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11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可靠地排出较薄的刚性低且易挠曲的外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其依次传送收容有电子部件的载料带,在剥离位置剥离外封带而露出电子部件,并向拾取位置供给该电子部件,同时该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具有排出辊(70),其使被剥离的外封带与其周面抵接并旋转,而将该外封带向规定位置排出,在上述排出辊(70)的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槽部(70A),同时该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具有外封带的隔离部件(80),其具有:爪部(82),其嵌入上述槽部(70A)中:以及刮板部(86),其接近上述排出辊(70)的周面,并且从上述爪部(82)开始沿辊宽度方向连续地形成,随着离开该爪部(82)而向下游侧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式部件供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向电子 部件安装装置供给电子部件的带式部件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使用将收容有电子部件的载料带依次送出,而向拾取位 置供给该电子部件的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带式供给器)。在由上述带式供给器进行电子部件供给时使用的载料带,如图1所示意的那样,形成为在长条状的载料带主体T'上以固定间隔设置 的凹部中分别收容部件M,为了覆盖该凹部而粘贴长条状的外封带 TC。该载料带T以预先巻绕在带盘上的状态安装在规定位置上,如 果将其从该带盘中依次抽出并传送至规定的剥离位置,则通过从载料带主体T'上剥离外封带TC,露出凹部内的电子部件M,在到达拾取位置时利用吸附单元等取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带式供给器,其依次以固定间 距进给上述收容有电子部件的载料带T而进行部件供给,同时在拾 取位置的上游侧,将从该载料带T上剥离的外封带TC沿与载料带主 体不同的方向进给并排出。图2表示该带式供给器所采用的外封带排出机构(回收),在 这里,其具有外封带进给机构,其将外封带TC夹持在旋转进给部 件123、 124的直齿123a、 124a之间,沿与上述带进给方向相反的方 向进给;以及外封带剥离机构,其由板弹簧制作的爪部件127、 128 构成。在该排出机构中,使爪部件127、 128的前端部127a、 128a 嵌入沿圆周方向形成在旋转进给部件123、 124的外周面上的槽部 123b、 124b中,通过使上述前端部127a、 128a始终追随对应的槽部123b、 124b的底面,利用爪部件127、 128将外封带TC从旋转进给 部件123、 124上剥离,而防止巻绕。专利文献1:特开2003 — 2735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由于外封带很薄,易挠曲且刚性低,所以易于进入旋转 进给部件123、 124和爪部件127、 128的间隙中,使旋转进给部件 123、 124成为锁止状态,无法进行带进给,其结果,成为导致带式 供给器动作异常,甚至使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停止等装置整体产生故障 的原因。特别是在接合面具有粘着性的外封带的情况下,存在易于发 生该故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其能够解决 上述现有问题,即使在较薄的易挠曲且刚性低的外封带具有粘着性的 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排出外封带。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其依次传送收容有电子部件 的载料带(T),在剥离位置剥离外封带(TC)而露出电子部件(M), 并向拾取位置供给该电子部件,同时该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具有排出辊 (70),其使被剥离的外封带与其周面抵接并旋转,而向规定位置排 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上述排出辊,在其周面上沿圆周方 向形成槽部(70A);以及外封带的隔离部件(80),其具有爪部(82) 和刮板部(86),该爪部(82)与上述槽部相对地配置,该刮板部(86) 与上述排出辊的周面相对并接近地配置,以随着离开该爪部而向下游 侧倾斜的方式,从上述爪部开始沿上述排出辊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形 成。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隔离部件也可以具有棱线部(84),其从上 述爪部向下游侧连续地形成并突出于上述刮板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通过爪部和刮板部,能够将与辊周面抵接而 排出的外封带从该周面上强制地隔离,所以即使是很薄的易挠曲且刚性低、并且具有粘着性的外封带,也能够防止其如现有技术那样进入 槽部和爪部之间,由此能够可靠且顺利地将其向下游侧排出,其中, 该爪部嵌入形成在排出辊的周面上的槽部中,该刮板部接近该周面、 从上述爪部沿辊宽度方向连续地形成且向下游侧倾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载料带的示意图的放大部分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现有的带式供给器具有的外封带排出机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带式供给器的概要的 正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外封带排出机构要部的放大斜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排出机构的特征的放大斜视图。 图6是单独表示构成上述排出机构的排出辊和隔离部件的放大 斜视图。图7是放大表示构成上述排出机构的排出辊和隔离部件的正视图。图8是表示图7的A至E的各位置剖面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隔离部件对外封带的隔离作用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2的带式供给器中使用的 排出机构的正视图、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带式供给器(带式部 件供给装置)概要的正视图。图示的带式供给器IO处于搭载于电子 部件安装装置的进料仓(未图示)中的状态,利用设置在进料仓中的 顶推气缸12传递向上方的驱动力。在该带式供给器10中,在供给器主体20后方的规定位置上安 装带盘30,从该带盘30中将预先巻绕在其上的载料带T依次向前方 抽出而向下游侧传送,到达设置在部件拾取位置P上游侧的剥离位置Q后,从载料带T的载料带主体T'上剥离外封带TC,使收容在 凹部中的电子部件M露出后,进给该载料带主体T'而向下游侧的 拾取位置P供给该部件M。对于从上述带盘30抽出的载料带T向下游侧的传送,在这里省 略其详细说明,该传送是通过将顶推气缸12的上下移动传递至构成 后述连杆机构40的大致L字形的第1臂部42,利用该第1臂部42 以支点43为中心的摆动动作,使与载料带主体T'卡合的链轮14沿 固定方向间歇地旋转,从而以固定间距执行传送。另外,在该带式供给器10中,使在上述剥离位置Q处剥离的外 封带TC,经由引导部件31向与载料带主体T'方向相反的后方移动, 将带面扭转90°后,如图中标注斜线的部分所示,沿供给器主体20 的内侧经由引导辊32向下方传送,由后述的排出机构沿箭头A方向 排出。这里说明用于排出外封带TC的驱动机构,其包括上述连杆机构。上述连杆机构40由下述部分构成上述第1臂部42,其以支点 43为中心摆动;I字形的第2臂部44,其与该第1臂部42的摆动连 动,沿图中的左右方向进退移动;以及I字形的第3臂部46,其与 该第2臂部44连动,沿相同方向进退移动,如果第1臂部42由上述 顶推气缸12向上方推压,则向图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后退。另外,用于向与箭头B相反的方向预紧的复位弹簧48,架设在 构成该连杆机构40的第2臂部44的中间部分和供给器主体20之间, 同时第3臂部46的前端与摆动臂50卡合,另外,该摆动臂50由螺 旋弹簧54预紧,以易于向后方转动。如图4中从内侧观察的要部的放大图所示,该摆动臂50与第1 锥齿轮60连结,该第1锥齿轮60通过固定在摆动中心上的单向离合 器52,而仅沿图中箭头C所示的一个方向旋转。伴随第3臂部沿箭 头B方向的移动,该第1锥齿轮60沿箭头C方向的间歇旋转传递至 与该锥齿轮60啮合的第2锥齿轮62,变换为使构成外封带排出机构 的橡胶制排出辊70沿箭头D方向的旋转。另外,图中标号46A是用于对摆动臂50的转动进行预紧的压縮弹簧。上述外封带排出机构具有上述排出辊70,其固定在与上述第2锥齿轮62连结的旋转轴上,沿与上述第1锥齿轮60的旋转方向正 交的方向间歇旋转;按压辊72,其与该排出辊70的周面抵接,用于 向该周面方向按压外封带TC;以及引导板74,其随着该排出辊70 的间歇旋转,向排出方向引导外封带TC,其中,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其依次传送收容有电子部件的载料带,在剥离位置剥离外封带而露出电子部件,并向拾取位置供给该电子部件,同时该带式部件供给装置具有排出辊,其使被剥离的外封带与其周面抵接并旋转,而将该外封带向规定位置排出,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排出辊,在其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槽部(70A);以及外封带的隔离部件(80),其具有爪部(82)和刮板部(86),该爪部(82)与上述槽部相对地配置,该刮板部(86)与上述排出辊的周面相对并接近地配置,以随着离开该爪部而向下游侧倾斜的方式,从上述爪部开始沿上述排出辊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良平木下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