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刻蚀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2414 阅读:138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刻蚀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湿法刻蚀并用光照射促进电化学刻蚀的技术将铜刻蚀,然后在铜上填充low-k介质。由于光的各向异性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湿法刻蚀也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这样可以实现铜和其它多种金属的各向异性刻蚀,同时这也解决了集成电路铜互连中的low-k刻蚀、孔洞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发微电子
,具体明涉及一种低介电常数(低k)介质与铜互联的技术,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越来越小, 集成度越来越高,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中设计的金属导线变细使得金属电阻增大,产 生的热量增多,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电迁移现象,同时由于线间电容和金属电阻增大引起的 延迟(RC Delay)也不断恶化,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半导体芯片的性能。 与传统的铝相比,铜有以下优点第一,铜的电阻率更小(Cu:1.7ii Q/cm, Al : 3ii Q/cm)。第二,铜互连线的寄生电容比铝互连线小。由于铜的电阻率比铝低,导电性好, 在承受相同电流时,铜互连线横截面积比铝互连线小,因而相邻导线间的寄生电容小,信号 串扰也小。铜互连线的时间参数RC比铝互连小,信号在铜互连线上传输的速度也比铝互连 快,这对高速IC是很有利的。第三,铜互连线的电阻小,使得铜互连线上功耗比铝互连小。 第四,铜的抗电迁移率比铝好(Cu < 107A/cm2, Al < 106A/cm2),不会因为电迁移产生连线 空洞,从而提高了器件可靠性。因此,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刻蚀铜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个集成电路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淀积铜;在铜上形成由第一种材料构成的第一种薄膜;光刻后刻蚀部分第一种薄膜;将其放在含有双氧水和臭氧的溶液中,并用光线垂直照射铜;刻蚀部分铜;去除第一种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张卫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联通] 2014年12月04日 20:22
    刻蚀英文为Etch它是半导体制造工艺微电子IC制造工艺以及微纳制造工艺中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步骤是与光刻相联系的图形化pattern处理的一种主要工艺所谓刻蚀实际上狭义理解就是光刻腐蚀先通过光刻将光刻胶进行光刻曝光处理然后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腐蚀处理掉所需除去的部分随着微制造工艺的发展广义上来讲刻蚀成了通过溶液反应离子或其它机械方式来剥离去除材料的一种统称成为微加工制造的一种普适叫法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