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9818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1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包含至少一第一连接件、至少一第二连接件、一第一连接座及一第二连接座。每一该第一连接件包含一第一枢设部、一中间枢设部及一第二枢设部。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包含一第一枢转部、一中间枢转部及一第二枢转部。该第一连接座包含一与该第一枢设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一连接件相对该第一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一轨道部及一与该第一枢转部组接令该第一枢转部枢转的第一枢接部。该第二连接座包含一与该第二枢转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二连接件相对该第二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二轨道部及一与该第二枢设部组接令该第二枢设部枢转的第二枢接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尤指一种装设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与其背盖使得背盖于翻开后平贴于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可翻转平贴的铰链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可携式的电子产品目前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品。其中,可携式的电子产品具有体积小、轻薄化、重量轻、外形时尚及方便携带等优点,同时又具备一般上网、欣赏影音、展示文件、收发邮件、通信、娱乐及游戏等功能,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并更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此外,为了方便使用者将可携式的电子产品倾斜立起而处于较佳的视觉角度,越来越多的可携式的电子产品已于其底部设计出可掀式的盖板以供使用者任意调整而提升阅读与操作的便利性。现有平板计算机,其主要包含有本体以及背盖。进一步地,该背盖包含有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本体之间接设有第一铰链,且第二盖体与该第一盖体之间则接设有第二铰链。据此,背盖具有盖阖或掀开等两种状态,且背盖可达成二段式弯折并于掀开后具有支撑本体的作用。其中,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均为一般的铰链接构;换言之,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会具备轴杆以及与轴杆枢接的轴套而可相互枢转。然而,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的结构设计使得背盖于掀开后无法平贴于本体。因此,如何设计出一能提供背盖平贴于本体的铰链接构显然已成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在于解决现有铰链无法达成可携式电子产品与其背盖于翻开后相互平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包含有一第一枢设部,一自该第一枢设部延伸设置的中间枢设部,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设部朝远离该第一枢设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设部,该第一连接件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设部朝该中间枢设部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向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设部朝该中间枢设部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一轴向形成交点的第二轴向;至少一第二连接件,与该第一连接件形成连动关系,包含有一第一枢转部,一自该第一枢转部延伸设置并与该中间枢设部形成组接而产生有一旋转支点的中间枢转部,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转部朝远离该第一枢转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转部,该第二连接件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转部朝该中间枢转部方向延伸的第三轴向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转部朝该中间枢转部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三轴向形成交点的第四轴向;一第一连接座,包含有一与该第一枢设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一连接件相对该第一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一轨道部,以及一与该第一枢转部组接而令该第一枢转部产生自转的第一枢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接座,包含有一与该第二枢转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二连接件相对该第二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二轨道部,以及一与该第二枢设部组接而令该第二枢设部产生自转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设部具有一第一枢设轴线,该第二枢设部具有一第二枢设轴线,该中间枢设部具有一中间枢设轴线,该第一枢转部具有一第一枢转轴线,该第二枢转部具有一第二枢转轴线,该中间枢转部具有一中间枢转轴线,且该第一枢设轴线、第二枢设轴线、该中间枢设轴线、该第一枢转轴线、第二枢转轴线与该中间枢转轴线相互平行。还包含有一穿设该中间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转部而令每一该第一连接件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以该旋转支点产生枢转的中间轴杆,一穿设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一枢转部令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得相对该第一连接座进行枢转的第一转轴,以及一穿设于该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二枢设部令每一该第一连接件得相对该第二连接座进行枢转的第二转轴。还包含有一穿设该第一枢设部并容置于该第一轨道部并受每一该第一连接件带动滑行于该第一轨道部的第一牵引轴杆,以及一穿设该第二枢转部并容置于该第二轨道部并受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带动滑行该第二轨道部的第二牵引轴杆。所述第一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二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该第二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一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二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该第二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一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形成于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之间并小于180度的第一内角,该第二连接件具有一形成于第三轴向与该第四轴向之间并小于180度的第二内角,且该第一内角与该第二内角为相等。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分别为复数个,且任二该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其中一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座包含有一提供每一该第一连接件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容设于其中的第一凹槽,该第二连接座包含有一提供每一该第一连接件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容设于其中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座可为一平板计算机,而该第二连接座可为一用以支撑该平板计算机的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该可翻转平贴的铰链所包含的每一该第一连接件、每一该第二连接件、该第一连接座以及该第二连接座具有相互连动关系进而使得该第一连接座与该第二连接座可相互枢转180度,并达成第一连接座与该第二连接座相互平贴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作动示意图(一);图3-2是本专利技术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作动示意图(二);图3-3是本专利技术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作动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与图2-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1、至少一第二连接件2、一第一连接座3以及一第二连接座4。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件I与该第二连接件2可分别为复数实施,且任二该第一连接件I之间设置有其中一该第二连接件2或是任二该第二连接件2之间设置有其中一该第一连接件I。再者,本专利技术亦可以单一该第一连接件I以及单一该第二连接件2进行实施。具体而言,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包含有一第一枢设部11,一自该第一枢设部11延伸设置的中间枢设部12,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设部12朝远离该第一枢设部11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设部13。进一步地,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设部11朝该中间枢设部12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向SI,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设部13朝该中间枢设部12方向延伸的第二轴向S2。其中,该第一轴向SI与该第二轴向S2相互延伸相交而形成一交点且亦相互形成一第一内角Al,该第一内角Al会小于180度。换言之,该第一枢设部11、该中间枢设部12与该第二枢设部13三者不会形成同一直线。此外,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该第一枢设部11、该第二枢设部13以及该中间枢设部12之间的关系,于此先定义该第一枢设部11具有一第一枢设轴线Cl,该第二枢设部13具有一第二枢设轴线C2,该中间枢设部12具有一中间枢设轴线C3 ;其中,该第一枢设轴线Cl、第二枢设轴线C2与该中间枢设轴线C3相互平行。于此需注意以图2-1的视角观之,该第一枢设轴线Cl、第二枢设轴线C2与该中间枢设轴线C3分别为一个点。此外,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枢设部11与该中间枢设部12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该第二枢设部13与该中间枢设部12之间的间隔距离。于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间距距离亦可进行尺寸调整以符合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包含有一第一枢设部,一自该第一枢设部延伸设置的中间枢设部,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设部朝远离该第一枢设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设部,该第一连接件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设部朝该中间枢设部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向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设部朝该中间枢设部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一轴向形成交点的第二轴向;至少一第二连接件,与该第一连接件形成连动关系,包含有一第一枢转部,一自该第一枢转部延伸设置并与该中间枢设部形成组接而产生有一旋转支点的中间枢转部,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转部朝远离该第一枢转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转部,该第二连接件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转部朝该中间枢转部方向延伸的第三轴向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转部朝该中间枢转部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三轴向形成交点的第四轴向;一第一连接座,包含有一与该第一枢设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一连接件相对该第一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一轨道部,以及一与该第一枢转部组接而令该第一枢转部产生自转的第一枢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接座,包含有一与该第二枢转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二连接件相对该第二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二轨道部,以及一与该第二枢设部组接而令该第二枢设部产生自转的第二枢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河龙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瑞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