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发光效率的光电半导体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50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光电半导体元件包含有一壳体,其上形成有一发光口,一第一半导体芯片,设置于该壳体内,用来发射光线,以及一第二半导体芯片,以比该第一半导体芯片远离该壳体的发光口的方式设置于该壳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增加发光效率的光电半导体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将不同芯片以相对于发光口不同距离错开的方式,来增加发光效率的光电半导体元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以下简称LED)的应用领域不断地被开发。不同于一般白炽灯泡,LED属冷发光,具有耗电量低、元件寿命长、无须暖灯时间、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再加上其体积小、耐震动、适合批量生产,容易配合应用需求制成极小或阵列式的元件,因此LED已普遍使用于信息、通信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指示灯与显示装置上。LED除应用于户外各种显示器及交通信号灯外,在汽车工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在便携式产品,如移动电话、PDA屏幕背光源的应用上,也有亮丽成绩。尤其是目前当红的液晶显示器产品,在选择与其搭配的背光模块零件时,LED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元件。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图1为现有一光电半导体元件1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现有光电半导体元件10的前视图,图3为现有光电半导体元件10组装于一电路板12上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光电半导体元件10内部元件的示意图。光电半导体元件10可为一侧光式发光二极管元件,其包含有一壳体14,其上形成有一发光口16,两支架18,安装于壳体14的外侧,其可分别为一L型支架,此外两支架18上分别设有一外部电性接点P1,设置于支架18的底侧与电路板12连结之处,用来接收电路板12所传来的外部电源,其中支架18可以表面安装(surface mounting technique,SMT)的方式连接于电路板12,藉以使光电半导体元件10形成一表面安装元件。光电半导体元件10还包括一第一芯片载体20以及一第二芯片载体21,设置于壳体14内,第一芯片载体20与第二芯片载体21分别连接于两支架18,也就是说支架18可为第一芯片载体20与第二芯片载体21穿过壳体14的破孔所延伸的结构体,以形成后续表面安装工艺的接点,并接收电路板12所传来的外部电源;光电半导体元件10还包括一第一半导体芯片22,安装于第一芯片载体20上,用来发射光线以作为光源之用,其可为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一第二半导体芯片24,安装于第一芯片载体20上,其可为一二极管保护芯片,以保护第一半导体芯片22免于接受过大的电流,例如为一齐纳(zener)二极管芯片,其可用来调整工作电压,具有电路稳压的功能。此外,光电半导体元件10还包括导线26a、26b、26c,用来电连接第一半导体芯片22、第二半导体芯片24、第一芯片载体20,与第二芯片载体21,以及一光学窗口28,其形成于壳体14的内部,且填有改变第一半导体芯片22所发射光线的光学特性的物质,例如环氧树脂或硅胶等,并可内含荧光材料、散光材料,或颜料等。光学窗口28的工艺大多是利用一可透光材料的流动胶体填入壳体14的内侧,并覆盖在第一半导体芯片22、第二半导体芯片24,与导线26a、26b、26c上,再使其固化成具有保护功能的封胶,以保护及固定第一半导体芯片22、第二半导体芯片24,与导线26a、26b、26c。然而现有光电半导体元件10在第一半导体芯片22发射光线至光学窗口28并透射出发光口16时,常会因为第一半导体芯片22与第二半导体芯片24位于同一平面,而造成第一半导体芯片22所射出的光线被第二半导体芯片24阻挡,故无法完全有效地将光线投射至光学窗口28或有效地藉由壳体14内侧反射光线至发光口16外,而造成光电半导体元件10发光的不均匀以及发光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披露一种可增加发光效率的光电半导体元件,其包含有一壳体,其上形成有一发光口,一第一半导体芯片,设置于该壳体内,用来发射光线,以及一第二半导体芯片,以比该第一半导体芯片远离该壳体的发光口的方式设置于该壳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光电半导体元件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现有光电半导体元件的前视图。图3为现有光电半导体元件组装于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光电半导体元件内部元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光电半导体元件的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光电半导体元件的前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光电半导体元件组装于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光电半导体元件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光电半导体元件内部元件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光电半导体元件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光电半导体元件12电路板14壳体 16发光口18支架 20第一芯片载体21第二芯片载体 22第一半导体芯片24第二半导体芯片26a、26b、26c导线28光学窗口50光电半导体元件52电路板54壳体 56发光口58支架 60第一芯片载体62第一半导体芯片64第二芯片载体66第二半导体芯片68a 第一宽广空间68b 第二宽广空间 70a 第二宽广空间70b 第二狭窄空间 72斜向间距74第一导线 76第二导线78第三导线 80光学窗口82沟槽90光电半导体元件92第三芯片载体94连接件96第一承载面98第二承载面100 第四导线102 第五导线 104 第六导线106 沟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图6,以及图7,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一光电半导体元件50的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光电半导体元件50的前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光电半导体元件50组装于一电路板52上的示意图。光电半导体元件50可为一侧光式发光二极管元件,其包括一壳体54,其上形成有一发光口56,两支架58,安装于壳体54的外侧,其可分别为一L型支架,此外两支架58上分别设有一外部电性接点P1,设置于支架58的底侧与电路板52连结之处,用来接收电路板52所传来的外部电源,其中支架58可以表面安装(surface mounting technique,SMT)的方式连接于电路板52,藉以使光电半导体元件50形成一表面安装元件。请参阅图8与图9,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光电半导体元件50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光电半导体元件50内部元件的示意图。光电半导体元件50还包括一第一芯片载体60,设置于壳体54内,第一芯片载体60连接于其中一支架58,也就是说其中一支架58可为第一芯片载体60穿过壳体54的破孔所延伸的结构体,以形成后续表面安装工艺的接点,并接收电路板52所传来的外部电源;光电半导体元件50还包括一第一半导体芯片62,安装于第一芯片载体60上,用来发射光线以作为光源之用,其可为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一芯片载体60与第一半导体芯片62间可涂布绝缘材料的黏着剂,例如银胶等。光电半导体元件50还包括一第二芯片载体64,以比第一芯片载体60远离壳体54的发光口56的方式设置于壳体54内,也就是说第一芯片载体60与第二芯片载体64间具有一高度差;相似于第一芯片载体60,第二芯片载体64连接于另一支架58,也就是说另一支架58可为第二芯片载体64穿过壳体54的破孔所延伸的结构体,以形成后续表面安装工艺的接点,并接收电路板52所传来的外部电源;光电半导体元件50还包括一第二半导体芯片66,安装于第二芯片载体64上,其可为一二极管保护芯片,以保护第一半导体芯片62免于接受过大的电流,例如为一齐纳(zener)二极管芯片,其可用来调整工作电压,具有电路稳压的功能,第二芯片载体64与第二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发光效率的光电半导体元件,其包括:一壳体,其上形成有一发光口;一第一半导体芯片,设置于该壳体内,用来发射光线;以及一第二半导体芯片,以比该第一半导体芯片远离该壳体的发光口的方式设置于该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展林贞秀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