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车身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36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车身结构及车辆,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包括前部加强件,所述前部加强件用于贴合安装于所述后内轮罩内侧壁,且所述前部加强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C柱内板连接,所述前部加强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C环结构连接。使得前部加强件、C柱内板和C环结构可以在后内轮罩上互相连接形成闭环的三角形结构,当车身的扭转载荷传递至后内轮罩时,前部加强件可以增加后内轮罩的结构强度,同时前部加强件、C柱内板和C环结构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可以充分吸收扭转载荷,使得后内轮罩抵抗扭转变形能力更强,大幅提高后内轮罩的结构强度。的结构强度。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车身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车身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客户对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乘坐体验等各方面综合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些性能表现直接影响客户的购买欲,以及对车辆的评价。
[0003]车辆的轮罩结构位于车身承受弯扭载荷的传递路径上,因此轮罩结构的强度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但是,轮罩的造型都比较复杂,对成形性能提出较高的要求,通常只能用低强度延展性好的板材冲压成型,同时内、外轮罩不能做得太厚,导致车辆后内轮罩结构的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汽车后轮罩结构的强度。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后内轮罩与C柱内板连接,C环结构安装于所述后内轮罩内侧壁,所述C柱内板的顶端与所述C环结构的顶端连接,所述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包括前部加强件,所述前部加强件用于贴合安装于所述后内轮罩内侧壁,且所述前部加强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C柱内板连接,所述前部加强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C环结构连接。
[000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在车身结构中,后内轮罩可以与C柱内板连接,C环结构可以安装于后内轮罩的内侧壁上,并且C柱内板的顶端可以与C环结构的顶端连接,而前部加强件可以沿车身长度方向贴合安装于后内轮罩的内侧壁上,并且前部加强件可以将C柱内板和C环结构连接,使得前部加强件、C柱内板和C环结构可以在后内轮罩上互相连接形成闭环的三角形结构,当车身的扭转载荷传递至后内轮罩时,前部加强件可以增加后内轮罩的结构强度,同时前部加强件、C柱内板和C环结构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可以充分吸收扭转载荷,使得后内轮罩抵抗扭转变形能力更强,大幅提高后内轮罩的结构强度。
[0007]优选地,所述前部加强件向背离所述后内轮罩内侧壁的方向凸伸形成空腔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前部加强件设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空腔结构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前部加强件靠近车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用于连接所述C柱内板,所述前部加强件靠近车尾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用于连接所述C环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间隔设有多个凹槽并形成锯齿状结构。
[0011]优选地,沿车身的高度方向,所述前部加强件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
边,所述第三连接边用于连接所述后内轮罩。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和所述第三连接边依次首尾相接。
[0013]优选地,所述前部加强件靠近所述C柱内板的一端设有减重孔。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
[0015]本技术所述车身结构与所述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结构。
[0017]本技术所述车辆与所述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及相关部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部加强件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部加强件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后内轮罩;2、C柱内板;3、C环结构;4、前部加强件;41、安装面;411、安装孔;42、减重孔;43、第一连接边;431、凹槽;44、第二连接边;45、第三连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5]参见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后内轮罩1与C柱内板2连接,C环结构3安装于所述后内轮罩1内侧壁,所述C柱内板2的顶端与所述C环结构3的顶端连接,所述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包括前部加强件4,所述前部加强件4用于贴合安装于所述后内轮罩1内侧壁,且所述前部加强件4的一端用于与所述C柱内板2连接,所述前部加强件4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C环结构3连接。
[0026]具体地,图1中Z轴正向为上,负向为下。后内轮罩1朝向车身内部凹陷形成用于容纳车轮的空腔,后内轮罩1的内侧壁围成该空腔,C环结构3可以安装于后内轮罩1的内侧壁上,后内轮罩1的侧边可以与C柱内板2连接,C环结构3和C柱内板2均可以朝向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C环结构3和C柱内板2的延长线可以相交于一点。
[0027]前部加强件4可以安装于后内轮罩1的内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前部加强件4可以安装于后内轮罩1的前部位置,即后内轮罩1靠近车头的部分上。并且前部加强件4可以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沿着后内轮罩1延伸,前部加强件4靠近车头的一端可以延伸至与C柱内板2连接,前部加强件4靠近车尾的一端可以延伸至与C环结构3连接。本实施例中,前部加强件4分
别与C柱内板2和C环结构3焊接,其他实施例中,前部加强件4也可以分别与C柱内板2和C环结构3螺栓连接,连接部位可为C柱内板2、C环结构3的偏中下部位。
[0028]前部加强件4可以增加后内轮罩1的结构强度。同时,前部加强件4、C柱内板2和C环结构3可以在后内轮罩1上互相连接形成闭环的三角形结构,当车身的扭转载荷传递至后内轮罩1时,前部加强件4、C柱内板2和C环结构3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可以充分吸收扭转载荷,使得后内轮罩1抵抗扭转变形能力更强,大幅提高后内轮罩1的结构强度,进而促进整车NVH性能提升,提高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0029]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部加强件4向背离所述后内轮罩1内侧壁的方向凸伸形成空腔结构。
[0030]具体地,前部加强件4可以向背离后内轮罩1的方向凸伸,从而形成空腔结构,使得前部加强件4可以与后内轮罩1形成封闭型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后内轮罩1的结构强度,以及使得后内轮罩1的抗扭转变形能力更强。并且空腔结构可以有效抑制后内轮罩1中高频局部模态振动,以及吸收噪音,增强车身的NVH性能,提高乘客的舒适感。
[0031]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部加强件4设有安装面41,所述安装面41设有安装孔41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后内轮罩(1)与C柱内板(2)连接,C环结构(3)安装于所述后内轮罩(1)内侧壁,所述C柱内板(2)的顶端与所述C环结构(3)的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加强件(4),所述前部加强件(4)用于贴合安装于所述后内轮罩(1)内侧壁,且所述前部加强件(4)的一端用于与所述C柱内板(2)连接,所述前部加强件(4)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C环结构(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加强件(4)向背离所述后内轮罩(1)内侧壁的方向凸伸形成空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加强件(4)设有安装面(41),所述安装面(41)设有安装孔(411),所述安装孔(411)与所述空腔结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加强件(4)靠近车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边(43),所述第一连接边(43)用于连接所述C柱内板(2),所述前部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和苟黎刚任豪放张德彬岳力黄英豪张俊廖慧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