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867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该结构包括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上方两端分别安装有吸能盒总成(2)和安装端板(3),吸能盒总成(2)和安装端板(3)沿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并排安装,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下方两端和中部分别安装有下延板(4),下延板(4)为“U”型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连接并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构成封闭的截面。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下延板采用近似“U”型结构,并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焊接成封闭腔,保证了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的结构刚度,提高了车身碰撞力的承载以及向横梁本体力的传递。(*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碰撞安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车身后侧碰撞的后保险杠橫梁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碰撞交通事故经常发生,追尾事故也十分频繁,车身发生碰撞后通常很难通过维修达到原来的状态。通常的做法是将后保险杠横梁设计为安装形式的,在车身发生碰撞时,特别是在较低速度的碰撞时,只是损坏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和后保险杠等零件,直接更换后保险杠横梁总成,即可实现维修的方便性和降低维修成本。然而,随着碰撞法规,特别是低速碰撞法规的日趋严格,对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一些法规要求在低速碰撞试验时,与车辆的纵向对称面构成60°的夹角位置是低摆锤试验位置,摆锤中心到地面线距离为406mm,这要求碰撞时能够保证摆锤和后保险杠横梁总成具有一定的重叠量,以减少低速碰撞时对车身零件的损伤程度。但由于性能、造型和布置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很难在后保险杠横梁总成自身的布置和设计上同时兼顾到后碰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很难降低碰撞所造成的维修费用。经过检索,在下列专利文献中涉及到车身后保险杠横梁设计的公知技术专利号为ZL200320115049. 9的专利文献^Hf了 一种车辆后^5並撞4黄梁总成安装形式的技术,专利号为ZL200520033336.4的专利文献/>开了一种车辆后碰撞横梁技术,专利号为ZL200420084455. 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辆保险杠结构的4支术,专利号为ZL200510087175. 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辆用保险杠结构的技术,但上述专利技术仍没有进一步从细节上,特别是综合考虑更好的解决碰撞及降低维修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其目的是通过对后保险杠总成的设计,减小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对车体变形和零件的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后保险杠4黄梁总成结构包括后保险杠横梁本体,所述的后保险杠;镜梁本体的上方两端分别安装有吸能盒总成和安装端板,吸能盒总成和安装端板沿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并排安装,后保险杠橫梁本体的下方两端和中部分别安装有下延板,下延板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构成封闭的截面。所述的下延板为u型结构,釆用焊接的方式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连接。所述的后保险杠横梁本体、吸能盒总成以及后纵梁的水平中心线布置在同一水平高度的平面内。所述的后保险杠横梁本体是具有一定弧形的滚压件结构,后保险杠横梁本体的上方两端为翘起端。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 该种后保险杠才黄梁总成结构的下延板采用近似U型结构,并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焊接成封闭腔,保证了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的结构刚度,提高了车身碰撞力的承载以及向横梁本体力的传递。2、 该种后保险杠冲黄梁总成结构充分利用了后保险杠才黄梁周边的有效空间,后部高速碰撞情况下,提高后保险杠横梁本体撞击面积,更有效分解传递碰撞力,减少后部碰撞对车体变形的影响,减少后^E並油箱漏油的风险。3、 对于低速碰撞,增大Z向长度,满足法规要求的摆锤重叠量要求,在能够满足法规的同时,更好的减少实际碰撞时后保险杠横梁总成及周边零件系统的损伤程度,降低了维修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l所示结构后纵梁位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与车辆的纵向对称面构成60。的夹角试验位置低摆锤同后保险杠横梁总成截面示意图。在图1~图3中,1:后保险杠横梁本体;2:吸能盒总成;3:安装端板;4:下延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技术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后纵梁位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与车辆的纵向对称面构成60。的夹角试验位置低摆锤同后保险杠横梁总成截面示意图。由图1、图2和图3结合可知,该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包括后保险杠横梁本体l,后保险杠横梁本体l是具有一定弧形的滚压件结构,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上方两端为翘起端,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上方两端分别安装有吸能盒总成2和安装端板3,吸能盒总成2和安装端板3沿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并排安装,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下方两端和中部分别安装有下逸tl 4,下延板4为U型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连接,并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构成封闭的截面。后保险杠横梁本体l、吸能盒总成2以及后纵梁的水平中心线布置在同一水平高度的平面内,即尽量保证各零件结构布置在同一 Z向高度,确保后侧碰撞力可以很好的依次传递到车身本体。在车辆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采用具有一定弧形的滚压件结构的前提下,结合相关法规分析,在与车辆的纵向对称面构成60°的夹角位置是低摆锤试验位置,摆锤中心到地面线距离为406咖,通过分析比较,在该截面位置的设计结构如图3所示结构。综合考虑,在后保险杠横梁本体l的左、中和右下侧均增加焊接三块U,,型零件,零件设计简单,焊接尺寸要求不高,实现简单。由于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构成了封闭截面,增加了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Z向长度,提高了本身结构刚性以及碰撞承载能力,有助于向横梁本体传力。通过增加零件的结构性以及提高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Z向长度,在法规测试和实际碰撞中提高碰撞重叠面积,能够更好的将碰撞力向车身传递并降低单位传递力,更大的碰撞面积能够更好的降低车身的变形程度,减少更多零件的损坏,从而降低了维修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包括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上方两端分别安装有吸能盒总成(2)和安装端板(3),吸能盒总成(2)和安装端板(3)沿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并排安装,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下方两端和中部分别安装有下延板(4),下延板(4)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构成封闭的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包括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上方两端分别安装有吸能盒总成(2)和安装端板(3),吸能盒总成(2)和安装端板(3)沿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并排安装,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的下方两端和中部分别安装有下延板(4),下延板(4)与后保险杠横梁本体(1)构成封闭的截面。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朱延武黄泽武李程陈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