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50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2
本技术公开一种转向柱及车辆,其中,转向柱包括:柱本体和安装件;柱本体包括管柱段和伸缩段,管柱段设有沿管柱段长度方向延伸的活动腔,伸缩段可活动地插接于活动腔;安装件连接于伸缩段远离管柱段的一端,安装件能够相对伸缩段翻转,安装件用于供方向盘安装本技术技术方案增加驾驶室可供利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传动,特别涉及一种转向柱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驾驶员对驾驶室舒适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上下车方便性及驾驶室空间的调整性逐渐成为影响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尤其对商用车来说,驾驶室内可供利用的空间越大,经过调整后能够获得更大的走动通道,驾驶员上下车就更加方便,当车辆在停驶时,驾驶室内能够获得更大的躺卧空间供驾驶员休息,常见的调整方式是通过调节转向柱的角度来增加驾驶室内的空间,但受限于转向柱的结构限制,能够增加的空间较少,无法满足大部分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柱,旨在增加驾驶室可供利用的空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转向柱,包括:

3、柱本体,包括管柱段和伸缩段,所述管柱段设有沿所述管柱段长度方向延伸的活动腔,所述伸缩段可活动地插接于所述活动腔;以及

4、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伸缩段远离所述管柱段的一端,所述安装件能够相对所述伸缩段翻转,所述安装件用于供方向盘安装。

5、可选地,所述伸缩段的一端凸设有第一凸部,所述安装件的一端凸设有两个相间隔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凸部之间,所述转向柱还包括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凸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凸部。

6、可选地,所述第二凸部抵接于所述伸缩段的端面,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二凸部的一端还设有抵接斜面,所述安装件相对所述伸缩段转动后,所述抵接斜面能够与所述伸缩段的端面抵接。

7、可选地,所述管柱段设有与所述活动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管柱段的外周壁设有收紧槽,所述收紧槽与所述活动腔连通并贯穿至所述开口,所述转向柱还包括收紧机构,所述收紧机构设于所述开口处,且能够用于收紧所述开口。

8、可选地,所述收紧机构包括转动柄、卡箍和螺栓,所述转动柄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卡箍套设于所述管柱段,且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螺栓依次穿设所述卡箍的两端后与所述螺纹孔螺接,转动所述转动柄以将所述卡箍收紧。

9、可选地,所述转动柄和所述卡箍之间设有两个相配合的摩擦盘,一所述摩擦盘安装于所述转动柄,另一所述摩擦盘安装于所述卡箍的外壁面,所述摩擦盘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卡凸,两所述摩擦盘上的多个卡凸交错分布。

10、可选地,所述管柱段和所述伸缩段均呈轴体状,所述活动腔内设有定位结构,所述伸缩段相对所述活动腔伸出时,止位于所述定位结构。

11、可选地,所述转向柱还包括弹簧和定位钢珠,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孔,所述伸缩段的外周壁设有凹槽,所述定位钢珠通过弹簧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凹槽,所述定位钢珠用于卡接所述定位孔。

12、可选地,所述活动腔的截面为多边形状,所述伸缩段的形状适配所述活动腔设置。

13、可选地,所述转向柱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呈套筒状,所述柱本体插接于所述外壳体。

1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前述的转向柱。

15、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柱本体包括管柱段和伸缩段,伸缩段插接于活动腔,且可以沿管柱段的延伸方向移动,伸缩段远离管柱段的另一端与安装件转动连接,在水平方向上,安装件的转动轴线与伸缩段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连接,即安装件能够相对伸缩段翻折,安装件的另一端用于供方向盘的安装,需要进行折叠时,先将伸缩段向上拉动,以给方向盘的翻转腾出空间,拉动到一定位置后再控制安装件相对伸缩段翻折,以使方向盘由朝向驾驶座的状态切换成背离驾驶座的状态,此时能够将仪表台朝向驾驶座一侧的空间腾出,这样设置,仪表台朝向驾驶座一侧的空间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增加驾驶室可供利用的空间,当驾驶员需要休息时,可以获得更大的躺卧空间,并且在方向盘翻折后能够形成更大的走动通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段的一端凸设有第一凸部,所述安装件的一端凸设有两个相间隔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凸部之间,所述转向柱还包括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凸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于所述伸缩段的端面,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二凸部的一端还设有抵接斜面,所述安装件相对所述伸缩段转动后,所述抵接斜面能够与所述伸缩段的端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段设有与所述活动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管柱段的外周壁设有收紧槽,所述收紧槽与所述活动腔连通并贯穿至所述开口,所述转向柱还包括收紧机构,所述收紧机构设于所述开口处,且能够用于收紧所述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机构包括转动柄、卡箍和螺栓,所述转动柄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卡箍套设于所述管柱段,且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螺栓依次穿设所述卡箍的两端后与所述螺纹孔螺接,转动所述转动柄以将所述卡箍收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柄和所述卡箍之间设有两个相配合的摩擦盘,一所述摩擦盘安装于所述转动柄,另一所述摩擦盘安装于所述卡箍的外壁面,所述摩擦盘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卡凸,两所述摩擦盘上的多个卡凸交错分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段和所述伸缩段均呈轴体状,所述活动腔内设有定位结构,所述伸缩段相对所述活动腔伸出时,止位于所述定位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还包括弹簧和定位钢珠,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孔,所述伸缩段的外周壁设有凹槽,所述定位钢珠通过弹簧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凹槽,所述定位钢珠用于卡接所述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的截面为多边形状,所述伸缩段的形状适配所述活动腔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段的一端凸设有第一凸部,所述安装件的一端凸设有两个相间隔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凸部之间,所述转向柱还包括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凸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于所述伸缩段的端面,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二凸部的一端还设有抵接斜面,所述安装件相对所述伸缩段转动后,所述抵接斜面能够与所述伸缩段的端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段设有与所述活动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管柱段的外周壁设有收紧槽,所述收紧槽与所述活动腔连通并贯穿至所述开口,所述转向柱还包括收紧机构,所述收紧机构设于所述开口处,且能够用于收紧所述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机构包括转动柄、卡箍和螺栓,所述转动柄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卡箍套设于所述管柱段,且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螺栓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川刘俊荣杨希志杜建威汤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