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内定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912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机内定子,包括有多个相互冲压叠加且呈圆形的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铁芯冲片由直列式带状冲片卷绕并车削外圆而成,包括有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单元齿块,相邻两个单元齿块由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在内缘上开有能减小卷绕应力的凹口,每一单元齿块包括有齿冠、齿身和齿根,相邻单元齿块之间形成一在齿根处开口并和所述凹口相连通的绕线槽,相邻单元齿块的齿根在带状冲片卷绕成型后相互紧靠,使得绕线槽呈一可供线圈穿过的封闭槽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冲裁的材料利用率和绕线效率,降低了绕线槽设计的难度;由于成型后的铁芯绕线槽是封闭的,可以消除齿槽转矩,避免因为电机的转矩脉动过大而引起的振动和噪声。一种电机内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内定子,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机械化绕组的电机内定子 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机内定子都是先设计出和定子形状相配的圆形铁片后,按照该形状制作 冲压模具,再冲片叠片成型。采用这种成型工艺存在的问题是首先,材料利用率比 较低, 一般在50。/。以内;其次,由于内定子的绕线一般是通过开设在铁芯外圆上的槽 口绕线,在成型的内定子绕线很难实现机械化作业,因为成型后的内定子绕线空间很 小,外圆上的槽口也很小,即便是采用机械设备操作,也导致绕线效率偏低。为了解决传统电机定子中电工冲片的利用率低、槽满率低、端部大、绕组制造费 高的问题,现有专利号为200620020255.5的中国技术《拼装式内定子永磁电机》 公开了一种内定子结构的永磁电机,该定子铁心由多组缠绕着线圈的扇形定子齿块拼 接而成,每一组扇形定子齿块是由多个扇形冲片单元相互叠加构成的,定子绕组是由 多个线圈串联或并联构成的。所述专利的定子铁心可以作为直接启动同步电动机或无 刷直流电动机的定子,有效地改善了传统电机定子中电工冲片的利用率低等问题,不 存在绕组嵌线的问题。但是,所述专利在多组齿块拼接成环形定子本体时,需要采用附着于定子本体两 面的环形上压板、环形下压板通过扇形定子齿块轭部下端的紧固件(如螺栓、螺钉等)才 能固定连接成一体,组装比较麻烦;其次,由于配件太多,加工非常复杂,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上述专利中的定子在成型后的定子外圆上仍然留有 槽口 (齿槽),这些槽口 (齿槽)的存在,使得永磁体与对应的电枢表面的气隙磁导 不均匀,当转子旋转时,使得在一个磁状态内,磁路磁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转矩脉 动。通常,消除齿槽转矩或抑制由齿槽引起的转矩脉动,常采用斜槽、分数槽、合理 设计磁极形状和充磁方向等措施,但这些设计方案会使得电机的整体设计变得更为复 杂,也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组装结构简单且 成型后无齿槽的电机内定子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机内定子不但能够实现高效化机械绕4组,而且还能有效消除因齿槽转矩而产生的电机转矩脉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机内定子,包括有多个相互 冲压叠加且呈圆形的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冲片由直列式带状冲片巻绕 并车削外圆而成,每一个带状冲片包括有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单元齿块,相邻两个单元 齿块由可在外力作用下弯曲的连接部彼此连接,所述连接部在内缘上开有能减小巻绕 应力的凹口,每一所述单元齿块包括有齿冠、齿身和齿根,其中,所述的连接部分别 和相邻单元齿块的齿冠连成一体,相邻单元齿块之间形成一在齿根处开口并和所述凹口相连通的绕线槽,相邻单元齿块的齿根之间的距离满足如下条件在所述带状冲片 巻绕成型后,相邻单元齿块的齿根相互紧靠,使得所述的绕线槽呈一可供线圈穿过的 封闭槽孔。为了能够使得带状冲片达到较佳的巻绕效果,在巻绕成型后,相邻单元齿块之间 的贴合更加平稳、牢固,保证绕线槽的相对封闭,每一所述单元齿块的齿根具有两条 对称设置并倾斜的侧边,相邻两齿根的一对临近而设的侧边之间形成一呈燕尾槽状的 开口,并且,每一单元齿块的两侧边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3=360/11度,公差范围在+0 +5分,其中,n》3, n为每一个带状冲片所包含的单元齿块的数量。所述的凹口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如圆弧形张口、椭圆张口、三角张口等,目的是在巻绕成型时,让相邻单元齿块之间在凹口处的挤压材料有一定的容置空间,减小巻绕应力,防止巻绕时连接部出现断裂,作为优选,所述凹口可以为一圆弧张口,该凹口的张角9=90 150° 。考虑到巻绕后需要对铁芯车削外圆,连接部需要留有一定的车削余量,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在圆周的最小径向宽度范围为0.5 2mm,也即为连接部的凹口顶部到外圆的距离为0.5 2mm。为了便于铁芯的固定,所述单元齿块在齿根上还开设有直径范围为2 4mm的铆接孔。电机运行时需要安装霍尔元件,霍尔槽的开设位置可以根据电机的具体要求确 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单元齿块在齿冠部位还预留有霍尔槽。 本专利技术制造上述电机定子方法为,包括有以下工艺步骤① 、单片冲裁,可以在同一条板材上一次单列冲裁,或者在一块板材上进行同时 两列对排、四列两两对排或四列以上双数排的冲裁,以获得具有若干个连续相接有单 元齿块的单片带状冲片;② 、冲片叠压,将所述的多个单片带状冲片冲叠成一带状冲片组,所述的单元齿 块对应地叠加为单元齿块组;③ 、绕线,在所述带状冲片组的每一个单元齿块组上缠绕线圈,可以通过手工或 机械化实现绕线; 、巻绕成型,将绕上线圈的带状冲片组巻绕成型为圆形铁芯,考虑到铁芯直径 的大小不同,对于直径较小的铁芯可以采用整条带状冲片一次巻绕成型,对于直径较 大的铁芯,可以采用多段巻绕拼接的方式成型为完整的铁芯;⑤ 、固定,在巻绕成型后的铁芯中间固定设置有一内定子支架,该支架用于所述 铁芯的安装和机加工的定位;其中,所述内定子支架可以釆用冲压成型的钢板或铝合 金板,支架压制在所述铁芯的內缘的一侧上,该铁芯的内缘的另一侧固定有分别和该 铁芯和所述支架连接的压板;所述内定子支架也可以采用由环氧树脂灌封成型的热固 性材料,支架直接注塑成型在所述铁芯上实现封装。⑥ 、车削加工,对所述铁芯的外圈必须进行车削加工以保证铁芯的圆度,铁芯外圈的车削量为小于或等于巻绕成型后的铁芯连接部在圆周的最小径向宽度,即车削后 的连接部在圆周的最小径向宽度为0 0.5mm,铁芯的外圆基本上达到连接部内缘上的 凹口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采用直列式的带状冲片结构,大大 提高了冲裁时的材料利用率,节省了冲裁成本;其次,采用了先叠压绕线、后巻绕成型的制造工艺,在巻绕前,直接在带状冲片 上绕线能够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绕线效率,铁芯绕线槽的设计不再受绕线的 约束,降低了绕线槽设计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铁芯是先绕线后巻绕成型,并且巻绕成型时,相邻单元齿块之间 的齿冠通过连接部连接于一起,相邻单元齿块的齿根相互紧贴于一起,使得成型后的 铁芯绕线槽是封闭的,如此一来,就可以消除齿槽转矩,从而保证电机的转子和定子 在工作时磁力线分布的平稳性,避免因为电机的转矩脉动过大而引起的振动和噪声, 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状冲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I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B-B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C-C向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D-D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图3所示,为组成本专利技术圆形铁芯的直列式带状冲片结构示意图,该铁芯 由多个相互冲压叠加而成的带状冲片l巻绕成型,每一带状冲片l包括有多个相互连接 的单元齿块ll,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内定子直径较大,铁芯成型并不是一根带状冲片 一次巻绕成型,而是均分为三段具有相同单元齿块数的带状冲片l,每一带状冲片l包 括有17个单元齿块组成,相邻两个单元齿块11由可在外力作用下弯曲的连接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内定子,包括有多个相互冲压叠加且呈圆形的铁芯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冲片由直列式带状冲片卷绕并车削外圆而成,每一个带状冲片包括有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单元齿块,相邻两个单元齿块由可在外力作用下弯曲的连接部彼此连接,所述连接部在内缘上开有能减小卷绕应力的凹口,每一所述单元齿块包括有齿冠、齿身和齿根,其中,所述的连接部分别和相邻单元齿块的齿冠连成一体,相邻单元齿块之间形成一在齿根处开口并和所述凹口相连通的绕线槽,相邻单元齿块的齿根之间的距离满足如下条件:在所述带状冲片卷绕成型后,相邻单元齿块的齿根相互紧靠,使得所述的绕线槽呈一可供线圈穿过的封闭槽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会岩罗大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