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502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由于相比层叠方向一端侧的第一层的蓄电池模块(35)的根数另一端侧的第四层的蓄电池模块(35)的根数设定得多,因此,冷却空气难以接触根数多的第四层蓄电池模块(35)中接近连通口(制冷剂排出口)(52)的蓄电池模块(35),从而冷却效果降低。因此,使冷却空气供给口(49)在蓄电池模块(35)的层叠方向的整个区域开口,并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设置导风件(51),使连通口(制冷剂排出口)(52)偏向第四层侧开口,由此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形成从第一层侧向第四层侧的流路,通过该流路可有效地冷却所述难以冷却的蓄电池模块(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电源装置,其将平面状并排配置圆筒状的蓄电池模块的结构层叠更多层,容纳于蓄电池箱内部,从设于上述蓄电池箱上的制冷剂供给口向制冷剂排出口,沿相对于上述蓄电池模块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过制冷剂,对上述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电源装置,其将平行配置的多根蓄电池模块容纳于蓄电池箱的内部,从设于上述蓄电池箱上的制冷剂供给口向制冷剂排出口,沿相对于上述蓄电池模块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过制冷剂,对上述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3-152378号公报中公开有:将平面状并排配置多根圆筒状的蓄电池模块的结构层叠多层,容纳于蓄电池箱内部,并将其用后座的后面支承,构成混合车辆的电源。在该蓄电池箱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冷却空气供给口及冷却空气排出口,从冷却空气供给口供给的冷却空气在流过蓄电池箱内部时将蓄电池模块冷却,之后从冷却空气排出口排出。但是,多根蓄电池模块由于被电串联连接,故当其中任一个的冷却不充分而使温度上升时,存在不仅该蓄电池模块的寿命变短,而且多根蓄电池模块整体性能也降低的问题。特别是在构成各层的蓄电池模块的根数不同时,位于蓄电池模块根数多的层的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蓄电池模块的冷却容易不充分,从而存在该蓄电池模块的温度过度上升的问题。另外,在蓄电池箱上形成冷却空气供给口及冷却空气排出口时,若冷却空气排出口相对于冷却空气供给口朝与制冷剂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偏-->斜,则冷却空气会以在冷却空气供给口及冷却空气排出口间要短路的方式流动,因此,冷却空气难以到达距冷却空气供给口及冷却空气排出口远的位置,从而存在蓄电池模块的温度过度上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构成的,其第一目的在于,将在蓄电池箱内部层叠了多层的蓄电池模块均等地冷却。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在于,使得在蓄电池箱内部处于制冷剂难以流动的部分的蓄电池模块的温度不会上升。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将平面状并排配置有圆筒状蓄电池模块的结构进一步层叠多层,容纳于蓄电池箱内部,从设于所述蓄电池箱上的制冷剂供给口向制冷剂排出口,沿相对于所述蓄电池模块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过制冷剂,对所述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其中,在相比所述层叠方向一端侧的层的蓄电池模块的根数另一端侧的层的蓄电池模块的根数设定得多的结构中,所述制冷剂供给口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层叠方向的整个区域开口,所述制冷剂排出口偏向所述层叠方向另一端侧开口。根据上述结构,在将多个圆筒状蓄电池模块聚束而容纳的蓄电池箱上设置制冷剂供给口及制冷剂排出口,并从制冷剂供给口朝向制冷剂排出口,沿相当于蓄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过制冷剂,对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该情况下,若相比蓄电池模块的层叠方向一端侧的层的蓄电池模块的根数将另一端侧的层的蓄电池模块的根数设定得多,则制冷剂难以接触所述层叠方向另一端侧的层的蓄电池模块中接近制冷剂排出口的蓄电池模块,从而冷却效果降低。因此,通过将制冷剂供给口在蓄电池模块的层叠方向的整个区域开口,并将制冷剂排出口偏向层叠方向另一端侧开口,由此在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形成从层叠方向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的流路,通过该流路能够有效地冷却所述难以冷却的蓄电池模块,由此,能够将全部蓄电池模块均匀地冷却。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中,所述蓄电池箱的所述层叠方向一端侧的壁面以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接近所述层叠方向另一端侧的方式倾斜。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使蓄电池箱的层叠方向一端侧的壁面以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下游侧接近层叠方向另一端侧的方式倾斜,因此,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积极地指向制冷剂排出口,从而能够更均匀地冷却全部蓄电池模块。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中,在行李箱的地板上形成有凹部,使所述层叠方向一端侧朝下的所述蓄电池箱容纳于所述凹部内。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行李箱的地板上形成的凹部内容纳使蓄电池模块的根数少的层叠方向一端侧向下的蓄电池箱,因此,通常可在作为备用轮胎的容纳空间而利用的空间内紧凑地布置蓄电池箱。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将平行配置的多根蓄电池模块容纳于蓄电池箱内部,从设于所述蓄电池箱上的制冷剂供给口向制冷剂排出口,沿相对于所述蓄电池模块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过制冷剂,对所述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其中,在所述制冷剂排出口相对于所述制冷剂供给口沿与制冷剂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偏斜的结构中,具备:将所述蓄电池箱的内部在与制冷剂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的第一隔壁;在所述蓄电池箱的内部与所述第一隔壁相比靠所述偏斜方向划分的第一制冷剂通路;在所述蓄电池箱的内部与所述第一隔壁相比靠所述偏斜方向的相反侧划分的第二制冷剂通路;从所述制冷剂排出口隔开到所述第一隔壁的下游端的第二隔壁;在所述制冷剂排出口产生负压,将制冷剂导入所述制冷剂供给口的负压源。根据上述结构,在容纳有平行配置的多根蓄电池模块的蓄电池箱中设置制冷剂供给口及制冷剂排出口,从制冷剂供给口向制冷剂排出口,沿相对于蓄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过制冷剂,对蓄电池模块进行制冷,该情况下,当制冷剂排出口相对于制冷剂供给口向正交于制冷剂流动方向的方向偏斜时,在制冷剂供给口及制冷剂排出口之间制冷剂以要短路的方式流动,因此,制冷剂难以到达距制冷剂供给口及制冷剂排出口远的位置,从而可能会使蓄电池模块的温度上升。因此,设置将蓄电池箱的内部沿正交于制冷剂流动方向的方向隔开的第一隔壁,并形成在蓄电池箱的内部与第一隔壁相比靠所述偏斜方向划分-->的第一制冷剂通路和与第一隔壁相比靠所述偏斜方向的相反侧划分的第二制冷剂通路,当通过负压发生源在经由第二隔壁与第一隔壁的下游端连通的制冷剂排出口产生负压,将制冷剂导入制冷剂供给口时,被导入第二制冷剂通路的制冷剂在制冷剂供给口及制冷剂排出口之间不会短路,而在距制冷剂供给口及制冷剂排出口远的位置流动,使该流动有效地作用于难以进行冷却的蓄电池模块上,从而可将所有的蓄电池模块均匀地冷却。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中,由所述蓄电池箱内支承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支承构件构成所述第一隔壁。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由蓄电池箱内支承蓄电池模块的支承构件构成第一隔壁,故可废弃支承蓄电池模块的特别的支承构件,从而能够消减部件数量。另外,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在上述第四或第五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中,使所述制冷剂供给口的位置比所述蓄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中央靠所述偏斜方向的相反侧错开。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使制冷剂供给口的位置比蓄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中央靠所述偏斜方向的相反侧错开,因此,从制冷剂供给口导入的制冷剂容易流入第二制冷剂通路,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将难以冷却的蓄电池模块冷却。另外,实施例的电动风扇21对应本专利技术的负压源,实施例的蓄电池支架36~40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支承构件,实施例的底壁41a对应本专利技术的壁面,实施例的冷却空气供给口49对应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供给口,实施例的连通口52对应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中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制冷剂排出口,实施例的冷却空气排出口55对应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第六方面中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制冷剂排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将平面状并排配置有圆筒状蓄电池模块的结构进一步层叠多层,容纳于蓄电池箱内部,从设于所述蓄电池箱上的制冷剂供给口向制冷剂排出口、沿相对于所述蓄电池模块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过制冷剂,对所述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其中,在 相比所述层叠方向一端侧的层的蓄电池模块的根数另一端侧的层的蓄电池模块的根数设定得多的结构中,所述制冷剂供给口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层叠方向的整个区域开口,所述制冷剂排出口偏向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侧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4-5 2006-104152;JP 2006-4-5 2006-1041531、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将平面状并排配置有圆筒状蓄电池模块的结构进一步层叠多层,容纳于蓄电池箱内部,从设于所述蓄电池箱上的制冷剂供给口向制冷剂排出口、沿相对于所述蓄电池模块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过制冷剂,对所述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其中,在相比所述层叠方向一端侧的层的蓄电池模块的根数另一端侧的层的蓄电池模块的根数设定得多的结构中,所述制冷剂供给口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层叠方向的整个区域开口,所述制冷剂排出口偏向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侧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中,所述蓄电池箱的所述层叠方向一端侧的壁面以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接近所述层叠方向另一端侧的方式倾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中,在行李箱的地板上形成有凹部,使所述层叠方向一端侧朝下的所述蓄电池箱容纳于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真也酒井秀明武富春美大矢聪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