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以改善器件可信度的。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绘示为公知一种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公知半导体器件包括一基底100、一栅氧化层102、一栅极104以及一源极/漏极106。其中,栅氧化层102配置在部分基底100的表面上,栅极104配置在栅氧化层102上,而源极/漏极106配置在栅极104两侧的基底100中。当器件的尺寸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而逐渐缩小之后,半导体器件的源极/漏极的尺寸也必须随之缩小。然而,源极/漏极尺寸的缩小会造成其阻值的上升,使得器件的电流变小而导致过高的负载(Over Loading)。倘若利用增加源极/漏极的接面深度(Junction Depth),以解决源极/漏极阻值提高的问题,不但会衍生短信道效应(ShortChannel Effect),还容易产生接面漏电(Junction Leakage)等问题。倘若是利用高浓度的掺杂来制作浅接面的源极/漏极,以避免因接面过深而引起的短信道效应以及接面漏电等问题,则又会因固态溶解度的限制,而无法克服源极/漏极负载过高的问题。此外,在公知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底;一硅化锗层,配置在该基底上;一紧硅层,配置在该硅化锗层的表面上;一栅氧化层,配置在部分该紧硅层上;一栅极,配置在该栅氧化层上;一源极/漏极,配置在该栅极两侧的该紧硅层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底;一硅化锗层,配置在该基底上;一紧硅层,配置在该硅化锗层的表面上;一栅氧化层,配置在部分该紧硅层上;一栅极,配置在该栅氧化层上;一源极/漏极,配置在该栅极两侧的该紧硅层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源极/漏极配置在该栅极两侧的该紧硅层与该硅化锗层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紧硅层的厚度为200埃~1000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源极/漏极为一N型掺杂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源极/漏极为一P型掺杂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栅氧化层的厚度为20埃~35埃。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栅极的材质包括多晶硅。8.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一基底上形成一硅化锗层;在该硅化锗层上形成一紧硅层;在该紧硅层上形成一栅氧化层;在该栅氧化层上形成一栅极;在该栅极两侧的该紧硅层中形成一源极/漏极。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源极/漏极形成在该栅极两侧的该紧硅层与该硅化锗层中。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紧硅层的厚度为200埃~1000埃。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信,张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