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恩华专利>正文

一种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36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运输工具,特别公开了一种车厢。该车厢,包括吊厢架、车厢体、夹层和箱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低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用来与箱底配合的锁卡,箱底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锁卡配套的锁轴套,所述的吊箱架为倒置的龙门形状,中间设有底盘,两边设有力柱,力柱通过横梁,底盘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滑道,立柱的两侧设置有滑轮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该发明专利技术组装完后是一个整体,只需将原始运输车厢的厢板拆掉,再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吊装在该车的车体上,焊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运输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车厢。(二)
技术介绍
因为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火车运来的煤炭还在用人工来卸 车,而且,目前的汽车侧翻自卸车是采用翻斗的方法进行卸货的。因 为翻斗卸货是以卸货方向车斗的底边为轴,另一边高高托起才能将货 物卸下,货物虽然卸下来了,但后果是很不好的。因为在卸货过程中, 下滑的货物就像"泥石流" 一样将卸货车辆的车轮自身掩埋,这就等 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无法自拔,而且还有一种缺点是传统侧 翻自卸车是以卸货方向的底边为轴,在卸货的过程中,车辆偏重的想 象很严重,而且因车长货重,l-2个举重钢是无法完成托举的任务的, 因为一个物体从下往上托举起时,百吨的重量就得用百吨的力量才能 举起,所以必须几个举重钢才能完成翻斗任务。举重钢的成本很高, 而且还得加大发动机的油门。该技术采用了正确合理的物理原 理,既可以用电又可以用手带动一个几吨重的"滑轮组"就能将几十 吨的货物轻而易举的卸下,而且卸下的货物又远,车辆还不产生偏重 现象。(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卸货方便的车厢。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厢,包括吊厢架、车厢体、夹层和箱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车厢低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用来与箱底配合的锁卡,箱底左右两侧 设置有与锁卡配套的锁轴套,所述的吊箱架为倒置的龙门形状,中间 设有底盘,两边设有力柱,力柱通过横梁,底盘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 滑道,立柱的两侧设置有滑轮组。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车厢体前后两侧设置有吊耳,吊箱架上设置有与吊耳相匹配的吊耳轴头。所述的锁轴为不同直径的轴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的箱底下面设置 有与吊箱架上的滑道相对应的滑槽。所述的箱底上设置有用来防止车厢脱离箱底的挡板;所述的挡板 上设置有用来防止夹层脱离的防脱夹。所述的车厢体前后两侧设置有 吊耳,吊箱架上设置有与吊耳相匹配的吊耳轴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 且该技术组装完后是一个整体,只需将原始运输车厢的厢板拆 掉,再将该技术吊装在该车的车体上,焊接在一起就可以了。虽 然该技术使用的钢材很多,但是可以回收大量的钢材。(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箱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吊箱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卸货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轮组运动示意图。图中,l箱底,2滑槽,3锁轴套,4锁轴,5防脱夹,6挡板,7 锁槽,8吊耳,9锁卡,IO夹层,ll立柱,12横梁,13滑道,14吊 耳轴头,15滑轮组,16车厢体,17吊箱架。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吊厢架17、车厢体16、夹层10和箱底1,所述的车厢体16低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用 来与箱底1配合的锁卡9,箱底1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锁卡9配套的锁 轴套3,所述的吊箱架17为倒置的龙门形状,中间设有底盘,两边设 有力柱ll,力柱通过横梁12,底盘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滑道13,立 柱11的两侧设置有滑轮组15。所述的车厢体16前后两侧设置有吊耳 8,吊箱架17上设置有与吊耳8相匹配的吊耳轴头14。所述的锁轴4 为不同直径的轴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的箱底下面设置 有与吊箱架17上的滑道相对应的滑槽2。所述的箱底上设置有用来防止车厢脱离箱底的挡板6;所述的挡板6上设置有用来防止夹层脱离的防脱夹5。所述的车厢体16前后两侧设置有吊耳8,吊箱架17上 设置有与吊耳8相匹配的吊耳轴头14。图1中的厢底上有2个挡板是防止在卸货时测流,挡板上安装有 防脱夹是防止在开底的过程中防止挡板于图2中的夹层脱离。防脱夹 和挡板是和图2中的夹层例配合安装的。图1中的锁轴是跟图1中的 锁轴套相配合的。锁轴是2根分别装进图l厢底2个边的锁轴套内, 当锁轴的中间那个带有凹槽的那节和图1中现位槽相对时,再将图1 中的手柄拧在锁轴带有凹槽那节上,锁轴在锁轴套内既可轴向滑动又 可以径向转动。两个锁轴和手柄安装完成后,在两个锁轴最细的部位 放在与图1中的锁槽相对位置,就可以将图1厢底和图2中的平厢安 装在一起了。安装的方法是将图1中的2个防脱夹分别对准图2中 的2个夹层,将图2中的2个夹层套进图1中的2个防脱夹中,在图 2中的12个锁卡分别对正图1中的12个锁槽,这样就可以将图2车 厢放在图l厢底上了。图2中的锁卡和图1中的锁槽、锁轴和锁套都 是互相配合的。当图2中的锁卡和图1中的锁轴、锁套都处在一条轴 线时,再图1中的锁轴进行轴向滑动一下,将图l中的锁轴最细的轴 节全部滑到图1中的滑套内。图1中的厢底和图2的车厢也就成为一 体了,再将图1的厢底和图2的车厢同时吊装在图3的吊厢架内。安 装的方法是将图2中的车厢上的4个吊耳对准图3中的4个吊耳轴头, 同时将图1中的7个滑槽对正图3中的7个滑道同时放下就可以了。 这时,图1中的固定孔正好和图3中的固定孔相通,用螺栓串进图1 跟图3中的固定孔内,这样的话,图1的厢底、图2的车厢、图3的 吊厢架也就都固定在一起了、再将图3中的拉链分别挂在图2中的2 个滑轮上,再将图3中的2根钢丝绳扣眼套在图2中的绳挂上就全部 安装完成了 。在图3中2个倒链轮上面那个是安装在滑轮组,下面的是安装在 减速电机上的,滑轮组是和工厂里起重用的滑轮组是一样的,就是没 有外壳了,滑轮组固定在图3中的横梁、成为一体,图3中的立柱、 横梁、底盘的槽内只要署图3中的拉链和钢丝绳在拐弯处都安装有变相滑轮。图3中的紧绳器是调解绳索和连接用的,图3中的拉链和钢丝绳 的运动路线和变向请看图5.该技术可以任意两侧卸货。图3中的侧链是像电机的皮带一样可用手或电机来带动使用的。该技术采用的卸货方法是以卸货方向相反方向车厢边的上 方为轴,再利用牵引的力量,使车厢向卸货的方向运转,因为车厢是 以卸货的反方向的镶边上方为轴,在牵引卸货方向运转时,车厢也就 产生了悬挂的现象,因为卸货方向的箱底是打开的,所以在车厢向卸 货方向运转时,厢底也就会以地球引力车厢的运转,厢底向卸货方向 延伸,而厢底会越开越大,车厢的倾斜角度也会越来越大。车厢向卸 货方向运转是有滑轮组径向牵引而拉动的,虽然说车厢跟货物很重, 但是在牵引是的力量就像有的人用牙齿能拉动一个火车头一样,虽然 火车头在水平面上人能拉动,而该技术是处在上坡的情况下,还 能很轻松的运转呢!因该技术的车厢在向卸货方向运转的过程 中,随着运转而悬挂,厢底也随着开大。在刚开始运转时,虽然货物 多但坡度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货物也就随着厢底的开大越来越少, 车厢在转动时也就很轻松了。该技术组装完后是一个整体,只需将原始运输车厢的厢板拆 掉,再将该技术吊装在该车的车体上,焊接在一起就可以了。虽 然该技术使用的钢材很多,但是可以回收大量的钢材。权利要求1. 一种车厢,包括吊厢架(17)、车厢体(16)、夹层(10)和箱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体(16)低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用来与箱底(1)配合的锁卡(9),箱底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锁卡配套的锁轴套(3),箱底上设置有锁槽(7),所述的吊箱架(17)为倒置的龙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厢,包括吊厢架(17)、车厢体(16)、夹层(10)和箱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体(16)低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用来与箱底(1)配合的锁卡(9),箱底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锁卡配套的锁轴套(3),箱底上设置有锁槽(7),所述的吊箱架(17)为倒置的龙门形状,中间设有底盘,两边设有力柱(11),力柱通过横梁(12),底盘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滑道(13),立柱(11)的两侧设置有滑轮组(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子一宋恩华
申请(专利权)人:宋恩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