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74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套管部(12)的管座部分设有兼作管座的连接片(46),从而可适应于小型化的插座。在套管部(12)的一部分上设有使接点面向外侧的插头连接用套管弹簧(13),该套管弹簧(13)的接点轴支承着做成圆弧状的左右端部,其中央位置由沿圆弧中心方向弯曲的3点支承着。套管弹簧(13)通过冲裁弯曲而制成,易于加工而且降低了尺寸精度的要求,可小型化,易于组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座,更详细地说,是关于具有插头连接用套管弹簧的插座,插头连接用套管弹簧在相当于管座部分的位置的一部分上面对接点而配设着。技术背景以往,这种插座公知的结构是,在用于插入插头的开口部分的套管部上设置有圆筒形状的管座接片。该管座接片的结构是具有作为端子的功能,该端子与插头一侧的端子电连接在一起。以这种管座部分为接点的技术在日本特开平1-73899号公报中已经公开。该公报所揭示的接点结构是做成管座状,也就是说做成圆筒形状,并且以不产生晃动的尺寸嵌入壳体的套管部。但是,把管座接片做成圆筒形状时,材料重量会增大,而且必须在无晃动的状态下把管座接片嵌入套管部,结果带来了加工尺寸精度要求高而且不能小型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管座部分的接点结构的尺寸精度要求的插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管座部分的接点结构小型化而且组装及加工容易、接触正确的插座。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座,包括:具有能插入插头的插头插入孔的套管部;具有本体部的壳体,该本体部形成与该插头插入孔连通的空腔;使接点面对该本体部的空腔的数个插头连接用弹簧;在上述套管部的一部分上配设有使接点面向外侧的插头连接用套管弹簧。另外,上述套管弹簧的接点由支承片和舌片构成,支承片轴支承着做成圆弧状的左右端部,舌片通过将其中央位置朝圆弧径向中心位置的方向弯曲而形成,用上述支承片和舌片的3点连接并支承上述插头的连接片。还有,上述套管弹簧通过把做成圆弧状的插头接触部两端向相反方向弯曲而形成支承片,上述插头的连接片根据上述插头接触部的圆-->弧部分的推压所产生的弹性变形,使上述支承片的端部可从上述套管部的面上自由地出入。通过在能插入这种插座插头的套管部外侧的一部分上设置圆弧状的套管弹簧,可以只通过冲裁弯曲而制造,使得加工易于实现,降低了尺寸精度的要求,达到小型化的目的,而且易于组装。另外,套管弹簧做成只将被插座推压的部分推回的3点接触结构,因而,降低了尺寸精度的要求,且能够小型化,还能得到正确的接触。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将本专利技术的插座结构分解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设置在该插座接口部分的第一套管弹簧(插头连接用套管弹簧)的卡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与该套管部卡合的第一套管弹簧(插头连接用套管弹簧)的俯视图。图4是插座的侧视图。图5及图6是表示将插头插入上述插座时的断面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形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插座实施例加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插座如图1所示,大致做成立方体,包括其内部形成空腔的壳体10;卡合并卡止在套管部12的端部左侧壁面上、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管弹簧13,其中,套管部12具有处于该壳体10前面侧的插头插入孔11;与壳体10的套管部12的开口端部右侧壁面卡合并卡止的第二套管弹簧14;沿着从壳体10的后方一侧观察而设置在左侧壁面上的导向部插入并卡止的片弹簧15;从该片弹簧15的后方插入的第二端子16;从壳体10的后方一侧观察而插入并卡合、卡止在右侧的壁面上的弹性片17;从该弹性片17的后方插入的第一端子18。在壳体10的内部设有3极接点,1极为设置在套管12的开口端部的接口部分的结构。该第一套管弹簧13是插头连接用套管弹簧,第二套管弹簧14、片弹簧15及弹性片17是数种插头连接用弹簧。壳体10由套管部12和本体部19构成。套管部12具有做成圆筒状的插头插入孔11,引导插头从其前面一侧插入,本体部19与插头插入孔11连接地设置着。壳体10还做成这样的结构:在与插头插入孔11的一-->部分外侧面连接地设置的本体部19的侧面,附设有第一套管弹簧卡合部20,在该第一套管弹簧卡合部20的相反一侧、即本体部19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套管弹簧卡合部21,在第一套管弹簧卡合部20的一侧、即本体部19的后方端侧设置有卡合并卡止弹性片17的弹性片卡合部22,在该弹性片卡合部22的相反一侧的侧面设有卡合并卡止片弹簧15的片弹簧卡合部23。第一套管弹簧卡合部20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主要是如图2所示,由设置在插头插入孔11的外侧外周的一部分上的支承片卡合部24以及和该支承片卡合部24连接并以上下部分卡合的本体卡合部25构成。支承片卡合部24如图2所示,其结构是设置有把套管部12的一部分沿圆周曲面切去而形成的凹部26以及处在该凹部26两端的相互对峙的卡合凸部27。该凹部26的中央位置的前端缘进行倒角加工。第一套管弹簧13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是通过对板材进行冲裁而形成的,设置有把一块板的前端侧做成圆弧状的插头接触部28、其后端侧做成平板形状的本体部29以及从本体部29的下端部朝垂直方向的外侧竖起的端子部30。该插头接触部28的直径小于凹部26的直径,这样,卡合时能够形成间隙。插头接触部28由舌片31及支承片32构成。舌片31从插头接触部28的中央端部突出,并且朝圆弧的径向中心位置方向稍稍弯曲,而且还进行了倒角加工。支承片32是把做成圆弧状的两端部向相反方向弯曲而形成的。这样,套管弹簧(第一套管弹簧28)通过把做成圆弧状的插头接触部28的两端部朝相反方向弯曲而形成支承片32,插头45的连接片46(参照图6)根据插头接触部28圆弧部分的推压所产生的弹性变形,使支承片32的端部可从套管部12的面自由地出入。根据这种结构,如后面所述,可使在插头45的连接片46推压插头接触部28的圆弧部分的状态下连接、而且被推压而产生弹性变形的插头接触部28为通过支承片32从套管部12的面向外弹出,而仅将被推压部分推回的3点接触结构。第二套管弹簧14如图1、图4~6所示,设置有接点部33,并且在该接点部33的相反一侧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端子部34,其中的接点部-->33是通过把一块板弯曲、并使弯曲的上部部分朝倾斜方向延伸而设置的。该接点部33在与第二套管弹簧卡合部21卡合时,是被卡合并卡止在从壳体10中向内部空间开口的顶壁部分面对内部的状态下(参照图3及图5)。弹性片17如图1及图6所示做成长方形状,由前端一侧宽度变窄且自由端部一侧弯曲的接点部35和从基部一侧的下端部沿垂直方向延伸设置的舌片状端子部36构成。这样的弹性片17插入壳体10的后方端部上设置的弹性片卡合部22中时,可卡止在接点部35从壳体10的空腔内的左侧靠近的状态下。第一端子18如图1及图6所示,由做成长方形状的中间开有空腔的接点部37和在下端部弯曲而形成的端子部38构成。在从壳体10的后方插入上述弹性片17、使该弹性片17卡合并卡止后,把做成这种结构的第一端子18从后方以接点部37朝前地插入并使之卡合并卡止。于是,如图6所示,第一端子18的接点部37可以在与弹性片17的接点部35的背面一侧连接的状态下卡合并卡止。片弹簧15如图1、图4及图6所示,是从壳体10的后方一侧插入、卡合并卡止的弹簧,如图1所示,做成长方形状,由接点部39和端子部40构成,接点部39通过以长度方向的前端一侧为基轴、向后方一侧方向切槽并且向内侧方向弯曲而形成,端子部40通过在后方端部一侧沿着与接点部39相反的方向垂直弯曲而形成。该接点部39以中间部分为顶点,自由端部一侧做成细长形状,其端部形成双叉形状。由这种结构构成的片弹簧15如图6所示,通过插入壳体10的片弹簧卡合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包括:具有能插入插头的插头插入孔(11)的套管部(12);具有本体部(19)的壳体(10),该本体部(19)形成与该插头插入孔(11)连通的空腔;使接点面对该本体部(19)的空腔的数个插头连接用弹簧;其特征是,在上述套管部(12)的一部分上配设有使接点面向外侧的插头连接用套管弹簧(13)。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5-22 141038/981.一种插座,包括:具有能插入插头的插头插入孔(11)的套管部(12);具有本体部(19)的壳体(10),该本体部(19)形成与该插头插入孔(11)连通的空腔;使接点面对该本体部(19)的空腔的数个插头连接用弹簧;其特征是,在上述套管部(12)的一部分上配设有使接点面向外侧的插头连接用套管弹簧(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上述套管弹簧(13)的接点由支承片(3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义秋
申请(专利权)人:SM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