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32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下式(5)或(6)的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通过在低分子系有机电致发光(OLED)元件及高分子系有机电致发光(PLED)元件中使用这种有机材料构成的薄膜,可以提高EL元件特性,如低驱动电压、高发光效率等。另外,含下述式(1)表示的有1,4-二噻因环的化合物的电荷传输性清漆,由于有良好的加工性,由该漆制得的薄膜有高的电荷传输特性,故在电容器电极保护膜方面的应用,或在抗静电膜、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也有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带有1,4-二噻因(dithiin)环的化合物的电荷传输性有机材料,及使用该有机材料的电荷传输性薄膜及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简称EL)元件。
技术介绍
有机EL元件大致可分成低分子系有机EL(以下简称OLED)元件与高分子系有机EL(以下简称PLED)元件。 发现OLED元件通过设铜酞菁(CuPC)层为空穴注入层,可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发光效率等初期特性,并可提高寿命特性(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另外,发现PLED元件通过使用聚苯胺系材料(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及3)或聚噻吩系材料(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4)作为空穴传输送层(缓冲层),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还发现阴极侧通过使用金属氧化物(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5)、金属卤化物(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6)、金属络合物(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7)作为电子注入层,可提高初期特性,因此一般在这些电荷注入层或缓冲层中使用。 此外,最近还发现了使用低分子低聚聚苯胺系材料的有机溶液系的电荷传输性清漆,通过在EL元件中插入使用该清漆得到的空穴注入层,显示优异的EL元件特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OLED元件用空穴注入材料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下面所示的式(5)或(6)的酰基化合物的制造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作为酸催化剂的二氯乙基铝或一氯二乙基铝存在下使式(2)或式(3)的化合物与式(4)的酰卤化物反应,由此制造式(5)或式(6)的酰基化合物,  R↑[1]-[-X-]↓[p]-H (2)  式中,R↑[1]表示氢、羟基、卤基、氨基、硅烷醇基、硫醇基、羧基、磺酸基、磷酸基、磷酸酯基、酯基、硫酯基、酰胺基、硝基、一价烃基或有机含氧基,X表示选自作为取代或未取代并且2价的共轭单元的苯胺、噻吩、呋喃、吡咯、亚乙炔基、亚乙烯基、亚苯基、萘、蒽、咪唑、噁唑、噁二唑、喹啉、喹喔啉、吡啶、嘧啶、吡嗪、亚苯基亚乙烯基、芴、咔唑、三芳基胺、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本卓司小野豪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