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式悬架及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09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59
本申请涉及一种扭力梁式悬架及底盘,包括悬架本体、扭力梁和衬套,悬架本体上设置有缺口,并且悬架本体在缺口处设置有内板,内板的外沿设置有与悬架本体在缺口处的侧壁相抵接的翻边部,翻边部与悬架本体连接,内板的中部向缺口的内部方向凹陷以形成凹陷部,衬套至少部分设置在凹陷部内,并连接悬架本体和扭力梁。本申请的凹陷部由内板凹陷所形成,而非由悬架本体自身凹陷所形成,因此悬架本体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产生形变的部位减少,并且翻边部与悬架本体连接时形成厚度更大的增强部位,因此可以保证悬架本体在凹陷部所在处的结构强度,以使得悬架本体在此处不易产生非正常的形变,进而可以保证扭力梁进行有效移动以平衡车轮的上下跳动。轮的上下跳动。轮的上下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力梁式悬架及底盘


[0001]本申请涉及悬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扭力梁式悬架及底盘。

技术介绍

[0002]扭力梁式悬架是汽车后悬架的一种类型,其悬架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扭力梁用于平衡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身的振动。
[0003]具体地,扭力梁的两端可以通过衬套与悬架本体进行连接,衬套包括与悬架本体连接的内杆以及与扭力梁进行连接的外套管,外套管套设在内杆上,并且间隙设置以使得扭力梁可以进行移动。悬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衬套伸入的凹陷部,以便于衬套中的内杆与悬架本体进行连接,悬架本体及其凹陷部通常冲压成型。但是悬架本体常常由于其凹陷部所在处的结构强度较低,难以承受较大的载荷,容易产生形变,而致使扭力梁无法进行有效移动以平衡车轮的跳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扭力梁式悬架及底盘,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悬架本体的凹陷部所在处的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扭力梁式悬架,所述扭力梁式悬架包括悬架本体、扭力梁和衬套,所述悬架本体上设置有缺口,并且所述悬架本体在所述缺口处设置有内板,所述内板的外沿设置有与所述悬架本体在所述缺口处的侧壁相抵接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悬架本体连接,所述内板的中部向所述缺口的内部方向凹陷以形成凹陷部,所述衬套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并连接所述悬架本体和所述扭力梁。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所述翻边部的底部一侧与所述悬架本体在所述缺口处的侧壁相抵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边部与所述悬架本体焊接固定,以实现所述翻边部与所述悬架本体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套包括与所述悬架本体连接的内杆以及与所述扭力梁连接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内杆上,并与所述内杆间隙配合。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翻边部或者所述悬架本体在所述缺口处的侧壁相抵接,并且所述耳板通过锁止件与所述翻边部和所述悬架本体可拆卸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为锁止螺栓,所述锁止螺栓穿设在所述翻边部和所述悬架本体在所述缺口处的侧壁上,所述翻边部或者所述悬架本体上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所述锁止螺栓螺纹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扭力梁与所述外套管的侧壁焊接固定,以实现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扭力梁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边部上设置有定位部,用于实现所述内板在所述悬
架本体上的定位。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由所述翻边部凹陷所形成,所述定位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凹陷部相同,并且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缺口的内沿相抵接。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底盘,所述底盘包括本申请提供的任意一种扭力梁式悬架。
[0015]本申请的凹陷部由内板凹陷所形成,内板与悬架本体分体设置,而非由悬架本体自身凹陷所形成,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悬架本体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产生形变的部位减少,其结构强度削弱的程度相对较小,并且翻边部与悬架本体连接时形成厚度更大的增强部位,因此本实施例可以保证悬架本体在凹陷部所在处的结构强度,以使得悬架本体在此处不易产生非正常的形变,进而可以保证扭力梁进行有效移动以平衡车轮的上下跳动。与此同时,将悬架本体与内板分别制作成型,再进行装配,易于控制悬架本体与内板的成型精度,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更加便捷,制作的难度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扭力梁式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扭力梁式悬架的爆炸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扭力梁式悬架的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悬架本体;11、缺口;12、纵梁;2、扭力梁;21、扭力梁本体;22、端臂;3、衬套;31、外套管;32、内杆;33、耳板;4、内板;41、翻边部;42、凹陷部;43、定位部;5、锁止件;6、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
[0022]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3]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纵向”、“横向”、“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亦仅为了便于简化叙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扭力梁式悬架,扭力梁式悬架包括悬架本体1、扭力梁2和衬套3,悬架本体1上设置有缺口11,并且悬架本体1在缺口11处设置有内板4,
内板4的外沿设置有与悬架本体1在缺口11处的侧壁相抵接的翻边部41,翻边部41与悬架本体1连接,内板4的中部向缺口11的内部方向凹陷以形成凹陷部42,衬套3至少部分设置在凹陷部42内,并连接悬架本体1和扭力梁2。
[0026]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悬架本体1设置为框体状,其包括平行且间隙配合的两根纵梁12,并且在悬架本体1上至少有纵梁12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车轮与悬架本体1的两根纵梁12连接。扭力梁2跨设在两根纵梁12之间,其包括扭力梁本体21以及设置在扭力梁本体21的两端的端臂22。可以理解的是,衬套3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衬套3分别连接一组纵梁12和端臂22,以实现悬架本体1与扭力梁2连接。
[0027]缺口11设置在悬架本体1的纵梁12上,并且纵梁12在缺口11所在处沿远离地面的方向凸起,以便于通过衬套3与扭力梁2进行连接,进而避免干涉。缺口11在纵梁12的展开面上设置为矩形,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11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等。内板4的形状与缺口11的形状相似,并且内板4的面积大于缺口11的面积。内板4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以在中部形成凹陷部42,在外沿形成翻边部41。将内板4与悬架本体1装配时,凹陷部42伸入缺口11内,翻边部41与悬架本体1在缺口11处的侧壁相抵接,并且翻边部41与悬架本体1连接;其中,悬架本体1在缺口11处的侧壁可以理解为纵梁12的顶部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式悬架包括悬架本体(1)、扭力梁(2)和衬套(3),所述悬架本体(1)上设置有缺口(11),并且所述悬架本体(1)在所述缺口(11)处设置有内板(4),所述内板(4)的外沿设置有与所述悬架本体(1)在所述缺口(11)处的侧壁相抵接的翻边部(41),所述翻边部(41)与所述悬架本体(1)连接,所述内板(4)的中部向所述缺口(11)的内部方向凹陷以形成凹陷部(42),所述衬套(3)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凹陷部(42)内,并连接所述悬架本体(1)和所述扭力梁(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凹陷部(42)的凹陷方向,所述翻边部(41)的底部一侧与所述悬架本体(1)在所述缺口(11)处的侧壁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41)与所述悬架本体(1)焊接固定,以实现所述翻边部(41)与所述悬架本体(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包括与所述悬架本体(1)连接的内杆(32)以及与所述扭力梁(2)连接的外套管(31),所述外套管(31)套设在所述内杆(32)上,并与所述内杆(32)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洪敖志国狄武飞漆银利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