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89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在一方的基板的一个像素区中具有平面状的对置电极以及中间隔着绝缘层重叠在其上层的梳齿状或缝缝状的像素电极,在上述对置电极上具有缺口或缝隙,使得形成从薄膜晶体管向上述像素电极传递电位的不透明材料的布线层不与上述对置电极重叠的区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中间隔着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一方的基板的液晶面一侧形成有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知有这样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像素区的除了周边之外的整个区域上形成由透明电极构成的对置电极,在该对置电极上,中间隔着绝缘膜形成由透明电极构成的带状的像素电极,该透明电极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在与该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设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11-202356号公报或者与之对应的美国专利US6,233,034中公开了上述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其像素区的除微小的周边之外的区域上形成的对置电极与中间隔着绝缘膜形成的梳齿状的像素电极大面积地进行重叠,在上述绝缘膜上有针孔的情况下,将产生短路不良,变成显示上的点缺陷,像质降低。此外,在上述像素区中,像素电极、与该像素电极连接的薄膜晶体管分别中间隔着绝缘膜地配置在不同的绝缘膜上,所以,在其连接位置需要有大面积的接触孔,开口率即液晶显示装置的透射率降低。另外,当构成为借助于由小电阻率的不透明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对置电压信号线向各对置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的液晶侧的面上的像素区中,形成有通过由来自栅极信号线的信号驱动的开关元件被提供图像信号的像素电极、以及连接在对置电压信号线上并使得在与该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电场的对置电极;    上述对置电极,形成在像素区的大致整个区域;    连接上述开关元件和上述像素电极的布线层延伸到上述对置电极的形成区域内;    上述像素电极形成在还覆盖上述开关元件和布线层地形成的绝缘层的上面,而且,带状的电极或缝隙并列设置在与其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    通过形成在上述绝缘膜上的通孔来进行上述布线层和上述像素电极的连接,在上述对置电极上形成有避免与上述布线层重叠的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1-19 389024/2003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液晶侧的面上的像素区中,形成有通过由来自栅极信号线的信号驱动的开关元件被提供图像信号的像素电极、以及连接在对置电压信号线上并使得在与该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电场的对置电极;上述对置电极,形成在像素区的大致整个区域;连接上述开关元件和上述像素电极的布线层延伸到上述对置电极的形成区域内;上述像素电极形成在还覆盖上述开关元件和布线层地形成的绝缘层的上面,而且,带状的电极或缝隙并列设置在与其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通过形成在上述绝缘膜上的通孔来进行上述布线层和上述像素电极的连接,在上述对置电极上形成有避免与上述布线层重叠的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横贯像素区地配置上述对置电压信号线,连接上述布线层和上述像素电极的通孔位于该对置电压信号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晶的初始取向方向与上述栅极信号线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晶的初始取向方向与上述对置电压信号线平行。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像素电极的带状的电极或缝隙的延伸方向与上述栅极信号布线具有在顺时针方向成3~20度的角度或者在逆时针方向成3~20度的角度。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在一方的基板的一个像素区中具有平面状的对置电极、以及中间隔着绝缘层地重叠在其上层的梳齿状或缝隙状的像素电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对置电极上具有缺口或缝隙,使得形成从薄膜晶体管向上述像素电极传递电位的不透明材料的布线层不与上述对置电极重叠的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置电极是透明电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记久雄盛育子桶隆太郎枪田浩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