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金属化合物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280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该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蚕沙生产脂溶性叶绿素金属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直接将蚕沙进行皂化,然后经离心分离,置铁或钻、锌,制叶绿素铁酸或钴酸、锌酸粗品,再经丙酮、醇洗分步连续除杂,干燥处理即得相应的叶绿素铁酸或钴酸、锌酸精品。该方法由于采用直接加NaOH皂化蚕沙,在碱性条件下置铜并采用丙酮、乙醇连续除杂,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工艺流程,与背景技术相比,可减少设备投资40%,节约能耗30%左右,缩短生产周期70-80%;并具有有机溶剂量少,运行成本低而生产率及产品质量较高等特点。克服了背景技术工艺流程长,操作复杂,溶剂用量大,设备装置多且体积大,能耗高等缺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工领域中以蚕沙为原料生产脂溶性叶绿素金属化合物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生产叶绿素铁酸、叶绿素钴酸及叶绿素锌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脂溶性叶绿素金属化合物在制药、食品及日用化学品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其价格也较昂贵。到目前为止,传统的生产工艺是将蚕沙加水软化→脱水→加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出萃取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同时浓缩叶绿素→加NaOH并加热皂化→提黄以除去类胡萝卜素等黄色物质、三十烷醇、叶绿醇等以净化叶绿素→加入乙醇并调节皂化液中乙醇浓度后再加入铁或钴或锌的氯化物→沉淀出叶绿素铁酸或钴酸、锌酸→采用蒸馏水、乙醇及汽油多次过滤洗涤得相应的叶绿素铁酸或钴酸、锌酸→蒸发干燥→粉碎过筛即得水熔性叶绿素铁酸或钴酸、锌酸粉末。上述生产工艺虽然具有工艺成熟等特点,但却存在工艺流程长,生产周期长达40-45小时,操作复杂,条件苛刻;有机溶剂用量大,所需回收及贮存设备多且装置体积大,相应的回收能耗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缺陷研究设计一种更为简便实用的生产叶绿素金属化合物的工艺方法,以达到缩短工艺流程和生产周期,减少设备用量及其投资,降低有机溶剂用量,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绿素金属化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蚕沙为原料;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A、皂化:将原料蚕沙计量、清洗除杂后待用;在搪瓷或陶瓷皂化锅内加入净蚕沙重4-6倍的清水及蚕沙重量15-20%的NaOH或液碱,将溶液的酸碱度调至PH=14后,加热 至75°-85℃时加入待用的蚕沙,在60°-70℃温度条件下搅拌、皂化50-70分钟;B、离心分离:将皂化后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分离,分离后的滤渣连续用清水洗涤2次并将过滤后的原液和洗涤液合并;C、置铁或钴、锌:将上述滤液移入陶瓷反应器 中,按滤液的体积加入等量的浓度为95%以上的乙醇,回流加热至60°-100℃后,缓慢加入Fecl↓[2]或C...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兰荪平乃凡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亚欧桥集团有限公司汪兰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