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82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它能保证确定、稳定的接触,并且能充分的减小尺寸和厚度。同轴插座(1)包括:一立方体形状的合成树脂制绝缘壳体(2);一内部端子(30),该内部端子是由一金属的固定端子(4)和一藉弹性金属制成的可动端子(5)组成,它们都是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一空腔或内部空间(3)内;一橡胶弹性体(51),它是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空腔(3)中可动端子(5)的下方;以及一外部端子或外部导体(40),它覆盖了绝缘壳体(2)的主要部分。绝缘壳体2的空腔3是一个垂直的圆柱形空间;其上侧形成了环形入口(7),接配的同轴连接器的中心接触件可以通过该入口向下插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小型电子设备或类似物的同轴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同轴连接器,它具有设置在一绝缘壳体内的一可动端子和一固定端子,当有一接配的同轴连接器与该连接器相连或脱开时,所述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相互连接或脱开。传统的用于便携式通讯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的同轴连接器具有如图11A所示的结构。传统的同轴连接器80具有一固定端子83和一弹性可动端子84,它们都处在圆柱形绝缘壳体81的一空腔82内。固定端子83和可动端子84的左端都是固定的,它们分别沿着空腔82的底面和顶面向右延伸。固定端子83和可动端子84之间带有预定的间隔。绝缘壳体81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圆筒形的外部端子86它与绝缘壳体81的圆柱形外周面85紧密接触。当没有接配的同轴连接器与该同轴连接器相连时,弹性可动端子84与固定端子83保持接触。当有一接配的同轴连接器与该同轴连接器相连时,可动端子84被穿过入口87而插入的一中心接触件88向上推,与固定端子83脱开接触,使得中心接触件88如图12所示那样与可动端子84接触,并且还使得接配的同轴连接器的外部导体(未示)与同轴连接器80的外部端子86接触。然而,在前述传统的同轴连接器80中,固定端子83和可动端子84是设置成:它们与接配的同轴连接器之中心接触件88在同一方向上串联连接,因而,使同轴连接器80的横向尺寸不可能小于端子全长和中心接触件全长之和。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难于减小尺寸和厚度,不能满足使便携式通讯设备及类似物进一步紧凑的要求。有这样一种作法可以减小如图11所示结构的尺寸,即,减小让中心接触件88插入的入口87的尺寸。但是,这样必然会使端子83和84相互隔开的间隔变小,因而会导致两端子83和84对高频信号的电绝缘不充分。对减小厚度所遇到的困难是,固定端子83和可动端子84之间沿垂直方向有一个很大的间距LY;间距LY自然会增加同轴连接器80的厚度,因而不能达到所需的较小厚度。当然,可通过减小间距LY用来减小厚度;但是,这样会使固定端子83和可动端子84靠得太近,于是在它们处于脱开状态时,不能对高频信号产生足够的电绝缘作用。这意味着基本上不能通过缩短间距LY用来减小厚度。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可靠、稳定-->接触,并且能充分减小尺寸和厚度的同轴连接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连接器,它包括:一绝缘壳体,它具有一空腔以至少容纳一接配同轴连接器的一中心接触件;一内部端子,它是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的空腔内,与所述中心接触件的插入方向大致成直角凸伸,该内部端子是由可相互连接或脱开的一固定端子和一可动端子组成;一弹性体,它可借助可动端子所施加的压力而处于一种压缩状态,该弹性体处于绝缘壳体之空腔的底面和可动端子之间;以及一外部端子,它设置在绝缘壳体的外表面上,当接配的同轴连接器与该同轴连接器相连接时,所述外部端子和接配同轴连接器的外导体接触;其中,当没有和接配的同轴连接器连接时,内部端子中的可动端子是借助其本身的弹簧力以及弹性体的弹力,沿与中心接触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到推动而和固定端子接触,从而使该两端子处于导通状态,当和接配的同轴连接器连接时,插入空腔的中心接触件把可动端子往下推到空腔的底部,使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脱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佳形式中,构成内部端子的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是从绝缘壳体之空腔的内周面上的两个位置起凸伸至距离空腔底面有一预定距离的点,所述两个位置大致是彼此相对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形式中:绝缘壳体大致为立方体形状;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的引导部分延伸至绝缘壳体的底部,形成了几乎与绝缘壳体的后表面齐平的连接端;    所述外部端子是一板状元件,它连接于绝缘壳体并且具有沿纵向看大致为U形的截面,在覆盖绝缘壳体顶面的一平的部分的中央形成有一通孔,用以让接配同轴连接器插入绝缘壳体的空腔,与所述平的部分的两侧相连续的弯折部沿绝缘壳体侧壁的外表面延伸至绝缘壳体的底部,以形成几乎和绝缘壳体的后表面齐平的连接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形式中,所述绝缘壳体是和外部端子形成一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同轴连接器中,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在绝缘壳体的空腔内,沿几乎垂直于接配同轴连接器之中心接触件的插入方向的方向凸伸;弹性体可在可动端子的压力作用下处于一种被压缩的状态,并且它是处在绝缘壳体之空腔的底面和可动端子之间;当没有和接配的同轴连接器连接时,可动端子能借助其本身的弹簧力以及弹性体的弹力,沿与中心接触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到推动而和固定端子接触,从而使该两端子处于电导通状态。当和接配的同轴连接器连接时,基本上沿垂直于两端子的方向插入空腔的中心接触件把可动端子往下推到空腔的底部,使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脱开,因而使它们脱离电气连接的关系,而同时中心接触件又和可动端子电连接。与图11和图12所示的传统的同轴连接器不同,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都大致和接配同轴连接器的中心接触件成直角,而不是与之平行地设置。因此,端子和中心接触件的总长不会对同轴连接器尺寸的减小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当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分开时,它们之间的间隔等于中心接触件把移动端子向底面推动的长度。因此,即使当同轴连接器做得比较小时,通过把中心接触件的抵达点设定在一个合适的点上,也可以使两端子在不接触时具有足够的间隔。此外,除了其本身的弹簧力以外,可动端子借助被压缩的弹性体的弹力,可以和固定端子产生并保持接触。这样就增强了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之间的接触力,减小了接触阻力。可动端子不仅仅是依靠其自身的弹簧力而与固定端子接触;因此,即使当把可动端子做得比较短并使可动端子的弹簧力降低时,也可以利用弹性体的弹力而使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保持接触。这样就可以把可动端子做得更短一些。简言之,从上述的操作中可以看出,与传统的例子相比,在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之间可以实现稳定和确实的接触,还可以显著地减小尺寸和厚度。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是设置成相互面对的状态,而不是像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传统的例子那样垂直地设置。因此,不再需要把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垂直地设置成其间带有一较大的允许间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的设置不会影响减小同轴连接器的厚度所作的努力。为便于理解,结合图12所示的传统的同轴连接器80来描述这一方面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下,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是设置成相互面对的状态,固定端子83将处在接触点P上,也就是说处在和可动端子84相同的高度上。这样可以使厚度减小LZ。通过把绝缘壳体做成立方体形状,并且将外部端子的平的部分连接到壳体的顶部,就可以利用一芯片放置器来方便地进行安装,因此使本专利技术显得更为高效。通过使外部端子的两弯折部分,以及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的引导部分延伸至绝缘壳体的底部,以形成和绝缘壳体的后表面大致齐平的连接端,可以方便地实现平面安装。把绝缘壳体和外部端子做成一体,就可以在制造绝缘壳体的同时,把绝缘-->壳体和外部端子组装起来。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个同轴插座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的整个同轴插座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的同轴插座的前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的同轴插座的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的同轴插座的侧视图;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壳体,它具有一空腔以至少容纳一接配同轴连接器的一中心接触件; 一内部端子,它是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的空腔内,与所述中心接触件的插入方向大致成直角凸伸,该内部端子是由可相互连接或脱开的一固定端子和一可动端子组成; 一弹性体,它可借助可动端子所施加的压力而处于一种压缩状态,该弹性体处于绝缘壳体之空腔的底面和可动端子之间;以及 一外部端子,它设置在绝缘壳体的外表面上,当有接配的同轴连接器与该同轴连接器相连接时,所述外部端子和接配同轴连接器的外导体接触; 其中,当没有和接配的同轴连接器连接时,内部端子中的可动端子是借助其本身的弹簧力以及弹性体的弹力,沿与中心接触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到推动而和固定端子接触,从而使该两端子处于导通状态,当和接配的同轴连接器连接时,插入空腔的中心接触件把可动端子往下推到空腔的底部,使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脱开。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6-12 151237/961.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它具有一空腔以至少容纳一接配同轴连接器的一中心接触件;一内部端子,它是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的空腔内,与所述中心接触件的插入方向大致成直角凸伸,该内部端子是由可相互连接或脱开的一固定端子和一可动端子组成;一弹性体,它可借助可动端子所施加的压力而处于一种压缩状态,该弹性体处于绝缘壳体之空腔的底面和可动端子之间;以及一外部端子,它设置在绝缘壳体的外表面上,当有接配的同轴连接器与该同轴连接器相连接时,所述外部端子和接配同轴连接器的外导体接触;其中,当没有和接配的同轴连接器连接时,内部端子中的可动端子是借助其本身的弹簧力以及弹性体的弹力,沿与中心接触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到推动而和固定端子接触,从而使该两端子处于导通状态,当和接配的同轴连接器连接时,插入空腔的中心接触件把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山利隆冈田刚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