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03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对置电极上具有中间隔着绝缘层形成的像素电极,该像素电极在像素区中由第1像素电极和第2像素电极构成,第1像素电极和第2像素电极在电极中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缝隙,并且该缝隙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第1像素电极和第2像素电极相邻的边彼此平行,而且上述第1像素电极和第2像素电极相邻的边的间隙位于上述对置电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中间隔着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一方的基板的液晶面一侧形成有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液晶显示装置,对于透射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之间的区域的光,其量通过驱动液晶来控制,其中,对该液晶施加产生于上述各电极之间的电场。已知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即便是从相对于显示面倾斜的方向进行观察,显示也没有变化,所谓的广视角特性优良。并且,在此之前,由不使光透过的导电层形成了上述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但是,近年来,已知有这样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像素区的除了周边之外的整个区域上形成由透明电极构成的对置电极,在该对置电极上中间隔着绝缘膜形成由透明电极构成的带状或梳齿状的像素电极,该透明电极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在与该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设置。这样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已知记载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11-202356号公报或者与之对应的美国专利US6,233,034中。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有这样的问题在其像素区的除微小的周边之外的区域上形成的对置电极,和中间隔着绝缘膜形成的梳齿状的像素电极以大面积进行重叠,在上述绝缘膜上有针孔的情况下,将产生短路不良,变成显示上的黑点缺陷,像质降低。另外,有这样的问题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极或者像素电极和栅极信号布线短路的情况下,产生亮点缺陷,像质降低。并且,还有这样的问题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短路的情况下,产生亮点缺陷,像质降低。作为这样的短路不良的对策,考虑在1个像素上形成2个薄膜晶体管,进而将像素区分割成2个区域。该对策是在一方的薄膜晶体管或者像素区不良时,用另一方使之正常动作的冗余设计。但是,在这样的冗余设计的情况下,必须控制为至少一方正常,而另一方为黑点缺陷,在广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这样的课题修正像素也必须在广视角的范围内正常地动作。反之,在像素区中由一方的矩形透明的像素电极、以及夹着绝缘膜形成的另一方的梳齿状或带状透明的像素电极构成的广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没有上述的冗余设计的提案的问题。特别是对于1个像素区有2个分割开的区域的情况下,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没有在其边界区域不使透射率或开口率降低并且良好地遮光的构造的提案。另外,还存在用冗余进行救济的像素发生颜色偏移等视角降低的课题。另外,有必要采用上述冗余的像素构造的液晶显示器被用于大画面的液晶电视机。在这样的用途中,在被施加用于显示图像的电压的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中,对置电极的电压畸变成为问题,因此,不降低透射率和开口率而减小电压失真的对置电极和对置电极布线的布局成为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了这样的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进行了分割的各区域的边界上,避免了驱动时因液晶的随机配置而造成的亮度不均的液晶显示装置。概括而言,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其特征在于,在中间隔着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一方的基板的液晶侧的像素区上,从该基板侧开始形成有在该像素区的除微小的周边之外的中央部上形成的对置电极;覆盖该对置电极地形成的绝缘膜;以及与上述对置电极重叠地形成的像素电极;上述像素电极在该像素区被分割开的多个区域中,分别由在与带状电极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设置的电极组构成,并且,分别经由不同的开关元件被提供信号地构成各区域的像素电极,在上述各区域中的彼此相邻的各区域上,一方区域的电极组的各电极配置为在另一方区域侧具有端部,并且,这些各电极的端部形成为沿着上述另一方区域的周边彼此连接的图形。(2)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其特征在于上述像素区的被分割的区域包括2个区域,一方区域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和另一方区域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它们的延伸方向不同。(3)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其特征在于上述像素区的被分割的区域包括2个区域,以横穿该2个区域的假想的线为边界,一方侧的各区域的各自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彼此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方侧的各区域的各自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彼此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该延伸方向与上述一方侧的各区域的各自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不同。(4)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其特征在于像素区形成为由相邻的一对漏极信号线和一对栅极信号线围成的区域,该像素区的被分割的各区域形成为以与漏极信号线大致平行的假想的线为边界。(5)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4)的结构为前提,其特征在于使液晶的摩擦方向与栅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6)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第一透明基板上将栅极信号布线、漏极信号布线排列成矩阵状,在由相邻的栅极信号布线和相邻的漏极信号布线所围成的一个像素区中具有薄膜晶体管,具有矩形的对置电极、以及在与该对置电极之间隔着绝缘膜配置的带状或梳齿状的像素电极;并将液晶封入上述第一透明基板和另外的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由在上述矩形的对置电极和上述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个像素区中具有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在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上并构成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电极电连接在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上并构成第二像素区,在上述第一像素区和上述第二像素区之间的区域存在上述矩形的对置电极,并且在该区域中,由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像素电极和上述矩形的对置电极形成的电场方向与摩擦方向一致。(7)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6)的结构为前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间隙与漏极信号布线平行地进行延伸。(8)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6)的结构为前提,其特征在于第一像素电极的带状或梳齿状的部分和第二像素电极的带状或梳齿状的部分,相对于像素区的边界具有预定的角度地进行延伸,并相对于像素区的边界成对称的配置。(9)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6)的结构为前提,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栅极布线平行地延伸的对置电极布线,第一像素电极的带状或梳齿状的部分和第二像素电极的带状或梳齿状的部分,相对于上述对置电极布线具有预定的角度地进行延伸,并相对于上述对置电极布线成对称的配置。(10)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第一透明绝缘膜基板上将栅极信号布线、漏极信号布线排列成矩阵状,在相邻的栅极信号布线和相邻的漏极信号布线所围成的一个像素区中具有薄膜晶体管,具有第一矩形透明的对置电极、中间隔着绝缘膜形成的带状或者梳齿状的第二透明的像素电极,并将液晶封入上述第一透明绝缘膜基板和另外的第二透明绝缘基板贴合的间隙中,由上述矩形的透明电极和上述带状的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上述矩形的对置电极,靠近栅极信号线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与栅极信号布线平行地延伸的对置电极布线,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不与漏极信号线交叉的带状的遮光电极。(11)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8)、(9)中的任意一项的结构为前提,其特征在于像素电极的倾斜,与栅极信号布线的角度为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30度以内。(12)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具有相对配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在第一基板上具有多条栅极信号布线和与该栅极信号布线交叉的多条漏极信号布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中间隔着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一方的基板的液晶侧的像素区,从该基板侧开始形成有:形成在该像素区的除微小的周边之外的中央部的对置电极、还覆盖该对置电极地形成的绝缘膜、以及与上述对置电极重叠地形成的像素电极,    上述像素电极,由在该像素区的被分割的多个区域分别将多个带状电极并列设置在与其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电极组构成,并且,各区域的像素电极构成为分别经由不同的开关元件被提供信号,    在上述各区域中的彼此相邻的各区域,一方的区域的电极组的各电极配置为在另一方区域侧具有端部,并且,这些各电极的端部形成为沿着上述另一方区域的周边彼此连接的图形。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1-18 387832/2003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间隔着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一方的基板的液晶侧的像素区,从该基板侧开始形成有形成在该像素区的除微小的周边之外的中央部的对置电极、还覆盖该对置电极地形成的绝缘膜、以及与上述对置电极重叠地形成的像素电极,上述像素电极,由在该像素区的被分割的多个区域分别将多个带状电极并列设置在与其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电极组构成,并且,各区域的像素电极构成为分别经由不同的开关元件被提供信号,在上述各区域中的彼此相邻的各区域,一方的区域的电极组的各电极配置为在另一方区域侧具有端部,并且,这些各电极的端部形成为沿着上述另一方区域的周边彼此连接的图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像素区的被分割的区域包括两个区域,一方的区域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和另一方的区域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它们的延伸方向不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像素区的被分割的区域包括两个区域,以横穿该两个区域的假想的线为边界,一方侧的各区域的各自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彼此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方侧的各区域的各自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彼此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其延伸方向与上述一方侧的各区域的各自的像素电极的各电极不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像素区构成为由相邻的一对漏极信号线和一对栅极信号线围成的区域,以与漏极信号线大致平行的假想的线为边界形成该像素区的被分割的各区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液晶的摩擦方向与栅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第一透明基板上将栅极信号布线、漏极信号布线排列成矩阵状,在由相邻的栅极信号布线和相邻的漏极信号布线所围成的一个像素区中具有薄膜晶体管,具有矩形的对置电极、以及在与该对置电极之间隔着绝缘膜配置的带状或梳齿状的像素电极;并将液晶封入上述第一透明基板和另外的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由在上述矩形的对置电极和上述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个像素区中具有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在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上并构成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电极电连接在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上并构成第二像素区,在上述第一像素区和上述第二像素区之间的区域存在上述矩形的对置电极,并且在该区域中,由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像素电极和上述矩形的对置电极形成的电场方向与摩擦方向一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间隙与漏极信号布线平行地进行延伸。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像素电极的带状或梳齿状的部分和第二像素电极的带状或梳齿状的部分,相对于像素区的边界具有预定的角度地进行延伸,并相对于像素区的边界成对称的配置。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栅极布线平行地延伸的对置电极布线,第一像素电极的带状或梳齿状的部分和第二像素电极的带状或梳齿状的部分,相对于上述对置电极布线具有预定的角度地进行延伸,并相对于上述对置电极布线成对称的配置。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第一透明绝缘膜基板上将栅极信号布线、漏极信号布线排列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记久雄盛育子桶隆太郎枪田浩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