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探针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5899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试探针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测试探针主要包含有一本体、第一探针头及第二探针头。第一探针头自本体的一端伸出,可与一待测的集成电路元件接触,以及第二探针头,自本体的另一端伸出,可与一印刷电路板接触。其中,第一探针头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镀层,第二探针头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镀层,并且第一镀层的成分不同于第二镀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集 成电路元件测试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的集成电路元件测试所使用的探针,常用的有弹簧探针(pogo pin)或其它的探针式电子连接器(pin connector)等,为了提高探 针使用效能,多半集中在改善探针内部元件的弹性,以提高探针的使用效 能,而不会轻易伤害到待测元件等。例如现有技术中的美国公告专利 US6046597、 US7102369、 US6791345、 US6859504、及US5634801等所揭露 的,皆是在探针的内部做改良,通过形成加装弹簧的弹性探针、或将弹性 探针弯折成弹簧状、或加装高分子弹性体(elastomer)于探针内部形成弹 性探针等,用以避免直接伤害到待测元件。但探针在实际使用时,探针的一端为接触被测元件如锡球,另一端则 为接触印刷电路板的接垫(pad),如此形成一个测试回路,且探针二侧的 探针头皆固定使用同一镀层。然时至今日,由于被测元件如锡球的成分随 着IC半导体制程与功能多样化的驱使下,从传统的锡铅合金到目前的二 元无铅(Lead-free)合金(如锡、银或锡、铜)甚至到三元无铅合金(如锡、 银、铜)等,均都是不同的金属成分,其直接影响的就是相关的材料性质, 而印刷电路板的接垫(pad)材质大部分则是以镍为主,外表再披覆一层金。因此若仍固定使用同一种镀层材质的探针,则当探针在测试时,其二 侧的探针头实际面对不同材质的被测元件及印刷电路板,使得在实际使用 上除会影响到探针的寿命的外,亦会大幅影响测试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尽理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探許,其中测试探针主要包含有一本体、第一探针头及第二探针头。第一探针头, 自本体的一端伸出,可与一待测的集成电路元件接触,以及第二探针头, 自本体的另一端伸出,可与一印刷电路板接触。其中,第一探针头的表面 形成有第一镀层,第二探针头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镀层,并且第一镀层的成 分不同于第二镀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探针,用于集成电路元件测 试,其中分别利用披覆不同材质的探针头,进而提升测试的良率。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探针,用于集成电路元件测试,其 中分别利用披覆不同材质的探针头,进而提高测试探针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探针,用于集成电路元件测试,其 中分别利用披覆不同材质的探针头,进而延长印刷电路板的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测试探针的制作方法,其所制作的测试探针主 要包含有一本体、第一探针头及第二探针头。第一探针头,自本体的一端 伸出,可与一待测的集成电路元件接触,以及第二探针头,自本体的另一 端伸出,可与一印刷电路板接触。其中,第一探针头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镀 层,第二探针头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镀层,并且第一镀层的成分不同于第二 镀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探针的制作方法,其所制作 的测试探针,用于集成电路元件测试,其中分别利用披覆不同材质的探针 头,进而提升测试的良率。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探针的制作方法,其所制作的测试 探针,用于集成电路元件测试,其中分别利用披覆不同材质的探针头,进 而提高测试探针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探针的制作方法,其所制作的测试 探针,用于集成电路元件测试,其中分别利用披覆不同材质的探针头,进 而延长印刷电路板的寿命。附图说明图l为一示意图,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测试 探针;图2为一示意图,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另一种测 试探针。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测试探针 100本体 1第一探针头 11第二探针头 12集成电路元件 20锡球 21印刷电路板 30接垫 31弹簧 40具体实施例方式由于本专利技术是揭露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元件的 测试,其中测试探针使用的测试原理与基本功能,已为相关
具有 通常知识者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 文中所对照的图式,是表达与本专利技术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 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首先请参考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测试探针 100。测试探针100主要包含有一本体1、第一探针头11以及第二探针头 12。本体l为中空状,内部容设有至少一弹簧40。第一探针头ll自本体 的一端伸出,可与一待测的集成电路元件20接触,本体1的另一端伸出 的为第二探针头12,可与一印刷电路板30接触。第一探针头11及第二探 针头12分别接触不同材质的元件,为了适应不同材质的元件,以期延长 测试探针100的使用寿命,故将第一探针头11表面以第一披覆方式形成 有第一镀层,而第二探针头12表面以第二披覆方式形成有第二镀层,且 第一镀层的成分不同于第二镀层,方可适应不同材质的元件。上述的第一披覆方式可以是浸镀(IMMERSION PLATING)、无电镀 (ELECTROLESS PLATING )、电镀(ELECTRO PLATING)或复合电镀(COMPOSITE ELECTROPLATING )等任一种方式。因为第一探针头11是用来与集成电路 元件20接触,特别是指与集成电路元件20上的锡球21或导线(未图标) 接触,为了在测试中可以满足不同硬度的锡球21或不同材质的导线,可 以在披覆方式的过程中,在电镀液中加入纳米级的钻石粒子或纳米级的金 粒子,由于各类的集成电路元件20上设计有许多精密电路,故可使用拥 有散热及耐磨性较佳的纳米级钻石粒子材质。此外,纳米级的金粒子具有 比一般微粒子的沉积方式更加致密的表面致密性,且其导通电性效果佳, 故镀上此二种复合材质成分的第一探针头11再与集成电路元件20接触 时,可以提高其强度、耐磨耗性及导电性,进而提高测试探针100的寿命。上述的第二披覆方式可以是浸镀、无电镀、电镀或复合电镀等其中一 种方式。因为第二探针头12用来与印刷电路板30接触,特别是指与印刷 电路板30上的接垫31(pad),为了适应接垫31材质的特性,可以在披覆 方式的过程中,在电镀液中加入镍与石墨,由于镍的硬度够,并且镍本身 也有吸振效果,再加上石墨的吸振效果亦佳,故镀上镍与石墨的复合镀层 的第二探针头12再与印刷电路板30上的接垫31接触时,可以吸收印刷 电路板30反射回来的冲击能量,并减少测试探针100下压时所产生的冲 击力,故可提高测试探针100的寿命外,亦可延长印刷电路板的寿命。请继续参考图2,其中测试探针IOO,其中本体l、第一探针头ll及 第二探针头12为一体成型制成,当然亦可视实际制作情况需要,为分别 制作后再组配而成,若是为分别制作,此时的第一探针头11或第二探针 头12,可进行更换的动作,以期更能符合制程效率的提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是根据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 的一种测试探针100的制作方法。此制作方法主要包含(1)提供一本体, 本体的一端伸出有第一探针头,本体的另一端伸出有第二探针头;(2)以 第一披覆方式形成第一镀层于第一探针头的表面;以及(3)以第二披覆方 式形成第二镀层于第二探针头的表面,其中第一镀层的成分不同于第二镀 层22。其中若测试探针100为一体成型制成,则需先将本体l遮住,再分别将第一探针头n及第二探针头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试探针,用于集成电路元件的测试,包含有:    一本体;    一第一探针头,自该本体的一端伸出,可与一待测的集成电路元件接触;以及    一第二探针头,自该本体的另一端伸出,可与一印刷电路板接触;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探针头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镀层,该第二探针头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镀层,且该第一镀层的成分不同于该第二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探针,用于集成电路元件的测试,包含有一本体;一第一探针头,自该本体的一端伸出,可与一待测的集成电路元件接触;以及一第二探针头,自该本体的另一端伸出,可与一印刷电路板接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探针头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镀层,该第二探针头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镀层,且该第一镀层的成分不同于该第二镀层。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探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镀层是以 第一披覆方式形成于该第一探针头的表面,以及该第一披覆方式选自于由 浸镀、无电镀、电镀及复合电镀所构成的群组。3、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探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镀层的成 分包含有纳米级的钻石粒子或纳米级的金粒子。4、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探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镀层是以 第二披覆方式形成于该第二探针头的表面,以及该第二披覆方式选自于由 浸镀、无电镀、电镀及复合电镀所构成的群组。5、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探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镀层的成 分包含有镍与石墨。6、 依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芳
申请(专利权)人:京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