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48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于连接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同轴电缆外导体和介电层,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外导体、绝缘体、中心导体和卡接套环,外导体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卡接套环套设在外导体的后段上,用于卡接同轴电缆外导体,卡接套环的中心通孔的内径大于外导体的后段的内径;外导体的中段的外表面上设有收缩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第一台阶用于套接外螺母,卡接套环抵靠在第二台阶上,卡接套环的外径大于外导体的中段位于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通过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限定外螺母的轴向位置,简化了结构,安装匹配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时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精简结构的同轴电缆连接O
技术介绍
同轴电缆广泛用于各种信号传输尤其是视频信号传输的场合,不同电缆之间需要 有效的连接,以便有效传输信号,避免信号的衰减。为此,现有技术中已经使用了多种同轴 电缆的连接装置。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其用于连接图1所示的同 轴电缆10,同轴电缆10包括内导体11 (即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为了便于区别描述而使用 内导体替代,它们是等价的)、编织外导体13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介电层12,编织外导体 13外面具有外皮14,同轴电缆连接器20包括沿轴向设有中心通道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具有用于连接匹配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的第一端和用于插入所述同轴电缆10的第二端,所述外导体从所述第一端到第二端依次 分为前段231、中段232和后段233,外导体的前段231的内径小于外导体的中段232的内 径,外导体的前段231与外导体的中段232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外导体的中段232通过收缩 的台阶过渡到外导体的后段233,外导体的后段233的内径小于外导体的中段232的内径;设置在所述中心通道内,沿轴向设有中心通孔的绝缘体22,绝缘体22的外径与外 导体的中段232的内径匹配,其一端抵靠在外导体的前段231与外导体的中段232形成的 台阶上,另一端抵靠在外导体的中段232与外导体的后段233形成的台阶上,从而实现轴向 定位;容置在绝缘体22的中心通孔内的中心导体21 ;沿轴向设有中心通孔的卡接套环24,卡接套环24套设在所述外导体的后段233 上,用于卡接编织外导体13(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卡接套环24的中心通孔的内径大于 所述外导体的后段233的内径,卡接套环24与外导体的后段233之间形成的空隙容置编织 外导体13,使用通用工具(如六角工具)给卡接套环24施加外力,材质较软的卡接套环24 轴向收缩变形实现卡接编织外导体13 ;外螺母25通过具有弹性的卡环26卡接在外导体的中段232的外表面上,其轴向位置固定。本专利技术人发现这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存在以下问题1、在同轴电缆连接器相互连接时,如果外螺母25能够沿外导体的第二端后退一 段距离,中心导体之间、外导体之间连接好后,再拧紧外螺母25是最理想的安装方式。而上 述同轴电缆连接器20的外螺母25需要借助卡环26卡接在外导体的中段232的外表面上, 而且其轴向位置固定,增加了安装难度。2、绝缘体22设置外导体的中段232内,为了实现电气补偿,外导体的中段232厚 度很大,在接口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外螺母25与外导体中段232卡接的一端的内径需要增大,使得外螺母25的结构相对复杂,加工难度增大。3、绝缘体22的外径大于外导体的前段231和外导体的后段233的内径,使得绝缘 体22无法从外导体的第一端或者第二端塞入,因此外导体不能一次成型,其前段231或后 段233与中段232之间必须是可拆卸的,增大了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 便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于连接同轴电缆, 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同轴电缆外导体和介电层,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沿轴向设有中心通道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具有用于连接匹配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的第一端和用于插入所述同轴电缆的第二端,所述外导体从所述第一端到第二端依次分为 前段、中段和后段;设置在所述中心通道内,沿轴向设有中心通孔的绝缘体;容置在所述绝缘体的中心通孔内的中心导体;沿轴向设有中心通孔的卡接套环,所述卡接套环套设在所述外导体的后段上,用 于卡接所述同轴电缆外导体,所述卡接套环的中心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后段的内 径;所述外导体的中段的外表面上设有收缩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用 于套接外螺母,所述卡接套环抵靠在第二台阶上,所述卡接套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 中段位于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的外径。作为优选,所述绝缘体设在所述外导体的前段内;所述中心导体包括圆柱部和外 径大于所述圆柱部的圆环部,所述圆环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的深孔,所 述圆柱部与所述圆环部通过中心导体台阶过渡,所述中心导体的圆柱部插入所述绝缘体的 中心通孔内,所述中心导体的圆环部通过所述中心导体台阶抵靠在所述绝缘体的端面上。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导体的圆环部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电气补偿的第一环形凸 起。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导体的圆环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圆环部的深孔连通的 通孑L。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导体的圆柱部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定位的凸刺机构。作为优选,所述外导体的前段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绝缘体的外表 面设有收缩的绝缘体台阶,所述绝缘体通过所述绝缘体台阶抵靠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端 面上。作为优选,所述同轴电缆外导体为编织外导体。作为优选,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中心导体的圆环部端面抵靠的隔热 片,所述隔热片的外径与所述外导体的后段的内径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卡接套环的外径大于外导体的中段位于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的外径,从而 将外螺母限定在外导体的中段上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无需设置用于固定外螺母的卡环,不但简化了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结构,而且外螺母能够轴向移动,连接匹配的同轴电缆 连接器时更加方便。2、绝缘体和中心导体的形状和固定方式的改变,使得绝缘体的外径缩小了,可以 直接从外导体的第二端塞入中心通道内,因此外导体可以一体成型,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安装难度。3、外导体的中段与中心导体的圆环部之间利用空气作为介质,使得外导体的中段 厚度可以变小,在接口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外螺母与外导体套接的一端的内径无需放大,简 化了外螺母的结构。4、绝缘体32的缩小以及所述外导体的中段332厚度变小可以节省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同轴电缆沿轴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沿轴向局部抛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沿轴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安装好同轴电缆后沿轴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中心导体沿轴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安装好同轴电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
技术介绍
10同轴电缆11内导体(中心导体)12介质层13编织外导体14外皮20同轴电缆连接器21中心导体22绝缘体231外导体的前段232外导体的中段233外导体的后段24卡接套环25外螺母26卡环本技术实施例30同轴电缆连接器31中心导体311圆柱部312圆环部3111凸刺机构3121深孔3122通孔3123第一环形凸起313中心导体台阶32绝缘体321绝缘体台阶331外导体的前段3311第一环形凸起332外导体的中段3321第一台阶3322第二台阶333外导体的后段34卡接套环35外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为了描述方便,以本实施例的同轴 电缆连接器连接具有编织外导体的同轴电缆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技术的同轴电缆 连接器同样可以用于连接其它类型的同轴电缆,挖去一部分介电层即可。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30用于连接同轴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于连接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同轴电缆外导体和介电层,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沿轴向设有中心通道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具有用于连接匹配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第一端和用于插入所述同轴电缆的第二端,所述外导体从所述第一端到第二端依次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设置在所述中心通道内,沿轴向设有中心通孔的绝缘体;容置在所述绝缘体的中心通孔内的中心导体;沿轴向设有中心通孔的卡接套环,所述卡接套环套设在所述外导体的后段上,用于卡接所述同轴电缆外导体,所述卡接套环的中心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后段的内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的中段的外表面上设有收缩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用于套接外螺母,所述卡接套环抵靠在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卡接套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中段位于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