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33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以导接一同轴电缆,其包括一连接端子、一收容连接端子的绝缘本体、一于绝缘本体内压固连接端子的绝缘外盖及一包覆该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连接端子具有一条板形的导接部,导接部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凸设有若干个卡点。绝缘本体内开设有一第一开槽及一狭长槽。连接端子的导接部设置于第一开槽及狭长槽内,其卡点卡置于第一开槽及狭长槽的两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可更牢固地收容于绝缘本体内,不易发生位移,从而可方便对接的插头连接器进行插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接同轴电缆之同轴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证书第M306415号揭示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一连接端子、一绝缘构件及一金属壳体。绝缘构件具有一绝缘本体,连接端子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绝缘构件由金属壳体包覆。然而,上述现有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连接端子难以在绝缘本体内牢固固定,容易发生位移,因而当对接的插头连接器插入该同轴电缆连接器时,容易产生插接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提供一种可使其连接端子更牢固地固定于绝缘本体内,从而可方便对接的插头连接器进行插接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以导接一同轴电缆,该同轴电缆包括一中心导体。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一连接端子、一收容该连接端子的绝缘本体、一于绝缘本体内压固该连接端子的绝缘外盖及一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连接端子具有一导接部及接触部,导接部的两侧缘向外凸设有卡点。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座及一位于该底座上部的结合体,绝缘本体上开设有一容置槽,结合体上开设有一第一开槽及一狭长槽,该第一开槽及狭长槽分别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且狭长槽一端与外界连通。绝缘外盖具有相互连接的一第一连接块及一第二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及一第二连接块的宽度分别对应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及狭长槽的宽度。其中,连接端子的接触部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其导接部设置于第一开槽及狭长槽内,且其卡点卡置于第一开槽及狭长槽的两侧壁上;绝缘外盖分别设置于容置槽和狭长槽内,由此将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压覆于连接端子上。如上所述,本技术同轴电缆连接器通过连接端子上设置的若干个卡点卡置于第一开槽及狭长槽的两侧壁上,使得连接端子可以更牢固地固定于绝缘本体内,不易发生位移,因此可方便对接的插头连接器进行插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同轴电缆连接器及一适用本技术的同轴电缆的立体分解图,其中金属壳体为组装前尚末弯折包覆的状态;图2是图1所示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绝缘外盖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连接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同轴电缆连接器与一同轴电缆组装后的立体图。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连接端子    10     导接部        11卡点        111    接触部        12夹持臂      13     绝缘本体      20底座        21     结合体        22容置槽      221    第一开槽      222狭长槽      223    第二开槽      224支持部      225    卡持块        226绝缘外盖    30     第一连接块    31第一卡持部  311    第二连接块    32-->第二卡持部    321        凸块        33第一凹槽      34         第二凹槽    35金属壳体      40         金属本体    41包覆部        42         主体部      421第一夹持片    422        第二夹持片  423第三夹持片    424        同轴电缆    5中心导体      51         内绝缘层    52金属编织层    53         外绝缘层    54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功效,以下配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以导接一同轴电缆5。该同轴电缆5包括一中心导体51、一内绝缘层52、一金属编织层53及一外绝缘层54。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一连接端子10、一容置连接端子10的绝缘本体20、一于绝缘本体20内压固连接端子10的绝缘外盖30及一包覆绝缘本体20的金属壳体40。请参阅图1及图2,连接端子10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大致呈矩形板状的导接部11及由靠近导接部11一端的两侧缘分别向下延伸而形成的接触部12。导接部11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凸设有若干个卡点111。导接部11远离接触部12一端的两侧缘分别延伸形成一条板形的夹持臂13。请参阅图1,绝缘本体20由塑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呈圆柱形的底座21及一成型于底座21之上部的结合体22。绝缘本体20上开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容置槽221。结合体22由上表面向下开设一第一开槽222及一狭长槽223,第一开槽222及狭长槽223分别与容置槽221相通,且狭长槽223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第一开槽222及狭长槽223的宽度与连接端子10之导接部11的宽度相当。狭长槽223与外界连通的一端宽度变宽而形成一第二开槽224。狭长槽223及第二开槽224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支持部225。容置槽221两内壁的上部及狭长槽223两内壁的上部分别凸设有至少一卡持块226。-->请参阅图1及图3,绝缘外盖30由塑胶材料制成,其具有一呈条板形立体状的第一连接块31及一连接于第一连接块31一端的呈长方形块状的第二连接块32,且第二连接块32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块31的宽度。第一连接块31及第二连接块32的底面两侧分别向外凸伸设有一第一卡持部311及一第二卡持部321。绝缘外盖30之第一连接块31的底面中部凸出设有一凸块33,第二连接块32的底面中部依次凹设有一弧形的第一凹槽34和一弧形的第二凹槽35,且第二凹槽35的截面直径较之第一凹槽34稍大。第一凹槽34的截面直径稍大于同轴电缆5之中心导体51的直径。第一凹槽34一端与凸块33相连接。请参阅图1,金属壳体40具有一金属本体41及一连接于金属本体41之上端缘的包覆部42。包覆部42具有一主体部421,主体部421两侧依序间隔地对称延伸有一对第一夹持片422,一对第二夹持片423及一对第三夹持片424。金属本体41大致呈圆筒状,其外圆周壁的上半部平行延伸出一对延伸臂411。两延伸臂411的末端向内侧相对弯折,且于两延伸臂411末端之间形成一缺口412。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上述同轴电缆连接器与同轴电缆5之间的电性连接可由下述步骤达成:首先,同轴电缆5的中心导体51抵接于连接端子10的导接部11,并通过机台铆压使连接端子10的两夹持臂13弯曲而夹固同轴电缆5的中心导体51,以实现同轴电缆5与连接端子10之间的电性连接。其次,将连接有同轴电缆5的连接端子10置入绝缘本体20内。其中,连接端子10的接触部12容置于绝缘本体20的容置槽221内,导接部11容置于第一开槽222及狭长槽223内,夹持臂13设置于第二开槽224内。此时,连接端子10的卡点111分别卡置于第一开槽222及狭长槽223的两侧壁上,使得连接端子10可牢固地收容并固定于绝缘本体20内。然后,将绝缘外盖30卡扣于容置有连接端子10的绝缘本体20上。其中,绝缘外盖30的第一卡持部311及第二卡持部321分别卡置于结合体22的卡持块226下方。此时,绝缘外盖30的凸块33-->压持于连接端子10的导接部11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以导接一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具有一中心导体;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一连接端子、一收容连接端子的绝缘本体、一于绝缘本体内压固连接端子的绝缘外盖及一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座及一位于该底座上部的结合体,底座上开设有一容置槽;连接端子具有一导接部和接触部,接触部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绝缘外盖具有相互连接的一第一连接块及一第二连接块,其特征在于:连接端子的导接部之两侧缘向外凸设有若干个卡点,绝缘本体的结合体上开设有一第一开槽及一狭长槽,第一开槽及狭长槽分别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导接部设置于第一开槽及狭长槽内,卡点卡置于第一开槽及狭长槽的两侧壁上,绝缘外盖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宽度分别对应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及狭长槽的宽度并设置于容置槽及狭长槽内,由此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压覆于连接端子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以导接一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具有一中心导体;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一连接端子、一收容连接端子的绝缘本体、一于绝缘本体内压固连接端子的绝缘外盖及一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座及一位于该底座上部的结合体,底座上开设有一容置槽;连接端子具有一导接部和接触部,接触部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绝缘外盖具有相互连接的一第一连接块及一第二连接块,其特征在于:连接端子的导接部之两侧缘向外凸设有若干个卡点,绝缘本体的结合体上开设有一第一开槽及一狭长槽,第一开槽及狭长槽分别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导接部设置于第一开槽及狭长槽内,卡点卡置于第一开槽及狭长槽的两侧壁上,绝缘外盖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宽度分别对应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及狭长槽的宽度并设置于容置槽及狭长槽内,由此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压覆于连接端子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导接部一端的两侧缘分别延伸形成一条板形的夹持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槽的外侧连接有一第二开槽,该第二开槽与外界相通,所述夹持臂容置于该第二开槽内。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信宗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