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双核茂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23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不对称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如下:富烯与甲基锂反应生成叔丁基环戊二烯,与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一氯硅烷反应得到单桥配体,与丁基锂反应后用二甲基二氯硅烷桥联得到双桥配体,用丁基锂处理后与三氯茂钛或三氯茂锆反应得到双核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阐述化合物在桥联配体上含有大位阻基,是一种高效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可用于乙烯聚合以及乙烯与己烯的共聚合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的优点十分明显: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简单,分离纯化容易,同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所得的聚乙烯具有高分子量,和较宽的分子量分布(MWD=25.03),能够满足工业部门的需要。其结构具有以下通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烯烃聚合催化剂,尤其涉及一种双桥双核茂金属化合物。
技术介绍
1950 年代初,Ziegler-Natta 催化剂(J. Am. Chem. Soc.,1957,79,2975)应用于烯 烃聚合的的成功,使金属有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80年代初,Kaminsky等人(Macromol. Chem.,RapidCommun.,1983,4,417)发现甲基铝氧烷(MAO)与CpZrMe2组成的溶于甲苯的均 相催化剂体系对于乙烯聚合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高达40,OOOKg PE/g &*h,引发了茂金 属催化剂研究热潮。目前,世界聚烯烃的年产量高达数千万吨,经济效应十分可观,聚烯烃 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各大化学公司也纷纷投巨资于金属有机与 均相催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单中心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聚烯烃分子量分布过于狭窄,剪切粘度大,使得后续 加工困难(J. Organomet. Chem.,2002,658,259),而双峰或宽分布聚烯烃,由于同时含有高 分子量及低分子量的聚烯烃组分,使得其既拥有高分子量聚烯烃力学性能强的特性,同时 又拥有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不对称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  *** 顺式结构 *** 反式结构  上式中,E为碳或者硅,R分别为氢、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结构的烷基、芳基、烯基。M代表钛或者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吉玲许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