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所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687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所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及其制造方法,该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包括:形成在绝缘衬底上的栅极线;在栅极线上的栅极绝缘层;在栅极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的数据线;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半导体层上的漏极电极;形成在数据线和漏极电极上的第一钝化层;形成在数据线和漏极电极上的滤色器;形成在滤色器上的第二钝化层;以及形成在滤色器上的像素电极,其与漏极电极连接,与第二钝化层交叠,并且由第一钝化层封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用于该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是最广泛使用的平板显示器中的一种。LCD用于笔记本或者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监控器和电视机中。LCD比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重量轻且占用空间小。LCD的通常结构由液晶(LC)层构成,该液晶层位于一对包括场发生电极和偏振器的面板之间。LC层受到由电极产生的电场的作用,并且场强的变化使LC层的分子排列方向发生了改变。例如,当施加电场时,LC层的分子改变其排列方向,从而改变穿过LC层的光的偏振。恰当定位的偏振滤光片选择地阻挡了偏振光,产生出表现所需图像的暗区。LCD还包括设置在面板或覆盖滤色器的有机绝缘层中的任意一个之上,用来表现彩色图像的多个滤色器。有机绝缘层通常足够厚以使面板表面平滑,使得其上的场发生电极具有均匀的平坦表面。然而,厚有机层减少了光透射率,尤其是对于蓝光,因此引起所谓的发黄(yellowish)现象。另外,厚有机层和同样非常厚的滤色器使得难以得到截面光滑的接触孔,设置该接触孔用于滤色器上下的导电层与有机层之间的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其包括形成在绝缘衬底上的栅极线;在栅极线上的栅极绝缘层;在栅极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的数据线;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半导体层上的漏极电极;形成在数据线和漏极电极上的第一钝化层;形成在数据线和漏极电极上的滤色器;形成在滤色器上的第二钝化层;以及形成在滤色器上的像素电极,其与漏极电极连接,与第二钝化层交叠,并且由第二钝化层封闭(enclose)。数据线包括一对彼此相连且形成大约45度角的直线部分。薄膜晶体管阵列板还可包括存储电极线,其形成在衬底上,并包括与像素电极交叠以形成存储电容器的展开部分。漏极电极可包括与存储电极线的展开部分交叠的展开部分。第二钝化层可包括有机绝缘体和无机绝缘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第二钝化层可由光敏材料或丙烯酸树脂构成。第一钝化层可具有露出至少部分漏极电极的接触孔,滤色器可具有设置在漏极电极上的开口,像素电极通过该开口和该接触孔连接漏极电极。薄膜晶体管阵列板还可包括形成在部分栅极线或部分数据线上、由与像素电极相同的材料构成的辅助接触部分。数据线和漏极电极的整个底表面可基本上设置在半导体层上,数据线和漏极电极可具有与半导体层基本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该半导体层可包括未由数据线和漏极电极覆盖并且设置在源极电极与漏极电极之间的部分。第二钝化层和像素电极可覆盖滤色器的整个表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第一信号线;设置在衬底上并且与第一信号线相交的第二线;连接至第一和第二信号线的薄膜晶体管;设置在第一衬底上的滤色器;设置在滤色器上的绝缘层,其与第一和第二信号线及薄膜晶体管相对,并具有露出滤色器的开口;设置在滤色器上的像素电极,其连接薄膜晶体管,与绝缘层交叠,并且基本上位于绝缘层的开口中;第二衬底,其面对第一衬底,并且与第一衬底间隔开一间隙;形成在第二衬底上的公共电极;设置在公共电极上的光阻挡件;以及填充在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的间隙中的液晶层。绝缘层和像素电极可覆盖滤色器的整个表面。光阻挡件可包括保持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间隙的第一部分以及比第一部分的厚度薄的第二部分。液晶层可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并且可处于垂直排列。公共电极可具有切去部分。提供一种制造薄膜晶体管阵列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多条栅极线;在栅极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半导体层;至少在半导体层上形成多条数据线和漏极电极;在数据线和漏极电极上形成第二绝缘层;形成多个滤色器,每个滤色器包括红、绿和蓝色素中的一种;至少在滤色器边缘上形成第三绝缘层,第三绝缘层与栅极线和数据线相对设置;以及在滤色器上形成多个像素电极,使得像素电极和第三绝缘层覆盖滤色器的整个表面。第三绝缘层可由光敏材料或丙烯酸树脂构成。第二绝缘层可具有露出至少部分漏极电极的接触孔,滤色器可具有设置在漏极电极上的开口,像素电极通过该开口和该接触孔连接漏极电极。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变得更加明显易懂,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CD的布局图;图2是沿线II-II’截取的图1所示LCD的截面图;图3是沿线III-III’和III’-III”截取的图1所示LCD的截面图;图4A和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其制造方法的中间步骤中,分别沿线II-II’及线III-III’和III’-III”截取的图1至3所示TFT阵列板的截面图;图5A和5B是该制造方法在图4A和4B所示步骤之后的步骤中,分别沿线II-II’及线III-III’和III’-III”截取的图1至3所示的TFT阵列板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LCD的布局图;图7是沿线VII-VII’截取的图6所示LCD的截面图;图8是沿线VIII-VIII’和VIII’-VIII”截取的图6所示LCD的截面图;图9A和9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其制造方法的中间步骤中,分别沿线VII-VII’及线VIII-VIII’和VIII’-VIII”截取的图6至8所示TFT阵列板的截面图;图10A和10B是该制造方法在图9A和9B所示步骤之后的步骤中,分别沿线VII-VII’及线VIII-VIII’和VIII’-VIII”截取的图6至8所示TFT阵列板的截面图;以及图11A和11B是该制造方法在图10A和10B所示步骤之后的步骤中,分别沿线VII-VII’及线VIII-VIII’和VIII’-VIII”截取的图6至8所示的TFT阵列板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随后将参照表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充分地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且不应将本专利技术解释为仅限于此处提出的实施例。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和区域的厚度。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当称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的元件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也可以存在有中间元件。相比,当称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现在将参照附图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和用于LCD的薄膜晶体管(TFT)阵列板。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CD的布局图,图2是沿线II-II’截取的图1所示LCD的截面图,图3是沿线III-III’和III’-III”截取的图1所示LCD的截面图。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CD包括TFT阵列板、面对该TFT阵列板的公共电极板、以及设置在TFT阵列板和公共电极板之间的LC层3。现在详细说明该TFT阵列板。多条栅极线121和多条存储电极线131形成在绝缘衬底110上。栅极线121基本上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彼此隔开,并传输栅极信号。每条栅极线121包括形成多个栅极电极123的多个突起以及具有较大面积、用于与另一层或外部设备接触的端部125。每条存储电极线131基本上沿横向方向延伸,并包括形成存储电极133的多个突起。每个存储电极133具有菱形或旋转大约45度的矩形形状,并且其靠近栅极线121。对存储电极线131施加预定电压,如公共电压,该电压施加于LCD的公共电极板上的公共电极270。栅极线121及存储电极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包括:形成在绝缘衬底上的栅极线;在栅极线上的栅极绝缘层;在栅极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的数据线;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半导体层上的漏极电极;形成在数据线和漏极电极 上的滤色器;形成在滤色器上的第一钝化层;以及 形成在滤色器上的像素电极,其与漏极电极连接,与第一钝化层交叠,并且由第一钝化层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奎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