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坐标测量机用柔性气动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52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坐标测量机用柔性气动螺母,包括壳体、轴承及空气轴承,所述轴承及空气轴承在壳体前端内壁的周向上均布形成作用于光杆穿过的夹紧孔,还包括一四氟乙烯柔性套,该四氟乙烯柔性套嵌设于壳体后端内壁的周向上,并与夹紧孔连通。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动螺母的夹紧孔内径相对光杆直径较大,在光杆安装调试及各轴移动过程中,光杆易偏离夹紧孔中心,从而带来摩擦和噪音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坐标测量机,尤其涉及一种带光杆微调的手动三坐标测量机用 的柔性气动螺母
技术介绍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具有可作三个方向移动的探测器,此探测器在三个相互垂直 的导轨(X、Y、Z轴)上移动,并以接触或非接触等方式传送讯号,三个轴的位移测量系统 (如光学尺)经数据处理器或计算机等计算出工件的各点坐标(X、Y、Z)及尺寸精度、定位 精度、几何精度、轮廓精度。三坐标测量机包括基座、工作台以及探测器,工作台分为上、下两部分,探测器由 探测头和探测头座组成。工作台下部和基座之间(X轴方向)、工作台上部和工作台下部之 间(Y轴方向)、以及探测头和探测头座之间(Z轴方向)分别采用由气动螺母和光杆组成的 直线轨道副连接,以使工作台下部可沿X轴方向移动,工作台上部则可相对工作台下部在Y 轴方向移动,探测头则可相对探测头基座在Z轴方向移动。目前,三坐标测量机上常用的气动螺母的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由壳体 1、两个轴承2及一个空气轴承3组成,两个轴承2和一个空气轴承3在壳体1内壁的前侧沿 周向均布形成作用于光杆5的夹紧孔4,光杆穿设于夹紧孔4内。当给空气轴承3通气时, 夹紧孔4内径增大,松开光杆5,气动螺母可以沿光杆顺畅移动,使得三轴(X、Y、Z轴)相对 移动自如;当给空气轴承3断气时,夹紧孔4内径缩小,抱紧光杆,使得三轴(Χ、Υ、Ζ轴)相 对固定。但由于夹紧孔4由两个轴承2和一个空气轴承3拼合构成,其内径尺寸大于光杆 直径,使得在安装调试时,光杆穿设于其中易偏离夹紧孔4的中心,且难以调整。另外,在三 轴(Χ、Υ、Ζ轴)移动过程中,空气轴承3被通气,夹紧孔4的内径增大,使得气动螺母在沿着 光杆移动时,易发生摩擦,并产生噪音。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技术着重要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三坐标测量机用柔性气动螺母,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气 动螺母的夹紧孔内径相对光杆直径较大,在光杆安装调试及各轴移动过程中,光杆易偏离 夹紧孔中心,从而带来摩擦和噪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坐标测量机用柔性气动 螺母,包括壳体、轴承及空气轴承,所述轴承及空气轴承在壳体前端内壁的周向上均布形成 作用于光杆的夹紧孔,还包括一四氟乙烯柔性套,该四氟乙烯柔性套嵌设于壳体后端内壁 的周向上,并与夹紧孔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四氟乙烯柔性套的内径与所述光杆的外径相匹配,使得当给 空气轴承通气,气动螺母沿光杆移动时,光杆在四氟乙烯柔性套内不会发生偏移,避免了光杆与各轴承之间的摩擦。且光杆在安装调试时,易于调整在夹紧孔中心上。2、上述方案中,所述轴承及空气轴承至少为三个,其中轴承为至少两个,空气轴承 为至少一个。3、上述方案中,所述四氟乙烯柔性套的中心线与夹紧孔的中心线重合。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在气动螺母壳体内壁后端嵌设一四氟乙烯柔性套,将光杆穿设于气 动螺母的夹紧孔内时,同时穿过该四氟乙烯柔性套,由于该柔性套的内径与光杆的外径匹 配,使得气动螺母在光杆上移动时,光杆不会再发生偏移, 与各轴承之间不再出现摩擦,产 生噪音,且对气动螺母本身精度并没有影响,解决了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光杆与气动螺母 同轴度难以调整的问题。2、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气动螺母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主视图;附图3为附图2中A-A向剖面图;附图4为附图2中B-B向剖面图;附图5为本技术主视图;附图6为附图5中A-A向剖面图;附图7为附图5中B-B向剖面图;附图8为本技术用柔性套截面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壳体;2、轴承;3、空气轴承;4、夹紧孔;5、光杆;6、四氟乙烯柔性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三坐标测量机用柔性气动螺母,包括壳 体1、两个轴承2及一个空气轴承3,两个轴承2及一个空气轴承3在壳体1前端内壁的周 向上均布形成作用于光杆(图中未示出)穿过的夹紧孔4,还包括一四氟乙烯柔性套6,该 四氟乙烯柔性套6嵌设于壳体1后端内壁的周向上,并与夹紧孔4连通,且四氟乙烯柔性套 6的中心线与夹紧孔4的中心线重合。四氟乙烯柔性套6的内径与光杆(图中未示出)的外径相匹配,使得当给空气轴 承3通气,夹紧孔4的内径增大,气动螺母可沿光杆移动时,光杆在四氟乙烯柔性套6内不 会发生偏移,避免了光杆与各轴承之间的摩擦;且光杆在安装调试时,易于调整在夹紧孔4 中心上。由于在气动螺母壳体内壁后端嵌设一四氟乙烯柔性套,将光杆穿设于气动螺母的 夹紧孔内时,同时穿过该四氟乙烯柔性套,由于该柔性套的内径与光杆的外径匹配,使得气 动螺母在光杆上移动时,光杆不会再发生偏移,与各轴承之间不再出现摩擦,产生噪音,且 对气动螺母本身精度并没有影响,解决了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光杆与气动螺母同轴度难以调整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权利要求一种三坐标测量机用柔性气动螺母,包括壳体(1)、轴承(2)及空气轴承(3),所述轴承(2)及空气轴承(3)在壳体(1)前端内壁的周向上均布形成作用于光杆的夹紧孔(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四氟乙烯柔性套(6),该四氟乙烯柔性套(6)嵌设于壳体(1)后端内壁的周向上,并与夹紧孔(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气动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乙烯柔性套(6)的内 径与所述光杆(5)的外径相匹配。专利摘要一种三坐标测量机用柔性气动螺母,包括壳体、轴承及空气轴承,所述轴承及空气轴承在壳体前端内壁的周向上均布形成作用于光杆穿过的夹紧孔,还包括一四氟乙烯柔性套,该四氟乙烯柔性套嵌设于壳体后端内壁的周向上,并与夹紧孔连通。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动螺母的夹紧孔内径相对光杆直径较大,在光杆安装调试及各轴移动过程中,光杆易偏离夹紧孔中心,从而带来摩擦和噪音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文档编号G01B21/04GK201748908SQ20102021526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彭惊雷, 陆庆年 申请人:苏州市仁信精密量仪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庆年彭惊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仁信精密量仪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