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146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其包括壳体、弹性往复运动机构、弹簧套组件和弹性抵压机构,弹性往复运动机构在液压的驱动下带动弹簧套运动向多层波形弹簧运动,第一弹簧与导向杆相互挤压且随着挤压力增大而压缩程度增大,弹簧套继续运动并至与多层波形弹簧开始接触而后相互挤压;撤销液压,弹性往复运动机构、弹簧套组件和多层波形弹簧均恢复至原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层波形弹簧来替代了橡胶,多层波形弹簧属于金属材质,不怕被制动液腐蚀,也有很好的疲劳强度,同时多层波形弹簧的力值具有非线性特性,在与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组合使用时,能更顺滑的过度力值,给驾驶员带来优质的踏板感,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的舒适性。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线控制动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驾驶、电动车的快速发展,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在车辆上应用越来越多,与传统的制动系统相比,这套制动系统在制动时轮缸的液压压力不再由制动主缸直接供给,而是由电磁控制单元将存储在高压蓄能器的液压压力直接分配到各个车轮上的轮缸,以实现制动减速,使得驾驶员无法直接感知制动时反馈到制动踏板上的制动力,丧失了传统制动系统的制动反馈,这就需要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能有一个反作用力来模拟传统制动的踏板感觉,从而踏板模拟器应用而生。
[0003]现有踏板模拟器技术方案通常由两个弹簧、一个橡胶来实现踏板感觉。
[0004]文献1,中国专利CN103818361B,公开了一种踏板模拟器,采用两个不同刚度的弹簧和一个缓冲橡胶来产生阻力。
[0005]文献1,中国专利CN207550177U,公开了一种用于解耦制动系统的踏板模拟器,同样采用了一大回位弹簧、一小回位弹簧和减震橡胶来产生阻力,这种结构有橡胶在压缩后容易产生永久变形、橡胶容易被制动液腐蚀、导致破裂、力值衰减,最终失去踏板感,给驾驶员带来恐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包括:r/>[0009]壳体,内部具有腔室以及与腔室连通的进油口;
[0010]弹性往复运动机构,横向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室内;
[0011]弹簧套组件,包括弹簧套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右端固定设置在弹簧套内,所述弹簧套与所述弹性往复运动机构连接;
[0012]弹性抵压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多层波形弹簧,多层波形弹簧套接在导向杆上,导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套和所述第一弹簧且杆身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连,所述弹性抵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室内;
[0013]油由所述壳体的进油口进入腔室内并形成液压,所述弹性往复运动机构在液压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弹簧套运动向所述多层波形弹簧运动,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导向杆相互挤压且随着挤压力增大而压缩程度增大,所述弹簧套继续运动并至与所述多层波形弹簧开始接触而后相互挤压;撤销液压,所述弹性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弹簧套组件和所述弹性抵压机构中的多层波形弹簧均恢复至原位。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以及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二腔室邻近且连通所述进油口,所述第一腔室的横截面开口尺寸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横截面开口尺寸大小,所述腔室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分界处具有限位槽。
[0015]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往复运动机构包括:
[0016]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限位部,活塞本体右端伸至所述壳体的第二腔室内且与所述壳体的第二腔室形成液压腔,限位部由所述活塞本体凸出设置且运动至所述壳体的腔室的限位槽处而止位;
[0017]第二弹簧,横向连接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弹簧套之间。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套包括:
[0019]弹簧套主体,呈筒状、横向放置且左端和右端均开口,所述弹簧套主体的右端伸向所述弹性往复运动机构的内侧;
[0020]连接部,由所述弹簧套主体的左端凸出设置且与所述弹性往复运动机构的左端连接。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套组件包括:
[0022]第一固定件,固连在所述弹簧套主体的右端开口处且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固连;
[0023]第二固定件,固连在所述导向杆的伸至所述弹簧套内的部分上且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连;
[0024]所述导向杆的右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一固定件且伸至所述弹簧套外。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抵压机构还包括固连在所述壳体的容腔内左端的模拟器堵头。
[00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横向放置且左端固连在所述模拟器堵头上,所述多层波形弹簧的右端凸出所述模拟器堵头的右侧壁。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腔室内顶壁和底壁上均固连有抵靠在所述模拟器堵头的左侧壁上的挡圈。
[00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本体外侧壁和所述壳体的第二腔室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右上端螺接有排气螺钉,排气螺钉通过旋转控制其内部与第二腔室的连通状态。
[0030]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多层波形弹簧来替代了橡胶,多层波形弹簧属于金属材质,不怕被制动液腐蚀,也有很好的疲劳强度,同时多层波形弹簧的力值具有非线性特性,在与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组合使用时,能更顺滑的过度力值,给驾驶员带来优质的踏板感,大大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踏板模拟器的刹车装置示意图;
[0032]图2是踏板模拟器的剖视图;
[0033]图3是踏板模拟器第一工作过程状态图;
[0034]图4是踏板模拟器第二工作过程状态图;
[0035]图5是踏板模拟器第三工作过程状态图;
[0036]图6是踏板模拟器输出踏板力与踏板行程的曲线图;
[0037]图7是踏板模拟器在排气螺钉的内部与第二腔室处于连通状态的第四工作过程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9]如图1和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包括:壳体1、弹性往复运动机构2、弹簧套组件3和弹性抵压机构4。
[0040]壳体1呈筒状且横向放置,壳体1内部具有腔室11以及与腔室11连通的进油口12,其中进油口12位于壳体1的右端。
[0041]如图1和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腔室11包括第一腔室111以及与第一腔室111连通的第二腔室112,其中,第二腔室112邻近且连通进油口12,第一腔室111的横截面开口尺寸大小大于第二腔室112的横截面开口尺寸大小,腔室11在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的分界处具有限位槽113。
[0042]弹性往复运动机构2设置在壳体1的腔室11内。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往复运动机构2包括:活塞21和第二弹簧22。
[0043]其中,活塞21包括活塞本体211和限位部212,活塞本体211呈柱状,活塞本体211右端伸至壳体1的第二腔室112内且与壳体1的第二腔室112形成液压腔8,限位部212由活塞本体211凸出设置且运动至壳体1的腔室11的限位槽113处而止位,限位部212位于邻近活塞本体211的左端位置,限位部212呈环形。
[0044]第二弹簧22的右端与活塞本体211的左端连接而左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部具有腔室以及与腔室连通的进油口;弹性往复运动机构,横向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室内;弹簧套组件,包括弹簧套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右端固定设置在弹簧套内,弹簧套与所述弹性往复运动机构连接;弹性抵压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多层波形弹簧,多层波形弹簧套接在导向杆上,导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套和所述第一弹簧且杆身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连,所述弹性抵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室内;油由所述壳体的进油口进入腔室内并形成液压,所述弹性往复运动机构在液压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弹簧套运动向所述多层波形弹簧运动,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导向杆相互挤压且随着挤压力增大而压缩程度增大,所述弹簧套继续运动并至与所述多层波形弹簧开始接触而后相互挤压;撤销液压,所述弹性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弹簧套组件和所述弹性抵压机构中的多层波形弹簧均恢复至原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以及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二腔室邻近且连通所述进油口,所述第一腔室的横截面开口尺寸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横截面开口尺寸大小,所述腔室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分界处具有限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弹性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限位部,活塞本体右端伸至所述壳体的第二腔室内且与所述壳体的第二腔室形成液压腔,限位部由所述活塞本体凸出设置且运动至所述壳体的腔室的限位槽处而止位;第二弹簧,横向连接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弹簧套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学涛魏跃施明伟黄美龙游水平陈勇辉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