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82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包括翼子板本体以及贴合安装于翼子板本体上的翼子板支架组件;所述翼子板支架组件包括翼子板前支架、翼子板上支架以及翼子板后支架,所述翼子板前支架、翼子板上支架以及翼子板后支架叠合安装后整体呈“Y”字型结构,本技术方案的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由翼子板上支架、翼子板前支架及翼子板后支架焊接而成,结构简单,尺寸易控制同时支架设计减重孔,有利于轻量化,三者整体形成“Y”字型结构,与翼子板焊接后形成了封闭结构,提高了翼子板的刚度。提高了翼子板的刚度。提高了翼子板的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翼子板是传统汽车的必须结构,翼子板前端配合有前大灯、机罩、及保险杠、前门等外观部件,同时翼子板属于外覆盖件,翼子板在车身上的安装点分布在其轮廓四周,中间绝大部分区域无支撑,故一般翼子板的中间区域刚度最弱,同时材料厚度较薄,刚度较差,常常出现震动异响及风噪较大等问题,现有的方式一般是翼子板通过造型,增加一些外观特征,从而增加翼子板刚度,但是造型后需要配合其余部件进行安装,安装后会产生面差,同时影响尺寸链的精度,二是通过在内部增加补强胶片,增加翼子板刚度,但是增加补强胶片成本较高。
[000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的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由翼子板上支架、翼子板前支架及翼子板后支架焊接而成,结构简单,尺寸易控制同时支架设计减重孔,有利于轻量化,三者整体形成“Y”字型结构,与翼子板焊接后形成了封闭结构,提高了翼子板的刚度。
[0005]一种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包括翼子板本体以及贴合安装于翼子板本体上的翼子板支架组件;所述翼子板支架组件包括翼子板前支架、翼子板上支架以及翼子板后支架,所述翼子板前支架、翼子板上支架以及翼子板后支架叠合安装后整体呈“Y”字型结构。
[0006]进一步,所述翼子板后支架贴合安装于翼子板本体上形成腔体式结构,所述翼子板后支架中部向外凸起。
[0007]进一步,所述翼子板后支架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腰型减重孔,所述翼子板后支架弯折形成有贴合翼子板本体进行安装的后支架翻边,所述后支架翻边上形成有多个让位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翼子板上支架端部弯折形成配合翼子板本体的上端进行连接安装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侧面延伸形成贴合肋板。
[0009]进一步,所述翼子板前支架端部弯折形成配合翼子板本体进行连接安装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凸起形成有加强凸起结构。
[0010]进一步,所述翼子板前支架和翼子板上支架上均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由翼子板上支架、翼子板前支架及翼子板后支架焊接而成,结构简单,尺寸易控制同时支架设计减重孔,有利于轻量化,三者整体形成“Y”字型结构,与翼子板焊接后形成了封闭结构,提高了翼子板的刚度。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翼子板支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翼子板支架组件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翼子板支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翼子板支架组件轴测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包括翼子板本体1以及贴合安装于翼子板本体上的翼子板支架组件2;所述翼子板支架组件2包括翼子板前支架4、翼子板上支架3以及翼子板后支架5,所述翼子板前支架、翼子板上支架以及翼子板后支架叠合安装后(如图2中三个支架端部进行叠合安装)整体呈“Y”字型结构;本技术方案的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由翼子板上支架3、翼子板前支架4及翼子板后支架5焊接而成,结构简单,尺寸易控制同时支架设计减重孔,有利于轻量化,三者整体形成“Y”字型结构,与翼子板焊接后形成了封闭结构,提高了翼子板的刚度。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翼子板后支架5贴合安装于翼子板本体1上形成腔体式结构,所述翼子板后支架5中部向外凸起。翼子板后支架5沿水平方向(即图2中水平方向)向外凸起(即图2中垂直纸面向外),形成腔体式结构,在配合翼子板本体1贴合安装后,提升了翼子板本体水平方向的结构强度以及抗扭性能。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翼子板后支架5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腰型减重孔51,所述翼子板后支架5弯折形成有贴合翼子板本体进行安装的后支架翻边52,所述后支架翻边上形成有多个让位结构53。翼子板后支架5向外凸起部位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减重孔均匀布置在长度方向上,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实现轻量化生产的需求,后支架的上下两侧(图2中上下方向)均弯折形成有后支架翻遍结构,用于配合翼子板本体贴合安装,在翻遍上开设有让位结构53,后支架翻遍包括上翻边和下翻遍,上翻边上设置的让位结构与下翻遍上开设的让位结构刚好错位,让位结构的设置使其加工方便材料的同时,也是其整体结构贴合安装后受力更加均匀,提升产品的结构强度。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翼子板上支架3端部弯折形成配合翼子板本体的上端进行连接安装的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侧面延伸形成贴合肋板32。翼子板上支架3前端部(即图2中左端)弯折后在其侧面延伸形成贴合肋板32,上支架的弯折部以及贴合肋板同时和翼子板本体的上端部位贴合安装,确保翼子板本体上端的结构强度。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翼子板前支架4端部弯折形成配合翼子板本体进行连接安装的折弯部41,所述折弯部41上凸起形成有加强凸起结构42。翼子板前支架4的前端进行弯折后,贴合翼子板本体与车体其余部件一起进行定位连接安装,在折弯部41上凸起形成加强结构,使其端部连接安装更加稳定,多个支架与翼子板之间通过膨胀胶连接,烘烤后提升翼子板刚度,解决翼子板发软等问题。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翼子板前支架4和翼子板上支架3上均开设有多个定位孔6。多个定位孔的设置为其余部件提供安装点位。
[00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子板本体以及贴合安装于翼子板本体上的翼子板支架组件;所述翼子板支架组件包括翼子板前支架、翼子板上支架以及翼子板后支架,所述翼子板前支架、翼子板上支架以及翼子板后支架叠合安装后整体呈“Y”字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后支架贴合安装于翼子板本体上形成腔体式结构,所述翼子板后支架中部向外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加强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后支架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腰型减重孔,所述翼子板后支架弯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天明敖志国张超禹贵春邓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