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油茶皂苷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90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茶皂苷的提取方法,将油茶枯饼废渣经50-60℃干燥、-40℃冷冻等预处理,3-5MPa压力下气流式超微粉碎,40-80目过筛;石油醚萃取,使含残油<1%,用水浴蒸馏石油醚;温度40-50℃、固液比1∶5-10、酶用量2.0-10.0μL/g油茶枯饼粉、时间2-4h条件下,纤维素酶破碎;用浓度55%-95%的乙醇水溶液浸提油茶皂苷,浸提时间为3-5h,温度为70-90℃,液固比为5-10∶1(V/g);加入2-3倍量的丙酮进行搅拌沉淀除去杂质,真空干燥;大孔树脂柱纯化;-80℃预冻2-3h后,-80℃真空冷冻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油茶皂苷提取的效率及得率,保护了油茶皂苷原本的色泽,最大量地高效提取,减少能耗,有效保存油茶皂苷的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特别涉及油茶皂苷的提取方法。技术背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兴起了对油茶皂苷的研究,而国外或因无此品种,或 因资源少,而研究甚少。关于油茶皂苷提取的专利报道近年来主要有张卫国“直接从茶籽 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37987. 3),王永奇,冯宝民,王威,唐玲“油茶皂素的 制备方法”(申请号2008100011095. 1),邓泽元,郭辉力,彭游“微波/光波干法提取茶皂素 的方法”(申请号200810106872. 0),陈海辉,张春良,曾莹莹,李启成“一种用水作溶剂从油 茶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生产方法”(申请号200410046824. 9),孙勇,刘铁平“微生物发酵提 取油茶皂甙的方法”(申请号200310107891. 2),罗永明“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油茶总 皂甙及其制剂”(申请号00104619. 5),后晓淮,孙求实,尤少声,王桂兰,张健,苏炳禄,王少 莘“一种油茶籽皂甙及其用途”(申请号97100066. 2),后晓淮,张健,苏炳禄,尤少声,孙求 实,王桂兰,王少莘“一种油茶籽皂素的提取方法”(申请号97100513. 3),赵晓东,杨世光, 王煦,杨明理“一种提取精制茶皂素的方法”(申请号95113044. 7),曹万新,陈燕,周伯川, 杨帆“超滤膜法提取精制油茶皂甙的生产工艺”(申请号95100925. 7),胡绍海,万冰清“从 油茶(茶叶籽)饼粕中提取茶油与皂甙的工艺”(申请号CN91106741.8),王廷吉,魏俊锋 “一步浸取饼粕提取油脂和茶皂素工艺”(申请号90101339. 0),林欣,王立昆“从山茶科饼 粕中提取皂甙的精制方法”(申请号89105715. 3),张辛酉,周可成,沈言谆,曾宪强,陈祥标, 梁志武“一种油茶饼粕综合利用工艺”(申请号CN86106634A)。这些专利报道极大地丰富 了油茶皂苷提取纯化手段,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在提取油茶皂苷前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 手段对油茶枯饼中的细胞进行破碎以释放出最大量的油茶皂苷从而高效率高得率地提取 出油茶皂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皂苷的高效高得率分离纯化提取方法,该提取方 法改进了传统方法油茶皂苷易流失、得率低及效率不高的不足,提高了油茶皂苷的得率及 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以溶剂提取油茶籽中茶油或压榨茶油后的油茶枯饼废渣为原料。(1)将油茶枯饼废渣经50-60°C干燥、-40°C冷冻等预处理,3_5MPa压力下气流式 超微粉碎,40-80目过筛;(2)石油醚萃取,得含残油< 的滤渣饼,用水浴蒸馏石油醚,得干粕;(3)温度40-50°C、固液比1 5-10、酶用量2. 0-10. 0 μ L/g油茶枯饼粉、时间2_4h 条件下,纤维素酶破碎;(4)醇提用浓度范围在55% -95%的乙醇水溶液浸提油茶皂苷,浸提时间为3-5h,温度为 70-90°C,液固比为 5-10 1 (V/g); (5)丙酮沉淀加入2-3倍量的丙酮进行搅拌沉淀除去杂质,得到初步纯化的油茶 皂苷,真空干燥,备用;(6)大孔树脂柱纯化将提取的初步纯化油茶皂苷溶解于80%的乙醇水溶液中配 成20-50mg/mL的样品溶液,上样于AB-8大孔树脂柱(10 X 100cm)吸附l_2h。用2倍树脂床 体积(2BV)浓度在0. 1% -1%范围内的NaOH溶液(1BV/H)洗脱,接着用蒸馏水(1BV/H)洗 至中性,然后用2BV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1BV/H),结合香草醛-浓硫酸法检测A550nm(皂 苷类物质吸收峰)。收集含皂苷洗脱液,浓缩;(7)冷冻干燥-80°C预冻2_3h后,_80°C真空冷冻干燥。本专利技术HPLC鉴定纯度及其色谱的条件HPLC分析时,采用手动进样,每次进样量 为20 μ L,洗脱流速为lmL/min。样品溶液和洗脱液分别用0. 80 μ m和0. 45 μ m的滤膜过滤。该工艺的特色在于采用高压气流粉碎和纤维素酶破碎细胞组织释放油茶皂苷,使 得传统方法皂苷残留于组织中的量减少并避免了皂苷与其他物质的结合和混合而色泽深 沉,从而提高了油茶皂苷提取的效率及得率,保护了油茶皂苷原本的色泽,最大量地高效提 取,减少能耗,有效保存油茶皂苷的活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提取方法解决了一般方法油茶皂苷易残留于组织中、提 取效率和得率都不高的缺点,采用高压气流粉碎和纤维素酶破碎细胞组织释放油茶皂苷, 使得传统方法皂苷残留于组织中的量减少并避免了皂苷与其他物质的结合和混合而色泽 深沉,从而提高了油茶皂苷提取的效率及得率,保护了油茶皂苷原本的色泽,最大量地高效 提取,减少能耗,有效保存油茶皂苷的活性。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按照上述具体操作步骤,在设定条件下提取油茶皂苷,产物皂苷收率按照下式计 算皂苷收率=(皂苷质量/原料质量)X 100%。实施例1 将原料(皂苷含量9. 43% )经50°C干燥、-40°C冷冻等预处理后,4Mpa压力下气 流式超微粉碎对原料进行处理,40目过筛。称取40目油茶枯饼粉100g,用2倍量的石油醚 萃取半小时,得含残油< 1 %的滤渣饼,用水浴蒸馏石油醚,得干粕。采用真空低温纤维素酶 破碎细胞释放油茶皂苷,反应温度为40°C,固液比1 6,酶用量3.0 μ L/g油茶枯饼粉,时 间2h,双层滤布过滤,真空浓缩溶液到较小体积,再将较小体积的溶液连同滤渣倒入同一容 器内,备用。选取浓度为75%的乙醇浸提油茶皂苷,浸提时间为3h,浸提温度为80°C,液固比 为7 1 (V/g),双层滤布过滤,真空浓缩至一定体积,加入2倍量的丙酮进行搅拌沉淀除去 杂质,速度不宜过快且沉淀后的上层溶液要尽快过滤掉,得到的沉淀物真空干燥,备用。将提取的初步纯化油茶皂苷溶解于80%的乙醇水溶液中,上样于AB-8大孔 树脂柱(IOXlOOcm)吸附,上样液浓度为50mg/mL,吸附时间为2h。用2倍树脂床体积 (2BV)0. 2% NaOH(lBV/H)洗脱,接着用蒸馏水(1BV/H)洗至中性,然后用2BV20%,40%,60%、70%乙醇洗脱(1BV/H),结合香草醛-浓硫酸法检测A550nm。收集含皂苷洗脱液, 浓缩,-80°C预冻2h后,-80°C真空冷冻干燥10小时。得到产物皂苷9. 02g,皂苷得率为 9. 02%。实施例2 将原料(皂苷含量9. 43% )经60°C干燥、-40°C冷冻等预处理后,3Mpa压力下气 流式超微粉碎对原料进行处理,过80目筛。称取80目油茶枯饼粉50g,用3倍量的石油醚 萃取半小时,得含残油< 1 %的滤渣饼,用水浴蒸馏石油醚,得干粕。采用真空低温纤维素酶 破碎细胞释放油茶皂苷,反应温度为50°C,固液比1 8,酶用量5.0 μ L/g油茶枯饼粉,时 间3h,双层滤布过滤,真空浓缩溶液到较小体积,再将较小体积的溶液连同滤渣倒入同一容 器内,备用。选取浓度为80%的乙醇浸提油茶皂苷,浸提时间为4h,浸提温度为85°C,液固比 为8 l(V/g),双层滤布过滤,真空浓缩至一定体积,加入3倍量的丙酮进行搅拌沉淀除去 杂质,速度不宜过快且沉淀后的上层溶液要尽快过滤掉,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茶皂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  (1)将油茶枯饼废渣经50-60℃干燥、-40℃冷冻等预处理,3-5MPa压力下气流式超微粉碎,40-80目过筛;  (2)石油醚萃取,得含残油<1%的滤渣饼,用水浴蒸馏石油醚,得干粕;  (3)温度40-50℃、固液比1∶5-10、酶用量2.0-10.0μL/g油茶枯饼粉、时间2-4h条件下,纤维素酶破碎;  (4)醇提:用浓度范围在55%-95%的乙醇水溶液浸提油茶皂苷,浸提时间为3-5h,温度为70-90℃,液固比V/g为5-10∶1;  (5)丙酮沉淀:加入2-3倍量的丙酮进行搅拌沉淀除去杂质,得到初步纯化的油茶皂苷,真空干燥,备用;  (6)大孔树脂柱纯化:将提取的初步纯化油茶皂苷溶解于80%的乙醇水溶液中配成20-50mg/mL的样品溶液,上样于AB-8大孔树脂柱吸附1-2h;用2倍树脂床体积浓度在0.1%-1%范围内的NaOH溶液洗脱,接着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然后用2BV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结合香草醛-浓硫酸法检测皂苷类物质吸收峰;收集含皂苷洗脱液,浓缩;  (7)冷冻干燥:-80℃预冻2-3h后,-80℃真空冷冻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勇聂少平胡婕伦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