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单晶合成
,特别涉及卟啉单晶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合成卟啉的方法,反应步骤较多,产品纯度不高,后期纯化工作量大。在美国《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1941年第63卷267页报道了苯甲醛和吡咯以吡啶为溶剂在密封管中,在150℃下反应24-48h,所得产率很低,并且在此条件下,能用来作反应物的取代苯甲醛极少;美国《有机化学杂志》(Joum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67年第32卷476页报道了苯甲醛和吡咯在回流的丙酸中反应,制备出多晶的卟啉,但反应中生成大量的焦油,产品的纯化是个问题;1987年该杂志第52卷827页又报道了苯甲醛和吡咯在氮气保护下,在二氯甲烷中,以三氟化硼合乙醚络合物催化,室温下反应(生成卟啉原),然后以二氯二腈基苯醌或四氯苯醌将卟啉原氧化得到最终产物卟啉,这种方法主要的缺点是需要色析法提纯;国内相关研究中,《有机化学》1991年第11卷第2期416页报道了以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无水AlCl3为催化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卟啉单晶的合成方法,该合成卟啉单晶的方法是以苯甲醛和吡咯为原料,以低分子量的脂肪酸为介质,在密闭反应釜中进行,其特征在于:将苯甲醛、吡咯按重量比1~3∶1的混合物溶解于低分子量的脂肪酸中,在60~160℃下进行反应,反应5~15小时,自然冷却后,可制备出多种卟啉的单晶纯品;其化学反应式为:***R=-H,-OCH↓[3],-CH↓[3],-Br,-C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栋,李春辉,邱文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