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车辆供电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交通车辆的动力供应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对于地铁及轻轨车辆、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必须在地面设置专用的供电系统,供电线路可通过第三轨或接触网的形式实现,其中,通过车载受流器接受第三轨的电源供电或通过受电弓接受接触网的电源供电,并通过车载设备将该电源供电转换成车辆动力用电和车辆控制用电,从而驱动车辆运行。这种电能传送方式的缺点在于必须设置专用的供电线路,投资大,费用高,占地或占空间较大,影响沿途景观,线路电能损耗高,不经济。 2.对于公共汽车,通过汽车发动机燃烧汽油、柴油或天然气,以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运行。不过当汽车用油/气不足时,需要通过地面加油/气站进行补充。这种燃烧油/气方式的缺点在于会排放尾气,同时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大,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加油/气站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3.对于锂电池动力车辆,其采用锂电池提供车辆动力用电和车辆控制用电。这种锂电池供电方式虽然可避免前述两种动力供应方式的一些不足,不过其仍然具有以下缺点使用寿命短,充电时间长,充放电功率小,低温性能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通车辆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交通车辆供电系统包括: 电容器组件,其被可拆卸地设置在交通车辆上并包括多个串联的超级电容器,用于为车辆用电装置供电; 充电系统,其能够通过电连接器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电容器组件,以对所述电容器组 件充电;和 控制系统,其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容器组件,以实现对所述电容器组件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及保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车辆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交通车辆供电系统包括电容器组件,其被可拆卸地设置在交通车辆上并包括多个串联的超级电容器,用于为车辆用电装置供电;充电系统,其能够通过电连接器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电容器组件,以对所述电容器组件充电;和控制系统,其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容器组件,以实现对所述电容器组件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及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车辆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是车辆顶部的受电弓或车辆底盘端的电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车辆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车辆供电系统包括紧急供电按钮,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容器组件暂时恢复向所述车辆用电装置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车辆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车辆供电系统包括冷却风机,当所述电容器组件内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限值时,所述冷却风机启动以冷却所述电容器组件。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车辆供电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管理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电容器组件的端电压,并且当检测到所述电容器组件的端电压低于端电压下限值时对所述电容器组件充电;检测所述电容器组件的端电压和充电电流,并且当所述电容器组件的端电压超过端电压上限值或充电电流超过充电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伟,徐惠林,马芳平,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地下铁道车辆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