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主推进系统用调距桨,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缸后置式可调螺距螺旋桨。
技术介绍
国际上现在流行的新结构为,工作油缸集合在桨毂内,配油器放在齿轮箱输出轴 前端,这种结构有利于适合大功率,长轴系。而传统的结构为一种推拉杆式,该结构受推拉 杆尺寸限制,不能过大,传递主机功率往往在3000KW以下,而且如果配油器放在轴上,体积 相对较大,磨损与振动加剧,成本高,国内尚无提供此类配油器的厂家。 参照图l,传统结构如法国马森的桨毂前置匪S结构,他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桨 毂部件1,推拉杆2,螺距反馈装置4,油缸6,高压油管20,配油器21 。 高压油通过齿轮箱输出轴前端的配油器21,和齿轮箱输出轴内的油管20进入液 压油缸6内,液压油缸6内的活塞与位于桨轴内部的一根细轴即推拉杆2相连,推拉杆2的 另一端通到桨毂l内,可带动桨叶转动。当输入的两路液压油压力发生变化时,油缸6内活 塞两端压力的变化,使其沿轴向运动,同时带动推拉杆,转动桨叶,改变桨叶螺距。 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适用功率一般小于2000KW,最高不大于3000kw。随着功率的增大,桨叶产生的 推力 ...
【技术保护点】
油缸后置式可调螺距螺旋桨,包括桨毂部件、油管部件,螺距反馈装置(18)和配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部件位于桨毂(11)后端,包括油缸(9)和设置在其内的活塞(10),所述的活塞(10)在工作油的作用下可前后移动;所述的桨毂部件包括桨毂(11)、导架(12)和桨叶座(13),所述的导架(12)一端与活塞(10)相连,可随活塞(10)运动,另一端支承在桨轴上(15),所述的桨叶座(13)设置在桨毂(11)上,所述的导架(12)与桨叶座(13)连接,桨叶座(13)随导架的轴向移动而转动;所述的油管部件位于桨轴(15)的内部,包括内油管(14)和外油管(16),所述的外油管(1 ...
【技术特征摘要】
油缸后置式可调螺距螺旋桨,包括桨毂部件、油管部件,螺距反馈装置(18)和配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部件位于桨毂(11)后端,包括油缸(9)和设置在其内的活塞(10),所述的活塞(10)在工作油的作用下可前后移动;所述的桨毂部件包括桨毂(11)、导架(12)和桨叶座(13),所述的导架(12)一端与活塞(10)相连,可随活塞(10)运动,另一端支承在桨轴上(15),所述的桨叶座(13)设置在桨毂(11)上,所述的导架(12)与桨叶座(13)连接,桨叶座(13)随导架的轴向移动而转动;所述的油管部件位于桨轴(15)的内部,包括内油管(14)和外油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吾成,李勇,熊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进马森船舶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