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5157 阅读:9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属自卸车,其特征是矩形的固定板竖置并在其底部焊装底板I以对应焊接在自卸车的厢板的顶部,在固定板的右部安装翻转板,两块翻转板呈前后间隔竖向设置并焊装在同一块底板II上,在前后两块翻转板的长耳板部和右上部分别对称地开设左轴孔和右轴孔,将固定板的右部插装前后翻转板的长耳板之间并穿装左翻转轴形成左铰链,而将挂板的左向水平耳板插进前后翻转板之间的右上部并穿装右翻转轴形成右铰链,在翻转板上安装挡块防止左、右翻转轴转动,将挂板的竖板与自卸车后门的一端侧面相焊接,利用翻转板上的左、右翻转轴,实现两次打开自卸车后门,增大后门打开角度的同时保护了后门,更适应自卸车装载货物的多样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自卸车,尤其是涉及自卸车后门的翻转开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卸车(自卸式翻斗车)后门的翻转开启大多采用单铰链,即在自卸车后 门的两侧分别焊装挂板,而在翻斗(即货厢)的两侧厢板的后端顶部分别焊装固定板,各挂 板对应与固定板用销轴铰接,卸货物时,液压油缸顶升翻斗,单铰链挂板围绕固定板上的轴 转动而打开后门,即可卸货,但由于自卸车装载货物的多样性和使用工况的复杂性;当卸载 大块固体或粘土等,货物常会淤积在后门处,出现货物卡住后门的现象,此时再拖拽卸货, 很容易挤坏后门或者拉弯、拉断挂板,使自卸车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有效地增大自卸 车后门打开的角度,保护后门,免被挤压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使自卸车更适应装载货 物的多样性,提高自卸车的工作效率和利用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包括 后门和挂板,挂板为钢板切割件,由下置的竖板和与之成90°夹角的上置的左向水平耳板 组成,在左向水平耳板的左端部开设轴孔并配装轴套,(说明由于该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 装置分别对称地安装在自卸车后门的横向的两端侧面与自卸车翻斗两侧厢板的顶部之间, 既对称设置又结构相同,所以现以自卸车后门一侧的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来加以描述)其 特征是该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主要由固定板、翻转板(即活动板)、挂板、轴 套、挡块、左翻转轴和右翻转轴组成,固定板呈矩形,固定板竖置并在其底部焊装底板I,以 安装时与自卸车翻斗的厢板顶部焊接,增大接触面,改善受力情况,在固定板的上部开设轴 孔I,并在轴孔I中安装轴套;在固定板的右部安装翻转板,该翻转板的右部呈矩形而左部 为下侧边向左上斜的长耳板,两块翻转板呈前后间隔竖向设置并焊装在同一块底板II上, 在前后两块翻转板之间的下半部均布焊装加强筋板,以加强整体性和强度,在前后两块翻 转板的长耳板部对称地开设左轴孔,在前后两块翻转板的右上部对称地开设右轴孔;将固 定板的右部插装前后设置的翻转板的长耳板之间,并在固定板上的轴套和前后翻转板的长 耳板上的左轴孔中穿装前端带凸肩的左翻转轴,形成左铰链,而将挂板的左向水平耳板插 进前后翻转板之间的右上部,并在挂板左端部上的轴套与前后翻转板上的右轴孔中穿装前 端带凸肩的右翻转轴,形成右铰链,在左、右翻转轴的后伸出端段上均分别开孔并穿装垫 圈、开口销以限位,而在左翻转轴和右翻转轴的凸肩的下部分别切出止口平面,对应于各止 口平面,在翻转板上分别安装挡块,以防止左翻转轴和右翻转轴转动,此外,在左翻转轴上 和右翻转轴上均自凸肩端起开设带螺纹口的轴向中心盲孔,同时在左翻转轴和右翻转轴的 中段均开设与轴向中心盲孔相通的径向孔以组成油道,在各轴向中心盲孔中旋装注油嘴, 以打润滑油脂润滑轴套,延长使用寿命,改善工况;将挂板的竖板与自卸车后门的一端侧面相焊接,而将固定板的底板I与同侧的自卸车的厢板的顶部相对应焊接,底板II则承托在 厢板的顶端部。使用时,利用翻转板上的左、右翻转轴,可以实现两次打开自卸车后门,当装载的 货物为小石子或沙子等时,通常是挂板带着后门围绕翻转板上的右翻转轴转动,打开后门, 左铰链铰接而不工作;当卸大块固体或粘土时,后门受到的挤压力过大,翻转板上的左铰链 才自动打开,即翻转板和挂板及后门一起围绕左翻转轴转动,增大后门打开角度的同时,也 保护了后门,免被挤压变形,双铰链翻转机构装置更适应自卸车装载货物的多样性。本技术所提出的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 既保护了后门,免被挤压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又使自卸车更适应装载货物的多样性, 提高了自卸车的工作效率和利用率。。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作 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1、图2中1、固定板2、翻转板3、底板II 4、挂板5、后门6、轴套7、左 翻转轴8、右翻转轴9、加强筋板10、挡块11、开口销12、注油嘴13、厢板14、底 板I 15、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包括后门5和挂 板4,挂板4为钢板切割件,由下置的竖板和与之成90°夹角的上置的左向水平耳板组成, 在左向水平耳板的左端部开设轴孔并配装轴套,(说明由于该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 分别对称地安装在自卸车后门5的横向的两端侧面与自卸车翻斗两侧的厢板13的顶部之 间,既对称设置又结构相同,所以现以自卸车后门5 —侧的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来加以描 述)其特征是该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主要由固定板1、翻转板2(即活动板)、 挂板4、轴套6、挡块10、左翻转轴7和右翻转轴8组成,固定板1呈矩形,固定板1竖置并在 其底部焊装底板I 14,以安装时与自卸车翻斗的厢板13顶部焊接,增大接触面,改善受力 情况,在固定板1的上部开设轴孔I,并在轴孔I中安装轴套6 ;在固定板1的右部安装翻转 板2,该翻转板2的右部呈矩形而左部为下侧边向左上斜的长耳板,两块翻转板2呈前后间 隔竖向设置并焊装在同一块底板II 3上,在前后两块翻转板2之间的下半部均布焊装加强 筋板9,以加强整体性和强度,在前后两块翻转板2的长耳板部对称地开设左轴孔,在前后 两块翻转板2的右上部对称地开设右轴孔;将固定板1的右部插装前后设置的翻转板2的 长耳板之间,并在固定板1上的轴套6和前后翻转板2的长耳板上的左轴孔中穿装前端带 凸肩的左翻转轴7,形成左铰链,而将挂板4的左向水平耳板插进前后翻转板2之间的右上 部,并在挂板4左端部上的轴套与前后翻转板2上的右轴孔中穿装前端带凸肩的右翻转轴 8,形成右铰链,在左、右翻转轴7、8的后伸出端段上均分别开孔并穿装垫圈15、开口销11以 限位,而在左翻转轴7和右翻转轴8的凸肩的下部分别切出止口平面,对应于各止口平面,在翻转板2上分别安装挡块10,以防止左翻转轴7和右翻转轴8转动,此外,在左翻转轴7 上和右翻转轴8上均自凸肩端起开设带螺纹口的轴向中心盲孔,同时在左翻转轴7和右翻 转轴8的中段均开设与轴向中心盲孔相通的径向孔以组成油道,在各轴向中心盲孔中旋装 注油嘴12,以打润滑油脂润滑轴套6,延长使用寿命,改善工况;将挂板4的竖板与自卸车后 门5的一端侧面相焊接,而将固定板1的底板I 14与自卸车的同侧厢板13的顶部相对应 焊接,底板II 3则承托在厢板13的顶端部。 使用时,利用翻转板2上的左、右翻转轴7、8,可以实现两次打开自卸车后门5,当 装载的货物为小石子或沙子等时,通常是挂板4带着后门5围绕翻转板2上的右翻转轴8 转动,打开后门,左铰链铰接而不工作;当卸大块固体或粘土时,后门5受到的挤压力过大, 翻转板2上的左铰链才自动打开,即翻转板2和挂板4及后门5 —起围绕左翻转轴7转动, 增大后门5打开角度的同时,也保护了后门5,免被挤压变形,双铰链翻转机构装置更适应 自卸车装载货物的多样性。权利要求一种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包括后门(5)和挂板(4),其特征是a、该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主要由固定板(1)、翻转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包括后门(5)和挂板(4),其特征是:a、该自卸车后门双铰链翻转开启装置主要由固定板(1)、翻转板(2)、挂板(4)、轴套(6)、挡块(10)、左翻转轴(7)和右翻转轴(8)组成,固定板(1)呈矩形,固定板(1)竖置并在其底部焊装底板Ⅰ(14),在固定板(1)的上部开设轴孔Ⅰ,并在轴孔Ⅰ中安装轴套(6);b、在固定板1的右部安装翻转板(2),该翻转板(2)的右部呈矩形而左部为下侧边向左上斜的长耳板,两块翻转板(2)呈前后间隔竖向设置并焊装在同一块底板Ⅱ(3)上,在前后两块翻转板(2)之间的下半部均布焊装加强筋板(9),在前后两块翻转板(2)的长耳板部对称地开设左轴孔,在前后两块翻转板(2)的右上部对称地开设右轴孔;c、将固定板(1)的右部插装前后设置的翻转板(2)的长耳板之间,并在固定板(1)上的轴套(6)和前后翻转板(2)的长耳板上的左轴孔中穿装前端带凸肩的左翻转轴(7),形成左铰链,而将挂板(4)的左向水平耳板插进前后翻转板(2)之间的右上部,在挂板(4)左端部上的轴套与前后翻转板(2)上的右轴孔中穿装前端带凸肩的右翻转轴(8),形成右铰链,在左、右翻转轴(7、8)的后伸出端段上均分别开孔并穿装垫圈(15)、开口销(11)以限位,而在左翻转轴(7)和右翻转轴(8)的凸肩的下部分别切出止口平面,对应于各止口平面,在翻转板(2)上分别安装挡块(10),在左翻转轴(7)上和右翻转轴(8)上均自凸肩端起开设带螺纹口的轴向中心盲孔,同时在左翻转轴(7)和右翻转轴(8)的中段均开设与轴向中心盲孔相通的径向孔以组成油道,在各轴向中心盲孔中旋装注油嘴(12);d、将挂板(4)的竖板与自卸车后门(5)的一端侧面相焊接,而将固定板(1)的底板Ⅰ(14)与同侧的自卸车的厢板(13)的顶部相对应焊接,底板Ⅱ(3)则承托在厢板(13)的顶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超飞陈世周吴晨霞陶社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