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213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是从我国广西省太化县都阳山坡的土壤中筛选得到的链霉菌Y05A-1070(CGMCC No.2362)经菌种培养、发酵、发酵液的过滤、萃取、吸附洗脱、冷冻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度达到95%以上。该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硫酸盐、盐酸盐及有机酸盐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HGC-2细胞、HGC-27细胞,MCF-7细胞,提示其具有抗肿瘤的活性,可用于开发抗肿瘤类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胂瘤活性的化合物,和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专利技术也涉 及这一化合物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和这一化合物在制造抗肿瘤药物上的用途。
技术介绍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一 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第一位致死疾病。癌症死亡率前三位是肝癌、 胃癌、肺癌,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发病率在l/万左右。肝癌 迄今处于一种严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的状况,由于对肝癌缺乏有效控制方 法,患者的预后极差。除早期可手术患 者的5年存活率达80~90%外,不 能手术患者,至症状发作后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4个月,发展中国家全 部肝癌病例的平均5年存活率仅为5%左右。此外,中、晚期肝癌临床治疗 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癌痛,当患者最终开始使用吗啡类镇痛药物后,由于其 严重的药物依赖性,只有通过用药剂量迅速而持续的增加,才能达到止痛 的作用,而连续不断的大剂量镇痛药物使用,又加重了肝脏的负担,从而 使癌症的恶性程度进一步加剧。因此,开发新的抗肿瘤类药物就显得十分 紧迫与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疾病的新的抗肿瘤类药 物A,其分子式为C7H9FN204,分子量为216,化学结构式如式(I )所示。 熔点141-143°C,外观呈白色粉末,它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盐酸盐、硫 酸盐或者有机盐。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化合物A的结构釆用核磁共振、红外等光谱学的方法确 定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抗肿瘤抗生素的发酵用菌种和制备方 法。经初步测试,化合物A在体外能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其IC5 在O. 9-56. mol/L范围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式i本专利技术的吲哚酮类化合物A是从广西省太化县都阳山坡的土壤中分离 得到假浅灰链霉菌Y05A-1070 (CGMCCNo. : 2362 )的发酵培养物中提取 得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链霉菌Y05A-1070 (CGMCC No.: 2362 )的斜面培养方法斜面培养基组成(1L):可溶性淀粉20g, NaCl 0. 5g,跳lg, K2HP0, 0. 5g, FeS04 0. Olg, MgS04. 7H20 0. 5g,琼脂份20g, pH 7. 0。 28-30 。C,培养7天。(2) 链霉菌Y05A-1070 (CGMCC No.: 2362 )的种子液培养方法种 子培养基组成(IL):黄豆粉5~15g,酵母膏3 7g,葡萄糖10 ~ 30g,淀粉10~30g, K2HP04 0. 1-l.Og,(NH4)2S04 0. 1-3, 0g, MgS04. 7H20 0. 1-0. 5g, CaC03 0. 1-5. 0g,pH 7.2。三角摇瓶装量 20-60%,转速100-250转/分钟,28-32。C,培养20-48小时。(3) 链霉菌Y05A-1070 (CGMCC No.: 2362 )的发酵方法发酵培养 基组成(1L):花生粉10-25g,酵母膏5-30g,葡萄糖0. 5-30g, 蛋白胨0. 1—10g, (NH4)2S04 0. 1-10g, KC1 0. l-3g, pH 7.0。发 酵罐装量20-60%,接种量3-12%,转速100-250转/分钟,28-32r:,培养5-7天。发酵结東后,发酵产物经过板框压滤机过滤后,得到菌丝体和发酵滤液两部分。(4) 步骤(3 )得到的菌丝体部分,(a) 用清水洗2 -3遍后,挤掉大部分水分,常温下凉干;(b) 菌丝体用甲醇提取数次,提取物减压浓缩得到浸膏;(c) 浸膏用蒸馏水分散,用乙酸乙酯提取数次,经100-200目硅胶柱 (流动相为氯仿-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分离和重结晶纯化,得到化合物A。经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化合物体外能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 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假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griseolus ) Y05A-1070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北京巿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 No.: 2362 ),保藏曰为2008年1月25曰。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化合物A的制备(1) 链霉菌Y05A-1070 '(CGMCC No.: 2362 )的斜面培养方法斜面 培养基组成(1L):可溶性淀粉20g, NaCl 0. 5g,跳lg, K2HP04 0. 5g, FeS04 0. 01g, MgS04. 7H20 0. 5g,琼脂份20g, pH 7. 0。 28-30 。C,培养7天。(2) 链霉菌Y05A-1070 (CGMCC No.: 2362 )的种子液培养方法种 子培养基组成(IL):黄豆粉5~15g,酵母膏3 7g,葡萄糖10 ~ 30g,淀粉10~30g, K2,4 0. l-l.Og,(NH4)2S04 0. 1-3. 0g, MgS04. 7H20 0. 1-0. 5g, CaC03 0. 1-5. 0g,pH 7.2。三角摇瓶装量 20-60°/。,转速100-250转/分钟,28-32。C,培养20-48小时。(3) 链霉菌Y05A-1070 (CGMCC No.: 2362 )的发酵方法发酵培养 基组成(1L):花生粉10-25g,酵母膏5-30g,葡萄糖0. 5-30g;, 蛋白胨0. l-10g, (NH4)2S04 0. 1-10g, KC1 0. 1—3g, pH 7.0。发 酵罐装量20-60%,接种量3-12%,转速100-250转/分钟,28-32'C,培养5-7天。发酵结東后,发酵产物经过板框压滤机过滤后, 得到菌丝体和发酵滤液两部分 (4)步骤(3 )得到的菌丝体部分,(a )用清水洗2 -3遍后,挤掉大部分水分,常温下凉干;(b )菌丝体用甲醇提取数次,提取物减压浓缩得到浸膏;(c )浸膏用蒸馏水分散,用乙酸乙酯提取数次,经100 -200目硅胶柱(流动相为氯仿一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分离和重结晶纯化,得到化合物A。化合物A的实验数据外观为白色粉末,m. p. 141-143。微溶于苯、氯 仿、乙醚等溶剂,溶于水、乙醇、甲醇。MSU/z): 216。 IR u/cm—1 (KBr): 1761(u丄1724 (u )) '1657 (u丄力-腿(CDC1》5 : 1. 31 (3H, t J=7. 2Hz, -CH3), 4. 26 (2H, q, J=7. 2HZ, -COOCH广),4. 68 (2H, s, -CH2N<C_9), 7. 32(1H,d,C-H,/=3. OHz), 9. 93(1H,br s, H—N<)。 实施例2 MTT还原法检测化合物A的抗肿瘤活性 1.材料1.1四脞盐(MTT):用0. 01M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MTT (3-(4, 5-dimethythiazo1 z-yl) 2, 5-diphenyltetrazoUum bromide, SIGMA)终浓度5mg / mL,过滤除菌,分装后4 。C避光保存。 1 . 2靶细胞的制备(以A549细胞为例)从液氮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A)所示:其分子式为C↓[7]H↓[9]FN↓[2]O↓[4],分子量为216,外观为白色结晶。 *** (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怡轩吴春福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