错,纵向槽梁上设有竖直的撑板,保护板本体的两侧设有司机室保护板。进一步,所述撑板类似于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向内凹陷呈弧形。进一步,所述回转支座包括右支座和左支座,右支座和左支座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进一步,所述车厢本体包括底板,底板两侧设有边板,底板的进一步,所述横梁和纵梁均为工字梁。进一步,所述固定梁为槽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设有前侧加强机构和底部加强机构,在保证车厢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自卸车车装载运行时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实现车厢结构的轻量化优化设计,并且设计中运用圆弧曲面设计,有效避免各种湿度物料的粘斗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护板总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护板总成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前侧加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底部加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回转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车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车厢本体4,车厢本体4底部设有底部加强机构3,车厢本体4前侧设有前侧加强机构2,车厢本体4的前侧还设有保护板总成1。参照图3、图4,保护板总成1包括保护板本体6,保护板本体6的后端向内凹陷呈弧形,与车厢本体4的前侧面连接;保护板本体6由矩形板和矩形板后端的弧形板9构成;保护板本体6的底部设有并排的多根横向板11和并排的多根纵向槽梁10,横向板11和纵向槽梁10纵横交错,纵向槽梁10上设有竖直的撑板7,撑板7类似于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向内凹陷呈弧形;保护板本体6的两侧设有司机室保护板5。参照图5,前侧加强机构2包括纵横交错的加强横梁13和加强纵梁12,加强横梁13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两侧的加强纵梁12下端设有加固梁14,加固梁14与加强纵梁12形成“L”状。参照图6,底部加强机构3包括纵横交错的横梁和纵梁,横梁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多根横梁的同一侧端部之间通过纵向的固定梁31连接,固定梁31为槽梁;纵梁上设有举升缸支座27;纵梁的尾部设有横向的尾梁33;相邻的横梁之间设有排石链挂板32,横梁和纵梁均为工字梁;横梁由中横梁28和中横梁两端的侧横梁26组成,侧横梁26的端部向上弯曲呈弧形;纵梁由前纵梁25和后纵梁30组成,前纵梁25和后纵梁30通过回转支座29连接。参照图7,回转支座29包括右支座34和左支座36,右支座34和左支座36之间通过连接梁35连接。参照图8,车厢本体4包括底板39,底板39两侧设有边板40,底板39的前侧设有前板37,前板37与底板39之间设有弧形过渡板38。本技术通过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有限元理论分析计算,在保证车厢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自卸车车装载运行时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实现车厢结构的轻量化优化设计,车厢重量相对于传统车厢降低20%左右;并且设计中大量运用圆弧曲面设计,有效避免各种湿度物料的粘斗现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车厢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本体(4),车厢本体(4)的前侧设有保护板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4)底部设有底部加强机构(3),所述车厢本体(4)前侧设有前侧加强机构(2),所述前侧加强机构(2)包括纵横交错的加强横梁(13)和加强纵梁(12),加强横梁(13)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两侧的加强纵梁(12)下端设有加固梁(14),加固梁(14)与加强纵梁(12)形成“L”状;所述底部加强机构(3)包括纵横交错的横梁和纵梁,横梁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多根横梁的同一侧端部之间通过纵向的固定梁(31)连接;纵梁上设有举升缸支座(27);纵梁的尾部设有横向的尾梁(33);相邻的横梁之间设有排石链挂板(32),所述横梁由中横梁(28)和中横梁两端的侧横梁(26)组成,所述侧横梁(26)的端部向上弯曲呈弧形;所述纵梁由前纵梁(25)和后纵梁(30)组成,所述前纵梁(25)和后纵梁(30)通过回转支座(2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本体(4),车厢本体(4)的前侧设有保护板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4)底部设有底部加强机构(3),所述车厢本体(4)前侧设有前侧加强机构(2),所述前侧加强机构(2)包括纵横交错的加强横梁(13)和加强纵梁(12),加强横梁(13)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两侧的加强纵梁(12)下端设有加固梁(14),加固梁(14)与加强纵梁(12)形成“L”状;所述底部加强机构(3)包括纵横交错的横梁和纵梁,横梁的两端向上弯曲呈弧形,多根横梁的同一侧端部之间通过纵向的固定梁(31)连接;纵梁上设有举升缸支座(27);纵梁的尾部设有横向的尾梁(33);相邻的横梁之间设有排石链挂板(32),所述横梁由中横梁(28)和中横梁两端的侧横梁(26)组成,所述侧横梁(26)的端部向上弯曲呈弧形;所述纵梁由前纵梁(25)和后纵梁(30)组成,所述前纵梁(25)和后纵梁(30)通过回转支座(29)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总成(1)包括保护板本体(6),保护板本体(6)的后端向内凹陷呈弧形,与车厢本体(4)的前侧面连接;保护板本体(6)由矩形板和矩形板后端的弧形板(9)构成;保护板本体(6)的底部设有并排的多根横向板(11)和并排的多根纵向槽梁(10),横向板(11)和纵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龙付雷金斌李真韩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