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微孔配位聚合物材料,特别涉及一类基于4-(4-吡啶基) 苯甲酸和乳酸配体的具有三维双柱层式结构的微孔配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无机配位聚合物研究领域。技术背景微孔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一般分为两种方法扩散法和溶剂热法。 其中的溶剂热法使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合成方法。溶剂热法在一般是将 反应物按照一定的配比放置于具有一定pH值的去离子水、乙醇和N,N'-二 甲基甲酰胺等单一或混合溶剂,搅拌均匀后放入密封容器,如带有聚四氟 衬里的不锈钢反应器或玻璃试管中加热,反应温度一般在100-20(TC之间, 在自生压力下进行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物就会逐渐溶解并进行分子 碰撞自组装,得到定向构筑的目标产物。这种方法反应时间较短,而且解 决了反应物在室温下不能或很难溶解的问题。溶剂热生长技术具有晶体生 长完美、设备简单、节省能量等优点,从而成为近年来众多合成方法中的 焦点。微孔配位聚合物材料经常拥有可容纳各种客体分子的孔穴、较大的 比表面积和高的热稳定性,这些优点使得微孔配位聚合物材料在传感器、 催化剂、气体的储存与分离、过滤、膜分离、分子磁 ...
【技术保护点】
式(Ⅰ)表示的微孔配位聚合物材料, M↓[3](pybz)↓[2](lac)↓[2].xSol (Ⅰ) M为Fe↑[2+]、Co↑[2+]、Ni↑[2+]、Mn↑[2+]、Zn↑[2+]或Cd↑[2+]; pybz为4- (4-吡啶基)苯甲酸根,lac为乳酸根; xSol为吸附量的溶剂分子,其中x为吸附的溶剂分子个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明华,谭衍曦,王强心,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