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摩托车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摩托车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175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脚刹子系统具有脚刹常规制动状态、脚刹保压状态、脚刹减压状态及脚刹主动增压状态,手刹子系统具有手刹常规制动状态、手刹保压状态、手刹减压状态及手刹主动增压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一般前轮制动由手刹来控制,后轮制动由脚刹来完成。

2、目前摩托车内的稳定控制系统较为复杂,尤其是需要保证能完成常规制动、保压、减压及主动增压这四种状态,故难以实现内部复杂的油路结构进行了简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脚刹子系统,脚刹子系统包括脚刹、脚刹补液阀、脚刹限压阀、脚刹常开阀、脚刹常闭阀、脚刹蓄能器、脚刹泵件、脚刹单向阀、后轮卡钳及脚刹增压管路,脚刹与后轮卡钳之间设置第一脚刹管路与第二脚刹管路,第一脚刹管路与第二脚刹管路并列连接,脚刹限压阀、脚刹常开阀依次设置于第一脚刹管路,脚刹补液阀、脚刹单向阀、脚刹蓄能器、脚刹常闭阀依次设置于第二脚刹管路,脚刹增压管路一端设置于脚刹限压阀于脚刹常开阀之间,另一端设置于脚刹补液阀与脚刹单向阀之间,脚刹泵件设置于脚刹增压管路,脚刹泵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构成介质从第二脚刹管路向第一脚刹管路单向流动的驱动单向阀,

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手刹子系统,手刹子系统包括手刹、手刹第一常开阀、前轮左卡钳、前轮右卡钳、手刹补液阀、手刹单向阀、手刹蓄能器、手刹常闭阀、手刹限压阀、手刹第二常开阀、手刹泵件、减压管路及手刹增压管路,手刹与前轮左卡钳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刹管路,手刹第一常开阀设置于第一手刹管路,手刹与前轮右卡钳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刹管路,手刹限压阀与手刹第二常开阀依次设置于第二手刹管路,减压管路的一端设置于手刹限压阀与手刹第二常开阀之间,另一端通过手刹常闭阀分别与前轮左卡钳及前轮右卡钳连接,手刹泵件、手刹单向阀、手刹蓄能器依次设置于减压管路,手刹泵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构成介质从减压管路向第二手刹管路单向流动的驱动手刹单向阀,手刹增压管路设置的一端设置于手刹及手刹第一常开阀之间,另一端设置于手刹单向阀与驱动手刹单向阀之间,手刹补液阀设置于手刹增压管路上。

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脚刹泵件与手刹泵件包括液压泵与电机,电机驱动液压泵的运行,所述的手刹子系统与脚刹子系统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器,所述的手刹蓄能器与脚刹蓄能器均为弹簧式蓄能器,脚刹补液阀与手刹补液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脚刹限压阀、手刹限压阀、脚刹常开阀、手刹第一常开阀及手刹第二常开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与单向阀且单向阀并联于二位二通电磁阀,脚刹常闭阀与手刹常闭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

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脚刹子系统具有脚刹常规制动状态、脚刹保压状态、脚刹减压状态及脚刹主动增压状态,手刹子系统具有手刹常规制动状态、手刹保压状态、手刹减压状态及手刹主动增压状态。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脚刹常规制动状态为脚刹补液阀关闭,脚刹限压阀打开,脚刹常开阀打开,脚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从脚刹依次经过脚刹限压阀与脚刹常开阀达到后轮卡钳;手刹常规制动状态为手刹第一常开阀打开,手刹补液阀关闭,手刹限压阀打开,手刹第二常开阀打开,手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从手刹经手刹第一常开阀达到前轮左卡钳以及从手刹经过手刹限压阀与手刹第二常开阀达到前轮右卡钳。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脚刹保压状态为脚刹补液阀关闭,脚刹限压阀打开,脚刹常开阀关闭,脚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不流通;手刹保压状态为手刹第一常开阀关闭,手刹补液阀关闭,手刹限压阀打开,手刹第二常开阀关闭,手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不流通。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脚刹减压状态为脚刹补液阀关闭,脚刹限压阀打开,脚刹常开阀关闭,脚刹常闭阀打开,介质从后轮卡钳经过脚刹单向、脚刹泵件及脚刹限压阀达到脚刹;手刹减压状态为手刹第一常开阀关闭,手刹补液阀关闭,手刹限压阀打开,手刹第二常开阀关闭,手刹常闭阀打开,介质从前轮左卡钳或前轮右卡钳经过手刹常闭阀、手刹单向阀、手刹泵件及手刹限压阀达到手刹。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脚刹主动增压状态为脚刹补液阀打开,脚刹限压阀关闭,脚刹常开阀打开,脚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从脚刹经过脚刹补液阀、脚刹泵件及脚刹常开阀达到后轮卡钳;手刹主动增压状态为手刹第一常开阀打开,手刹补液阀打开,手刹限压阀关闭,手刹第二常开阀打开,手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从手刹经过手刹补液阀、泵件、手刹第二常开阀达到前轮右卡钳。

10、有益效果:使用几个阀完成了对脚刹子系统与手刹子系统的构建,整体结构简洁明了,且使用的阀数量较少,但保证能完成常规制动、保压、减压及主动增压这四种动作,且通过构建上述脚刹子系统与手刹子系统的液压原理图,能在原理图上对电磁阀、电机及泵动作的分析,可在产品设计前从原理上便能做好规划,解决了摩托车稳定控制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时,液压流向的工作原理,以及各元件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简化的表示方式,通过直观的二维,把阀体内部复杂的油路结构进行了简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脚刹子系统,脚刹子系统包括脚刹、脚刹补液阀、脚刹限压阀、脚刹常开阀、脚刹常闭阀、脚刹蓄能器、脚刹泵件、脚刹单向阀、后轮卡钳及脚刹增压管路,脚刹与后轮卡钳之间设置第一脚刹管路与第二脚刹管路,第一脚刹管路与第二脚刹管路并列连接,脚刹限压阀、脚刹常开阀依次设置于第一脚刹管路,脚刹补液阀、脚刹单向阀、脚刹蓄能器、脚刹常闭阀依次设置于第二脚刹管路,脚刹增压管路一端设置于脚刹限压阀于脚刹常开阀之间,另一端设置于脚刹补液阀与脚刹单向阀之间,脚刹泵件设置于脚刹增压管路,脚刹泵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构成介质从第二脚刹管路向第一脚刹管路单向流动的驱动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刹子系统,手刹子系统包括手刹、手刹第一常开阀、前轮左卡钳、前轮右卡钳、手刹补液阀、手刹单向阀、手刹蓄能器、手刹常闭阀、手刹限压阀、手刹第二常开阀、手刹泵件、减压管路及手刹增压管路,手刹与前轮左卡钳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刹管路,手刹第一常开阀设置于第一手刹管路,手刹与前轮右卡钳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刹管路,手刹限压阀与手刹第二常开阀依次设置于第二手刹管路,减压管路的一端设置于手刹限压阀与手刹第二常开阀之间,另一端通过手刹常闭阀分别与前轮左卡钳及前轮右卡钳连接,手刹泵件、手刹单向阀、手刹蓄能器依次设置于减压管路,手刹泵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构成介质从减压管路向第二手刹管路单向流动的驱动手刹单向阀,手刹增压管路设置的一端设置于手刹及手刹第一常开阀之间,另一端设置于手刹单向阀与驱动手刹单向阀之间,手刹补液阀设置于手刹增压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刹泵件与手刹泵件包括液压泵与电机,电机驱动液压泵的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刹子系统与脚刹子系统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刹蓄能器与脚刹蓄能器均为弹簧式蓄能器。

6.一种摩托车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示的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实现的,其特征在于:脚刹子系统具有脚刹常规制动状态、脚刹保压状态、脚刹减压状态及脚刹主动增压状态,手刹子系统具有手刹常规制动状态、手刹保压状态、手刹减压状态及手刹主动增压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刹常规制动状态为脚刹补液阀关闭,脚刹限压阀打开,脚刹常开阀打开,脚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从脚刹依次经过脚刹限压阀与脚刹常开阀达到后轮卡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刹保压状态为脚刹补液阀关闭,脚刹限压阀打开,脚刹常开阀关闭,脚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不流通;手刹保压状态为手刹第一常开阀关闭,手刹补液阀关闭,手刹限压阀打开,手刹第二常开阀关闭,手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不流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刹减压状态为脚刹补液阀关闭,脚刹限压阀打开,脚刹常开阀关闭,脚刹常闭阀打开,介质从后轮卡钳经过脚刹单向、脚刹泵件及脚刹限压阀达到脚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刹主动增压状态为脚刹补液阀打开,脚刹限压阀关闭,脚刹常开阀打开,脚刹常闭阀关闭,介质从脚刹经过脚刹补液阀、脚刹泵件及脚刹常开阀达到后轮卡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脚刹子系统,脚刹子系统包括脚刹、脚刹补液阀、脚刹限压阀、脚刹常开阀、脚刹常闭阀、脚刹蓄能器、脚刹泵件、脚刹单向阀、后轮卡钳及脚刹增压管路,脚刹与后轮卡钳之间设置第一脚刹管路与第二脚刹管路,第一脚刹管路与第二脚刹管路并列连接,脚刹限压阀、脚刹常开阀依次设置于第一脚刹管路,脚刹补液阀、脚刹单向阀、脚刹蓄能器、脚刹常闭阀依次设置于第二脚刹管路,脚刹增压管路一端设置于脚刹限压阀于脚刹常开阀之间,另一端设置于脚刹补液阀与脚刹单向阀之间,脚刹泵件设置于脚刹增压管路,脚刹泵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构成介质从第二脚刹管路向第一脚刹管路单向流动的驱动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刹子系统,手刹子系统包括手刹、手刹第一常开阀、前轮左卡钳、前轮右卡钳、手刹补液阀、手刹单向阀、手刹蓄能器、手刹常闭阀、手刹限压阀、手刹第二常开阀、手刹泵件、减压管路及手刹增压管路,手刹与前轮左卡钳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刹管路,手刹第一常开阀设置于第一手刹管路,手刹与前轮右卡钳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刹管路,手刹限压阀与手刹第二常开阀依次设置于第二手刹管路,减压管路的一端设置于手刹限压阀与手刹第二常开阀之间,另一端通过手刹常闭阀分别与前轮左卡钳及前轮右卡钳连接,手刹泵件、手刹单向阀、手刹蓄能器依次设置于减压管路,手刹泵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构成介质从减压管路向第二手刹管路单向流动的驱动手刹单向阀,手刹增压管路设置的一端设置于手刹及手刹第一常开阀之间,另一端设置于手刹单向阀与驱动手刹单向阀之间,手刹补液阀设置于手刹增压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刹泵件与手刹泵件包括液压泵与电机,电机驱动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细牙黄美龙张元河卢海睿李雪莱胡晨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